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和社会意义视野下的两岸文化交流

2014-04-29 20:34:45宋淑玉
关键词:文化交流两岸关系

宋淑玉

[摘要]两岸关系发展30多年的历史充分显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华文化传承、弘扬和创新的连结点,是沟通两岸民众心灵、观念的桥梁,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重要纽带,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和平统一进程的强大力量。充分认识文化往来在两岸关系、两岸交流中的特殊作用,是推进两岸文化交流进程、提升两岸文化交流层次和实现文化交流目标的前提。

[关键词]两岸关系;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4)04004305

两岸文化往来,是两岸中国人在走向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在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进行的文化领域的往来,是在两岸政治对立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多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和合作踏破历史坚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更是硕果累累。如今,两岸文化交流和合作已遍及民族、历史、语言和文字、宗教、哲学、文学、诗歌、影视、戏剧、音乐、歌舞、绘画、书法、摄影、民俗和民间工艺、教育、体育、学术、新闻、声像、广播、报刊、网络、图书和出版、文化管理等各个领域,日益频繁和广泛,正在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经济和文化并重”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的基本工作思路和新时期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1]。两岸文化交流和合作之所以能够得到两岸如此重视和取得巨大成果,是由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和影响决定的。

一、化解两岸政治对立功能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是两岸中国人在走向和平统一的进程中,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进行的文化领域的往来,是在两岸敌对状态尚未正式结束、政治对立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也就是说,在两岸政治矛盾没有解决、政治僵局没有缓解的情况下,两岸隔绝状态既不利于两岸的发展,也不利于和平统一,严重影响两岸同胞情义,严重伤害民族感情。在大陆的积极建议和推动下,台湾当局也给予了必要配合,都认为两岸政治对立不改变两岸都是中国人、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事实,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先开始两岸文化、经济、人员和社会的各项交流,既能通过交流谋求两岸共同发展之道,实现共同繁荣,又能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启动两岸政治协商进行必要准备。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是在创造解决两岸政治矛盾的必要氛围和基础。两岸关系的性质是,“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1]两岸在政治对立下,“中国法统”和“谁代表中国”成为双方必争的焦点。对于如何解开两岸“政治死结”,马英九提出“一国两区”[2],大陆提出“两岸一国”[3],显然“两区”和“两岸”已有交接,“一国”大有文章,大陆在“一中框架”下强调“一国”,避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之争,用“中国”体现更多的包容性,表达政治诚意。马英九的“一国”,则是继续坚持“中华民国法统”。显然,破解两岸政治难题,需要双方创造条件。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以及民间性质的交流交往,当然不能直接解决政治矛盾。但是从文化交流本身,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两岸问题的本质,可以帮助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在两岸文化往来中,在接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是在接受中华文化的“文化一统,民族一统,政治一统、中华一统”和爱国主义等核心价值再教育,接受中华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忧患自省、和谐安定和正道直行”等文化精髓再教育,接受中华文化中的民族气节、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的再教育,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逐渐正确对待和认同对方的文化“差异”,为了民族的复兴,找到解决两岸政治对立的连结点不是没有可能的。文化往来,属于软性的心理介入和心灵平等的对话。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往来,尤其是通过中国各民族和各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交流,在各种娱乐、欣赏、参观、讨论和学习等相对轻松、欢愉的文化场合,进行交流和对话,政治色彩会减少,意识形态会淡化,有利于降低“泛政治化”,有利于降低敌意,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民族感情,有利于形成共识,有利于累积破解政治难题、实现政治突破的条件。只要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通过文化往来和其他交流合作的前期准备,实现两岸政治关系的突破,结束政治对立,可以说是台湾“国家认同”多元化向增加“一个中国认同”方向转化的转折点。

二、夯实两岸经济交流基础

两岸文化往来对于经济交流的作用,是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的属性决定的。两岸文化往来目的之一,是要用历史经验和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有利于推动两岸政经合作、共创双赢的文化思想元素,进一步推动文化往来与经济合作良性互动,完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建立稳固的两岸经济利益共同体,加快两岸“经济一体化”,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岸文化往来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的两大支柱。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项目和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而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和过程曲折地反映出来[4]54。

