陈静 梅加艳
编者按:“陶都”是宜兴独步海内、通行世界的名片。紫砂、精陶、金陶、彩陶、青瓷“五朵金花”异彩纷呈,陶文化薪火相传于丁蜀古镇,神韵泽被蠡河两岸。
2014年11月18日,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举行的“江苏职业教育文化寻宝主题教研活动”第一次于人杰地灵的丁蜀古镇展开,副院长王晓天一行齐聚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考察大师工作室,参观陶艺、茶艺专业教学,访谈陶艺专业大师、英才。围绕“传统文化、工艺传承对现代学徒制的启示”这一话题,大家说专业、谈成才、论职教,“以陶载文,以技传人”。大师们成才的经历不同,对职教的认识也见仁见智,但“职业教育的精彩是跨界的精彩,职业教育的厚重是面向平民的厚重”却是他们的共识。主题活动后,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以访谈的形式记录了陶艺大师、英才们的学艺足迹,希冀职教人从中获得学养。
有这样一组镜头将定格在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宜兴丁蜀中专校“)教师和工艺美术专业一届届毕业生的记忆深处:一位宛如自家外婆的慈祥的长者坐在一群稚气的学生中间,长者透过老花眼镜的睿智的目光与四周专注而又渴求的目光聚焦在老者左手托起的一把刚刚成型的壶坯上。比较这组镜头,变化的是,老者的头发渐渐花白;不变的是,老者目光依旧睿智,四周的目光专注而又渴求,交汇在老者的手上。
这位宛如自家外婆的慈祥的长者是谁?她就是汪寅仙,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紫砂制作技艺传承人。尽管“一块泥巴,在她手里千变万化,一把茶壶,被人卖出惊天高价”,汪寅仙大师却走进宜兴丁蜀中专校的陶艺课堂,与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我们曾经不解,她的技艺源自于自己日积月累的实践与探索,如何就能够无偿地与学生们分享呢?在寻找汪寅仙大师成长的足迹中,我们似乎有所感悟,镜头中的那一把把壶坯,是宜兴紫砂技艺的传承,也是宜兴紫砂传承的记忆。汪寅仙大师手中托起的,不是壶坯,是宜兴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陶文化传承。
至 真
汪寅仙1943年出生于宜兴制陶世家。她自幼玩泥,亲近紫砂。有特别的兴趣和感觉,多次得到祖母和母亲的夸奖。
1956年,年仅14岁的汪寅仙来到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一代宗师、紫砂巨匠吴云根是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辅导员”的7位老艺人之一。吴云根老师对学生非常关爱,传授技艺毫不保留,耐心细致,每一个品种必须做到合格后,才能够翻换新品种。在学习中,他要求学生又好又快。他说,做不快的人,也一定做不好。每一品种都讲操作规程,必须按部就班地完成。他不仅关心学员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他强调每个人在工作时的动作和坐势,这关系到身体健康。汪寅仙在他班上年纪最小,力气最小。学习开始,她的成绩并不算好,处于下游,但吴老师从没有厌弃她,看到她慢慢在进步,也非常高兴。吴云根与汪寅仙的师生关系更像是父女关系,多年后汪寅仙大师说起自己的恩师,感激之情总是难以言表。正是恩师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她作品质量的严格把关,使汪寅仙大师漫长的制壶生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8年8月,汪寅仙被工厂聘为小辅导老师,带40名学生。当时,她认为自己学业未完成,在她的要求下,又师从朱可心学习紫砂素器造型设计。朱可心先生是经历两个时代的老艺人,他的大半生是在旧社会度过的,非常艰辛,但他对紫砂艺术的追求和进取精神令汪寅仙敬佩不已。他经常给汪寅仙讲他贫困时期是如何搞创作的,他创作“云龙鼎”的时候,为体现云龙的生动画面,请了蜀山南街一位在苏州学美术的徐姓人士,为他画云画龙,查找有关资料研究,有时在家点着香烛品味烟雾升腾,有时对天观看早霞和晚霞的变幻。如此重视实际生活的体验,给了汪寅仙重大影响。
3年学徒,汪寅仙练就了一手基本功,但让她真正领悟“花货”精髓的,得数一只“桃杯”。
1959年,汪寅仙随朱可心和紫砂厂领导到南京博物院参观,见到一只明末清初的紫砂“圣思桃杯”,运用桃子、桃叶制成的桃杯活灵活现,堪称完美,但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她在惊叹之余,第一次从内心深处体验到紫砂艺术的文化底蕴深不可测,技艺高超永无止境。汪寅仙没想到,紫砂厂竟从南京博物院借出桃杯,并安排她在朱老师身边学仿“圣思桃杯”。为了保护国家一级文物,仿制工作不能在人多手杂的工厂车间进行,朱可心就在厂边1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研究仿制。“杯底翻过来粘了14张桃叶,摊开像一幅工笔画。把手是桃树干,三个脚分别是1张叶子、3个树干、3颗桃子。有花苞,有盛开的桃花,叶子薄巧,好像沾了露水。紫砂泥布局能做到秀气、光润,纹理清晰,从工艺上看已经到极致了。朱老师对这只桃杯佩服得五体投地,每天兴高采烈地观摩、复制,花了整整一个冬天。江南冬季没有取暖设备,朱老师披着围巾,喝点酒提神。深夜12点,朱老师把汪寅仙赶回家,自己接着仿制。“有时一片叶子单独做很美,但粘到杯子上就不像了,势头不对。朱老师和汪寅仙想了很多办法,解决桃叶虚实关系和三个底足支点的平衡。”经过师徒努力,“桃杯”再现。汪寅仙学仿4个月,在“花货”技艺和设计理念上都有了飞跃,她时常感叹,在紫砂行业里能有这样的机遇也是一种幸运。
