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科
【摘要】 数学在高中教育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又是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本文我将主要介绍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发散性思维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现代的教育都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思维的核心,不断深化素质教育. 而数学的学习过程正好包含思维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当今的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为这不仅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可以便于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体的大脑对于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作出间接或概括性反应的过程,是人们在感性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进一步认知. 思维属于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思维不仅可以推动人们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而发散性思维又可以称为辐射性思维、放射性思维、扩散性思维或者求异思维. 所谓的发散性思维就是指思维者可以根据自己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资料,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争取获得多种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发散性思维已经被作为评价每个人创造力的重要依据.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情感因素和心理素质的启迪和培养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每个人都是情感动物,而每个人的思维又是随着情感诞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激发思维,同样可以阻碍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应该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从思考问题的角度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之所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某个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避免以前那种中规中矩和由因循果的思考模式. 因为所谓的发散性思维就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最终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或者鼓励学生从侧面思考问题.
(三)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现象. 一题多解指的是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得到解决,在这个解题过程中,需要学生善于发现各个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性思维. 而一题多变指的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扩展和延伸,对某个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进行逻辑梳理. 我们国家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应付考试,很少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或者一题多变.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对每个问题都要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探究猜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每个人思维的灵活性主要展现为思维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反应的灵敏度,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崭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们开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可使数学的教学成果得到提升,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加强,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较大的提升. 另外,在平时,老师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不断思考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高中的数学和中学的数学相比,难度有所加大,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恰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很多种方法,本文介绍的只是比较常用的几种方式.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具备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并在讲课的过程中慢慢渗透这一理念,采取比较实用的培训方法,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超喜.深化例习题课教学 优化学生思维品质[J].数学教学研究,2001(09).
[2]袁敏芳,吴春喜.把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J].教育科研论坛,2011(05).
[3]郭晓艳,侯亚林.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品质[J].大众商务,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