台湾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从未出现实质性动摇,即使在最艰难的年代,两岸民间的思想、文化、经济交往,也或暗或明、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存在着。这种两岸特有的、割不断的交流,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两岸经济交流启动的深层次的原因。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紧密。一方面区域文化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有时比经济本身的因素更重要。另一方面文化与发展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文化繁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从这一点出发,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经济两化”),实施和落实ECFA,也要重视两岸文化交流的作用。30多年来,在两岸不同政治制度下,中华文化因素作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内在能量,对两岸经济合作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两岸文化的同根性,近年来两岸的文化、旅游与经贸的合作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岸宗教、谒祖、寻根、观光旅游等文化旅游持续高涨。文化旅游既丰富了文化交流合作,又促进了两岸经济、特别是台湾经济的发展。两岸关系和交流发展3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两岸政治对立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双方共同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持久动力。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巩固和深化的重点工作之一,是通过ECFA起步的两岸“经济两化”工作,加快两岸“经济一体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文化往来的配合和支持。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新的难点和矛盾将会凸显,将会逐步触及到更加接近两岸关系症结的核心问题。两岸关系的实践和经验告诉人们,两岸经济合作持续推进的力量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体系。随着两岸间“经济利益共生性”的加深,应当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进而引导“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着手,推进两岸文化整合、修复被人为割裂的文化记忆,增强两岸的“中华文化认同”,增加台湾的“一个中国认同”,扩大经济合作成果,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4]56。

三、增强台湾“中华文化认同”

两岸文化往来,是在两岸政治关系没有正常化、两岸交流只能是处于民间交流的状态下,发挥中华文化的感染、教化功能,增强两岸的“中华文化认同”、进而增加台湾“一个中国认同”的最有效也是最好的办法。从文化思想领域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增加“一个中国认同”的任务很重。

一是清理“文化台独”。清理“文化台独”和纠正“去中国化”,需要终止实施多年的种种“文化台独”的措施,关键是无形的。如何清除已经流行的“台独意识”和“台独国家认同”?如何纠正在“台独”极力煽动和灌输之下,出现的“台湾主体性”“台湾意识”的“极端化”等偏离“中华文化认同”“一个中国认同”的问题?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文化的途径和方式,通过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之魂、思想精髓,通过褒扬历史上国家大一统时期带来的发展,通过暴露和批判历史上的分裂行为和民族罪人,揭露“台独势力”把“台湾文化极端化、台独化”的阴谋,正确引导台湾民意。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出现过多次挑战中华文化的正统性、合理性和权威性的论争,每次都是以中华文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而结束,此次反对“文化台独”的斗争也是如此。正是文化交流合作,可以从深层次揭露“台独”的虚假、反动的一面,影响和引导被搞乱的台湾社会和文化,重新回归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二是正确对待两岸文化的“差异”。在特定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文化环境中,两岸文化已经形成明显的“差异”。如在传承中华文化和吸取外来文化两个方面, 60多年来台湾文化的多元化,在文化“差异”中更突出,对台湾的影响也要大得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由于两岸政治对立,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在性格文化方面,台湾文化、性格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力量的引导下出现了一些变化,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对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两岸宗教文化上,台湾宗教文化始终没有离开中原的轨迹,问题是两岸宗教从现象到本质都有很大不同。两岸在文化领域的“差异”,是可以通过文化往来实现正确对待和认同的,在此基础上,在两岸合力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的过程中,可以得到逐步解决。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两岸文化往来实质上是两岸经过各自长达60多年的文化沉淀,在各自已经形成的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中华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逐渐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增加台湾的“一个中国认同”。

关于“中华文化认同”,台湾方面也有相当的基础,问题的关键是要清理“文化台独”和“去中国化”的影响。大陆是要在了解、尊重、包容和认同台湾文化的同时,把文化“差异”调整到文化优势上来。从中华文化发展历史看,生活在中国版图和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无一例外都以中华文化为荣,文化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30多年的两岸关系实践表明,台湾“中华文化认同”已经成为遏制“台独”的精神力量,成为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精神力量。