汪寅仙技艺的提升除了与自身的刻苦钻研精神分不开外,还与朱可心师傅的敬业精神有关,师傅对艺术的追求、钻研的劲头时常鼓励着汪寅仙在学艺的道路上前进。
随后,她又先后临摹仿制紫砂历史上的名作,如时大彬的《印包》、陈鸣远的《梅桩》、邵大亨的《掇只》、杨氏的《风卷葵》等。她曾说:“临摹紫砂历史名作,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掌握紫砂传统的精髓,既要做得像,还要以审美的目光,对原作进行适当的改进,仿中有创新才能更完美。”这一认识,对她后来的花货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至 精
汪寅仙大师在继承创新中善于把现代造型元素融入紫砂壶艺术中。
1973年,汪寅仙因技艺出众,被安排到厂研究所,专门从事紫砂陶造型设计。这期间,她又受教于裴石民、王寅春、蒋蓉等名师,并得到顾景舟的指导,受益多师,使她在紫砂艺术上技艺精进,光货、筋瓤货均有相当造诣,尤擅花货创作。
197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门办班,在宜兴开设陶瓷造型训练班。汪寅仙参加了为期11个月的陶瓷造型培训。“过去,师傅只是从头到尾做一遍,但为什么这样做,没有说清楚。通过理论学习,我对造型的理解有了飞跃。好作品放在面前,会用理论分析,也学会了突破传统,追求现代的造型。”结业时汪寅仙设计的《九头冬梅茶具》被该院和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后,她在构思设计新品中,不断拓宽视野,撷取自然界动植物吉祥形态,融入到壶艺创新之中,赋予壶艺不同的神韵与内涵。她设计制作的《十二头鱼形文具》《四头梅桩文具》《十一头龙凤酒具》《紫砂桃杯》《紫砂葡萄杯》等,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和全国陶瓷展览。
1988年,汪寅仙进入了创作盛年,尤其注重作品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作品《曲壶》就是汪寅仙与清华大学艺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合作创造的一个典范。他们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确定取蜗牛的有机生态构成整个造型,针对这一设想,画出了图形。设计是一个思维过程,也是赋予形态生命的过程。他们从蜗牛的有机生态中得到启示,寻找到了贯穿于造型结构的主线——圆的渐开线,从壶口开始,连接提梁,转至腹部,并通过腹部延伸到壶嘴的主线,将形体结构的各部分融于整体,获得面、体、形与空间的和谐。就这样,一件旷世杰作问世了。1990年,作品《曲壶》分别获得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汪寅仙在评价这件作品时说:“《曲壶》的创作突破了紫砂壶艺术的传统规律,是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紫砂陶艺中的体现和尝试。作品的形象来源于蜗牛的有机生态,整个壶体只用一条涡线贯穿。壶身与壶嘴、壶鋬结合,形成的整体既有线的变化,又有面的变化,线面的结合协调、柔和、变化又统一。整个壶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壶嘴和提梁内部形成的虚空间对比性强,更显示壶体的轮廓美和韵律美。”
汪寅仙在创作紫砂塑器过程中,注重艺术上的变化和统一,气势上的生动和协调,效果上的实用和美观。在构思时,从形、神、态、气、韵、精、功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她以女性特有的眼光、情感意识去把握造型、色彩,使作品更富感情,更有灵性,更具风采。
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她善于将自然生态注入紫砂壶艺术之中。她每次创作时,都要面对实物,反复揣摩,或到林间、花圃仔细观察。她创作《南瓜壶》时,不仅常到瓜地里细细观察,还每天采来鲜嫩碧绿的南瓜秧,插在案头的水瓶里观察。她把自然扭曲的秧蔓、青翠欲滴的嫩叶和绿丝的长相,都熟记于心,然后表达到作品上。她还擅用紫砂泥的巧色,根据物体的色泽和谐搭配,体现物体的自然之美,使作品的生活气息更浓郁,更富真实感,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个性风格。
她认为:“紫砂花货的造型设计,在自然界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花货设计是要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上的加工提炼,将之变化成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至 善
汪大师是1998年从宜兴紫砂工艺厂退休的。尽管退休了,她还牵挂着紫砂工艺厂的兴衰。现在,她感到较为遗憾的是,过去她虽然创作了许多好的作品,但眼下身边留下的不多,后人要创作,没有好的作品让他们借鉴,这对他们的成长不利,对宜兴紫砂的发展也同样不利。因此,她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趁着自己的双手还没发抖,再创作些优秀作品,留给后人,启迪后人。她说:“宜兴是闻名中外的陶都,后人要创作,要看好的作品,总不能让他们跑到台湾去看,跑到国外去看吧。” 近几年里,她埋头创作,又创作出了《心手相连壶》《生命之光壶》《千禧壶》等。
