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实践“大语文”学习

2014-04-29 03:39:49覃琼珠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大语文五彩池超文本

覃琼珠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语文学习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注入新鲜的血液,为语文的课外阅读打开新的局面。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能够实现以“文本”为基点,将阅读举行辐射至课堂语文教学,课外语文活动和社会语文生活。以达到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联系,校内外沟通,语文教学生活化、生命化的“大语文”格局,建立全新的语文素质教育模式。能够摆脱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语文教学束缚。

一、文本与媒体素材巧结合,跨越“超文本”实现“大语文”学习

语文学科的性质使语文中在感受、品味,语文课要引导孩子们通过诵读、品味,提炼语文素养,升华语文学习。。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发展和趋势。可以这么说语文课堂生动性和直观性的加强,教学容量和信息量的加大,多媒体可以说功不可没。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而适量的运用多媒体,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绘景篇章,通过诵读、品味自然能够让孩子们受到美的教育,得到美的感受。但任何的美景都要靠想象,这种感受会显的苍白无力。如果将实景、图片与文本巧结合,给孩子们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不是更好吗?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创设情境、品词析句、激发想象,跨越“超文本”实现“大语文”學习。

《五彩池》一文中作者抓住了藏龙山上五彩池的大小、数量、形状、色泽等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并揭示了同一条溪中的水流到不同的池中却显示出不同的颜色的原因。在初读课文,品析文字后,我将事先收集的与五彩池相关的图片、录象等资料综合成课件,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欣赏着五彩池的美景。这样的学习激活了课堂的探究气氛,孩子们不由想跨越文本,进一步探究。于是我就引领他们进入五彩池主页。网页中有彩池奇观、彩池美文、彩池探究、相关连接、你说我谈,孩子们自由点击,自由选择,轻松的完成课文的学习。真正得到美的欣赏、阅读,实现文本向“超文本”的跨越。这跨越就是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获取处理的知识信息整合到学科教学之中去,改革传统的教师传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的效度。

在《趵突泉》一课的教学中,同样可以让文本与多媒体巧结合,实现“超文本”的 跨越。课堂上让学生进入《趵突泉》学习主页,通过浏览、欣赏与之相关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初步感知“泉美”,然后导入新课,学习文本,在品味中感知作家老舍笔下的《趵突泉》,不仅用准确的语言文字写出泉美,也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接下来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制作趵突泉的介绍的导游词,在小组内讨论、补充并通过网络交流、点评,谈学习收获,最后欣赏老师的课件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在这节课的学习中,网络协作学习室中的媒体功能——上网查资料、媒体播放课件、自制演讲、网上邻居互相浏览、点评——让孩子们在文本内外游弋,跨越“超文本”。

二、 教材文本与网络文本相链接,体现“大语文”观学习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最体现“大语文”理念与“大阅读”策略,适合追求阅读范围上的这种勾通。在小学阶段,课内阅读的文章,300篇左右只有三四十万字,这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吕叔湘先生所言,明确告诉我们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于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当把材料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应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让教材文本与其他文本实现对接。众所周知,学校的图书室、新华书店以及学生自己家中的藏书都为对接提供了有利的途径,但将各种资料真正引入课堂谈何容易呀!任何一位语文教师都深有体会,有心无力,能以实施。网络环境下的评议学习顺畅地打通了文本与文三的超链接。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有着其他传统的媒体企及的优势,我们可以将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同时供全体同学阅读,并利用,网络管理的平台,让学生及时进行交流,畅谈读书的收获。

语文学习中,不少文本的学习需借助课前的预见捕垫,才能加深理解;有的则是需要在课后让孩子拓展阅读,延伸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还有的必须将补充的材料导入课堂,以促进对课文的感知与学习。就如《观朝》这篇文章,作者按时的先后顺序,具体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观。赏读品味之后,孩子们不由产生疑难问,为什么钱塘江会形成这样的在下奇观呢?在这时与之相关的知识、潮汐的知识都成为孩子们揭开疑惑所必备的,那么只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实名搜索,相关的资料一览无余,超文本的链接帮孩子们揭开钱塘江大潮之迷。在这时只要老师适当引导,或许今后就多了个地理学家。文本与超文本的链接为后续的学习打工新有层面。引导学生广泛参与阅读实践,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和知识体系,使其在课堂上学到的任何一个概念都能被他纳入从各种书籍和网络文本中吸收来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呈现在一个多彩的背景上。又如《蟋蟀的住宅》一文,昆虫学家布尔生动地介绍了蟋蟀的巢穴及巢穴的建造,把学生带入了神奇的昆虫世界,课文的学习内容简单易理解,于是向课外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网络平台下,尽情浏览蟋蟀的相关知识,欣赏蟋蟀的住宅图片、住宅建造的经过,比对人类住宅与蟋蟀住宅,思辨“伟大工工程”的含义。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实际上就是用一种更宏观的思维方式来俯瞰文本,以达到深刻的理解文本,改变阅读质量。孩子们在手指轻触键盘的同时,也实现了在书海游弋的理想。

三、启发联想和想象,为“大语文”阅读教学丰富内涵

教材即课本,当然就是一课之本,孩子们能够从一课之本获取信息,习练语言,同时不断向课本的学习输出既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实践读书的“出入”法。“入书”是指导学生去感知识和理解课文,“出书”是引导学生去鉴赏和感悟课文。

猜你喜欢
大语文五彩池超文本
《迎冬-黄龙五彩池》水粉风景画
艺术大观(2023年13期)2023-06-27 04:05:41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魅力中国(2018年5期)2018-07-30 11:11:58
静谧的五彩池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8期)2016-10-12 13:00:16
应用超文本建构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组织能力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伯凡十年
超文本阅读认知负荷的个体差异
人在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