四、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

从文化意义上讲,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目标,是要通过共同的历史和集体记忆,追溯和加深两岸之间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从具有深刻启示意义的历史经验和从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优秀文化宝库中,延续中华文化内涵的创新思想元素,引导两岸民众共同塑造面向未来的、具有创新性的中华文化,继续再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历史文化是社会生活的根基,传承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创新。没有创新,就只有增长,而不是发展。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历史、赢得大众和赢得世界,打造出当今时代的辉煌。中华文化创新问题并非空谈,在以论述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古希腊的科学型文化、以论述和处理人与自身关系为核心的印度的宗教型文化、以论述和处理人与他人关系为核心的中国伦理政治型文化等三大文化体系中,面对需要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次、更自觉的行动处理世界、国家、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全球化时代,伦理政治型文化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5]。在“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大陆和台湾有过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文化在两岸的发展过程中,一贯强调坚持民族性和开放性,特别是两者的结合,一贯强调吸收和同化外来文化。要说有不同,只是在两岸关系形成后,因为发展道路、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的不同,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两岸采取的做法不同,当然效果也有些不同。

创新中华文化,要有充分的思想和认识准备关于创新中华文化的思想和认识准备,参照王东勤、李永贞:《中华文化与文化全球化》,载中华文化学院编:《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404页。。要看到西方政治势力“输出意识形态”“输出民主”的“文化霸权主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要看到西方享乐主义的消费方式、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念的渗透,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要看到“共产主义失败论”、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潮,对思想道德领域的冲击;要看到西方“狂轰乱炸”的文化输出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冲击。两岸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要围绕中华文化的创新工作,做好思想理论创新、文化观念创新、传统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创新,共同走出一条中华文化发展之路。

由于两岸的特殊情况,在讨论中华文化的创新时,除了考虑外来文化因素之外,还要考虑两岸因素。因为两岸中华文化建立在政治对立之上已经60多年,对于大陆来说,中西方文化冲突过程中所能遇到的政治、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过程中,已经都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但在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中华文化面前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两岸文化往来不仅有利于两岸中华文化的相互整合、融合,形成合力,还可以在两岸文化往来中,为中华文化的创新总结经验,为中华文化再造辉煌开辟道路。

五、增强两岸间的社会认同

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过程,就是两岸社会相互了解和认同的过程。影响和阻挠两岸社会了解和认同的关键是如何对待两岸之间存在的“差异”;如何理解和尊重两岸之间存在的“差异”,两岸文化整合是有效办法;如何促进两岸文化整合,交流合作是有效办法。

因为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不同,两岸的“差异”十分明显。两岸社会之间,深受两岸政治对立的影响,推进了解和认同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台湾方面的阻力更大一些。改变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看法,是推进两岸社会了解和认同的关键点。两岸交流30多年来,台湾方面对于大陆的看法偏颇之处更多一点。观察台湾社会对于大陆的观感和心理上接受大陆的程度,在两岸“差异”问题上相对集中体现出来。对于主要是因为两岸政治对立产生的“差异”,台湾方面看到的合理性少一些,把“差异”看成是“差距”。“差异”是合理存在,“差距”则是双方因发展方式、速度和水平不同而形成的距离,把两岸“差异”看成是两岸发展的“差距”,看成是大陆落后、僵化的标志,单方面要求大陆调整和改正。实质上是台湾方面用“一种制度下的标准”来评判“两种制度下的合理存在”,用“单一制度下的标准”来取代“两种制度下的两种标准”,显然模糊了政治和制度的界限,增加了不必要的顾虑和麻烦。

因此,对于生活在两种对立政治体制下的民众来说,这种文化、情感、心态和观念上的调整显得更为重要。生活在两种制度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信仰、道德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两岸民众,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共存共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以及借助文化交流合作、通过文化整合找到共同价值取向,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通过交流合作而产生的互相吸收、消化、融合和创新的过程。可以说两岸文化往来,交流领域全、交流程度深、交流幅度广、交流人数多、交流水平高、交流时间长、交流方式新、交流途径宽、交流成就大,而且文化交流的内容更接近民意,交流的形式绝大部分为民众喜闻乐见,交流的效果也能在社会上直接反映出来,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也易于解决。因此,不仅仅是文化优秀成果的交流,也是两岸全社会的交流;不仅仅是文化的熏陶,也是心灵和观念的交会;不仅仅是带来文化领域的改变,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不仅仅是文化的融合,也是两岸社会的了解和认同。这一过程,也是“中华文化认同”和“一个中国认同”不断增进的过程。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作为推进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集中体现在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和平统一所必要的信念、情感和思想基础上,集中体现在中华文化的“中华一统、爱国主义、和合和谐、自觉向善”等核心价值和思想精华所代表的价值取向上。只要共同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意志,形成两岸共同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政治认同和统独选择”等“国家认同”,就能形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完成和平统一的精神力量。