她在创作的同时,更关注紫砂艺术的传承。2007年,汪寅仙被宜兴丁蜀中专校特聘为紫砂陶艺专业首席指导专家。由此,她每学期不定期到校指导紫砂班学生制壶实习。每次,她到班后先是观察同学们制壶的进度,随后一一观看学生的作品,发现问题后,再集中讲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等。她曾说:“过去老师手把手教我,把前人的技艺传给我。作为这门技艺传承人,我有责任让紫砂艺术在我的手上传下去。”每一次指导,小到工具的正确使用、泥性的把握,大到造型的美观程度,她都娓娓道来,诲人不倦,学生在汪寅仙大师指导下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另外,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制壶练习的特点,汪寅仙大师也提出合理的建议,她认为在作业布置上应降低难度,选择更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更能获得成就感的作品来练,从而激发学生对紫砂的兴趣。
近年来,宜兴丁蜀中专校紫砂陶艺专业教师迅速成长,这与汪寅仙大师的引领密不可分。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学校汪寅仙大师工作室内,紫砂专业教师围坐在她身旁,倾心聆听她讲解如何进一步提高紫砂壶艺之法。汪寅仙大师亲自示范手工壶艺,并点评教师的紫砂作品,回答教师们在制壶和教学上遇到的一些难题。她纯熟的技艺和精彩的讲解以及精到的点评令前来问道的教师钦佩不已。
宜兴丁蜀中专校《陶都职教之花》校报特刊这样来做总结:“近年来,学校以行业大师为引领,汪寅仙紫砂大师工作室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紫砂陶艺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汪寅仙大师在民族文化宫向中外宾客展示了紫砂壶手工制作技艺;2009年2月,她到北京参加了由文化部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演”活动。
社会需要艺术,美的作品能与人的心灵沟通,深邃的艺术内涵和魅力,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与启迪。汪大师从艺50余载,创作的紫砂作品数以百计,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大师真挚的情感,来源于她朴实的生活、处世为人、从善如流的品行。她把内心的美好,社会的美德,用紫砂艺术表达得淋漓尽致。当人们读懂了这令人激动的作品时,也许就读懂了大师的内心世界。
至 美
历史造就了英雄,英雄创造了时代。华夏文明博大而精深,从伏羲太极根脉,先人抟土柴火成陶,开启文明曙光,五千载积淀厚重,形成了儒道“尚仁贵和”“道法自然”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求知求善,返璞归真,自然唯美中实现着社会和谐。在我们这个民族心灵的最深处,寄托着与天地共生,同山水共处的无限情感。人们在简单、朴实的认知中,用平凡的人生、勤劳灵巧的双手,推崇着陶土艺术的素朴之美,揭示着古老哲学的最高境界——天地人和。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超凡的境界,卓越的艺术成就,早已闻名遐迩,誉贯中西。作为大师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肩担天降之大任,她的紫砂花器大作似立体的画、有形的诗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以文心雕龙,达天成之道,在陶艺界独领风骚。她与张守智先生合作的《曲壶》,用辩证思维和梦幻般的想象力,“曲则全,枉则直”的理念,简约虚实的立意,气势如虹的架构,创作了无愧当代陶艺重器经典,一把壶震撼了一个时代。
一把泥土,一名艺术家,一件作品,于火成陶,壶玉壶金,或实用或欣赏,成为了中国的符号。紫砂是陶之精华,丹青写厚德,书画可载物,与传统文化一路同行,修得君子般温润品行,置用清赏世间为首,天下文人宠爱有加。紫砂艺术数百年来,在偶然与必然之间,在大巧与大拙之间,在大雅和大俗之间,记载着百姓的悲欢离合,记载着江南文人的风花雪月,记载着陶都人的勤劳与智慧,记载着艺术家传奇而动人的故事。
汪寅仙大师作为当代紫砂艺术的杰出代表,她的从艺经历、美学思想、艺术构思、作品的造型和色彩等,都对紫砂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前启后,开花器雅美一代新风;硕果累累,集陶艺之大成。她把光器的书卷素雅,花器的生动情趣,用女性特有的眼光、敏感而细腻的手法进行了绝妙的结合,升华于作品之上,并追求至诚至美。因此,她的作品总有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如音栖弦,如烟成霭,环肥燕瘦,淡菊幽兰。汪大师终日不倦,得其妙理:陶艺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她用通神之功,力追鸣远,造就了紫砂界又一座艺术高峰。
千年陶都,绿色江南,这美丽富饶的家乡,无时无刻不在拨动着大师“五彩”的心弦,她深深地爱着这块神奇的土地,踏遍它的山山水水,熟悉每一种花草树木,藉外物之形,迁想妙得,情寄紫砂,信手拈来皆成妙境,塑造着迷人的阳羡秀色,文景壶天。
(责任编辑: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