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爱萍
中央提出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措施,在党的十八大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都有城镇化的目标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留守”现象:重视留守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道德品质培养,有利于促进留守中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留守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社会学认为人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不断学习社会文化、社会规范、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等,成为社会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这一属性区别于人的自然性,超越自然性。人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发展文化,实现人类文明进步。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人们通过教育和生产实践使人类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不断发展。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音乐、美术、伦理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主要起到传承人类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作用。各教育阶段,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学科,发挥各学科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切忌教育功利化。从长远来看,素质教育有利于人全面发展和整个民族素质提高,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校在教育中一定要正确引导,切忌因为中考和高考急功近利。防止教师从金钱和名利的角度不正当引导,防止教师因为高考而误导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把学生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同社会价值相结合,倡导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在留守中学生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培养中,把学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同人类优秀文化结合起来,让他们不断丰富人文知识,享用文化知识,在文化知识熏陶中健康发展。
二、留守中学生道德品质培养
人的道德品质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教育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从“恻隐之心”到“慎独”,再到“化为自觉”的状态。教育过程就是不断启发学生的善良之心,培养责任感和自觉性,去掉人性之“恶”,实现人性之“善”,从而让个体服务于社会,相互协作,让集体有序运行,社会和谐发展。不管教育怎么发展,社会实践怎么发展,教育功能如何拓展,都离不开这样一些基本理念,即培养人的协作精神和社会性品质。在教学过程丰富留守中学生的思想认识,中学生学习人类思想文化的过程,就是形成思想认识的过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设想过理想的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在共产主义阶段,人能够全面发展并最大程度发展,人们按需分配。但是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变迁,只要有人类存在并发展,就离不开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人从自然状态转向社会状态,让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从而学会理解,学会谦让,学会合作,创造双赢,实现和谐。
三、人文精神与道德品质培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人文精神培养离不开学校作用,离不开教师示范,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各级学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我们的社会重视科技创新,各级学校和社会因为高考和就业原因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现象,甚至认为文科可有可无,弱化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这样导致学生偏科现象,不能全面发展,出现思想认识问题和道德品质问题。比如部分“问题”学生现象,云南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都曾出现过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因道德品质欠缺而诱发恶性事件。究其原因,在于教育过程的功利化,不够重视思想品质教育,使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从人的教育发展来讲,人文精神培养和道德品质培养是相互渗透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的过程。一些大学在科目设置上比较全面。比如部分院校给文科专业学生开设一些理科必修课、选修课,体现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习人类优秀文化。在中学生教育中,各个科目都是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高考招生要改革。注重学生素质,这要求各教育阶段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留守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