六、向和平统一迈进的动力

两岸交流和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岸文化往来之所以能够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作出特殊的贡献,不是“文化万能论”,而是因为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不仅是一定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更重要的是文化作为民族历史、民族之魂、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深层次地影响了政治和经济的发展。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两岸交流催生了文化往来,文化的作用力,又推进了两岸交流的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源动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作为推进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集中体现在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和平统一所必要的经济、政治、民意和思想基础上。

文化交流合作是和平统一经济基础的促进因素,正是两岸的“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合作的成果,为两岸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使两岸政治互信逐渐增加,两岸协商机制逐渐完善,两岸“三通”顺利实施,两岸经济合作进入“正常化、制度化和一体化阶段”。实践表明,尊重历史、现实,共同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是激励两岸经济合作的强大内生动力,也是巩固和深化两岸和平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和共同选择[4]54。文化交流合作是和平统一政治基础的促进因素,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往来可以跨越政治障碍,其固有的非对抗性特征可以降低甚至避免政治对立的两岸的正面冲撞,因而可以成为正确对待政治分歧、协商政治议题、解决政治对立的缓冲地带,中华文化也将成为超越两岸关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争论的最大共识和认同,进而在政治难题的解决过程中自觉内化为共同的价值取向。文化交流合作是和平统一民意基础的促进因素,尽管当前台湾民意出现了不利于和平统一的复杂化、多元化趋势,如何争取台湾民心民意,全面遏制“台独”,继续累积两岸政治互信,建立两岸利益和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精神纽带,加深感情融合。尤其是建立“通过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意志”[6],这种具有旺盛生机活力和深厚人文内涵的共同认知,才是和平统一的民意基础。文化交流合作是和平统一思想基础的促进因素,和平统一的思想基础由“一个中国、共同发展、双方接受”三项基本条件构成。在现阶段,三者之间,在一个中国政治内涵有争论的情况下,“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双方接受”的共识,因而“共同发展”已经开始并已经取得成效,“共同发展”的成果不断增加,就是为“双方接受”打下基础。因此,要“不断深化两岸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影视、艺术、宗教以及民俗和民间信仰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协商和建立正常、高效的交流机制,创新交流形式,提高交流品质,注重交流效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同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意志,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夯实思想基础、提供精神支撑。”[6]

两岸文化的交流功能,主要表现在凝聚、激励与整合作用。正如李道湘先生所言:“对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它特有的历史创造积累和精神记忆。在这个意义上,两岸的文化交流就是两岸同胞共同追忆中华文化曾有的辉煌,共同铭刻历史的记忆,一起塑造两岸同胞的民族和文化的认同。”[7]简言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功能,是在开启交流大门,开辟交流大道,巩固交流成果,加快文化自身整合,推进社会了解和认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为巩固和深化和平发展、进而为和平统一创造信念、情感和思想条件。两岸只要共同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意志,就能形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完成和平统一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胡锦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月1日,第A1版。

[2]邵宗海:《两岸不会愈走愈远,马有定位》,http://bj.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0&kindid=0&docid=102118934。

[3]贾庆林:《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中国评论新闻,20120729, http://www.zhgpl.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NML.jsp?coluid=93&kindid=8010&docid=102181975。

[4]单玉丽:《强化两岸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互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福建研究基地编:《第四届“和谐海峡”论坛论文集》,2011年12月。

[5]毛艳云、孙萍:《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势与影响力》,载中华文化学院:《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6]贾庆林:《贾庆林在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20120728,http://speech.lib.taiwan.cn/jiaqinlin/201207/t20120730_2864005.htm。

[7]李道湘:《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两岸关系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宝藏(2022年7期)2022-09-26 11:39:26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24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宝藏(2022年6期)2022-08-01 05:48:40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54
栖霞山与中外文化交流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50
政治话语:两岸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诠释
台湾问题——和平或对立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
新形势下破解两岸关系症结的对策和建议
文化交流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6
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