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隆康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新时期推进贫困地区基层协商民主面临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途径有限等困难。以河池为例,通过强化协商民主建设的政府责任、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加强农村村民教育引导和服务等途径推进协商民主,实现贫困地区农村村民有序政治参与。
关键词:协商民主;贫困地区;农村村民;政治参与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4.04.010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339(2014)04-0049-04
协商民主是公民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包容,通过对话、讨论、辩论、沟通等合理合法的方式参与、决定和管理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并形成具有政治合法性的决策的一种民主形式 [1]。协商民主具有多元、合法、程序、公开、平等、参与和责任等特点,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一、近年来河池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和探索
河池市宜州合寨村是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是村民自治的发源地。近年来,河池市充分发挥中国村民自治发源地的自治文化优势、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围绕村民自治、协商民主进行了系列的实践和探索,并在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中取得积极成效。
(一)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云榜模式”
天峨县六排镇云榜村对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形成“123456”工作模式,即一个核心(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两个机制(以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基层政权健康发展、以巩固基层政权促进社会稳定)、三级联动(政府出资、公安主导、村“两委”管理)、四个保障(治安联防、纠纷联调、村“两委”工作职责、工作经费保障)、五层网络(村干部、联防队员、队干、各屯党员、群众分别与警务室民警共织治安网)、六个大员(治安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森林消防员、交通安全员、抢险救灾员)。该模式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中体现出村民的参与和协商。
(二)清洁乡村的“党领民办、群众自治模式”
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宜州安马乡在发挥村民自治、协商民主的基础上形成“党领民办,群众自治”工作模式。即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构建党群理事会等做法,让村民在清洁乡村中自我规划、自我筹资、自我修建、自我使用、自我管理,从而激发出巨大能量。在基层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激发村民通过协商民主形式对村务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
(三)村务办理的“日值班街办理旬联席月回访模式”
天峨县坡结乡围绕解决“村民办事难”问题,对村务办理模式进行改革,形成“日值班街办理旬联席月回访”工作机制。即每村(社区)每天一名村干部在村委会值班,接待村民来信来访,办理日常事务;每逢乡(镇)圩日,每村一名村干部到乡(镇)村务圩日服务中心集中为村民办理事务;村(社区)每十天召开村“两委”班子或有驻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用协商民主形式处理村(社区)事务;村(社区)干部每月对包片的村民小组下访一次,听取村民意见,了解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或提交联席会议。看似一个简单的改革,其实质是村“两委”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将协商民主融入服务群众工作中,让村民的声音和诉求有渠道反映、基层党委、政府和村级组织及时了解发现问题,主动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形成基层党委、政府和村级组织与村民的良性互动,有效增强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二、河池市农村村民政治参与面临的问题
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公民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村民的政治参与和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在河池市所辖11个县(市、区)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2个。与全国其它贫困地区一样,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农村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多元化社会格局的形成,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频发,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一是村民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基层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与村民缺少互动,不少村民对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工作不满意,心存抵触情绪。二是一些村民的国家意识不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权利与义务分辨不清。三是一些村屯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盛行。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村(社区)“两委”干部将主要精力用于处理和化解村民间的纠分,对抓经济建设力不从心。
(二)村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不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意识进一步提高,一些村民开始有意识地寻求政治参与,渴望通过政治参与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诉求。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相当部分村民仍然认为公共事务是上级领导的事,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直接侵害,他们一般不大关心国家政治,民主意识淡薄,更不知道政治参与的具体途径,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贫困地区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力。
(三)劳动力转移导致村民政治参与减少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近些年来,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一些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议皆因村民外出务工或故意缺席等无法正常开展,村民参与越来越少。据国家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 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持续进行中 [2]。河池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情况尤为突出。农民工将政治关注集中在经商或务工的城市,但又缺乏融入所在城市政治经济生活的渠道,对农村老家的协商民主权利又无力顾及或主动放弃,政治参与处于“悬空”状态。另一方面,留在农村的青壮年逐年减少,且往往是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没有技能的村民,缺乏履行协商民主的素质和能力。
(四)政府推动村民有序政治参与乏力
协商民主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委、政府的意识和决心。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各地唯GDP论,推动大项目、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贫困地区基层党委、政府在推进协商民主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明显不足。
三、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以实现贫困地区农村村民有序政治参与路径分析
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化,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推进贫困地区基层协商民主对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积极探索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协商民主建设的政府责任
“政治领袖推动民主”[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需要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党内外进行广泛协商。国家层面的协商民主由中央国家机关和领导人推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则取决于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领导的意识和决心。
1. 增强基层领导协商民主意识。加强协商民主理论学习,增强民主意识,通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框架下,用协商民主形式处理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切实维护好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和完善村(社区)委会选举制度。基层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严格依法组织,杜绝各种利益集团或其他势力染指村(社区)“两委”的选举,切实维护好村民的民主权利;二是建立村民议事制度,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比如征地拆迁、政府各种惠民项目实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不能由少数几个人决定;三是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凡是村民关注的问题,要定期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将协商民主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促进协商民主发展
经济发展为基层协商民主的推进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实践表明,经济发达的村屯村民普遍更加关注政治。根据地方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提升党委、政府、村“两委”凝聚力、号召力和激发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不断提升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村民间的交流与合作,村民在平等、自由的交流沟通、对话协商中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为协商民主建设提供发展壮大的土壤。进一步唤醒村民的主人翁和协商民主意识,激发村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三)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服务工作
1. 建立健全村民教育机制。实行县(市、区)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制,联合教育、宣传、司法、农业、卫生、广电等部门组成农村村民教育、引导和服务机构,坚持服务和教育、引导多重并举,将其列入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一是上级党委、政府加强检查、指导、督促。二是基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必须用足够的精力探索新时期农民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全面推动辖区农村居民教育深入开展。三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深入基层与村民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各级党员干部进村、村党支部经常性工作制和分片包干的办法做好村民的教育、引导工作,提高村民的协商民主意识和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2. 加强村民道德建设。通过加强村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深扎根于村民的内心深处,大力倡导勤劳朴实、自尊自强、谦让包容的优秀品质,让村民自觉抵制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
3. 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农村工作的新特点和村民思想新动向,变传统的大会号召为有个性化、深入细致、经常性的服务。对长期外出经商或务工的村民,利用春节返乡加强沟通与协商,平时采用Q群或电话定期联络跟踪服务;对留在乡村的农民鼓励就地创业,对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村民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扶持,对留守儿童、妇女从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使他们感知基层党委、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关怀,更加主动地参与各种事务的沟通与协商。
(四)积极拓宽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贫困地区农村,由于经济不发达,政府与村民主要通过子女教育、国家的一些惠民项目,比如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危房改造等途径保持联系。农村基层很少对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安排、公益事业建设、其他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通过协商民主形式处理。贫困地区推进协商民主应进一步拓宽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1. 开展地方特色的民主恳谈会。民主恳谈会是由政府或村民自治组织召开的村民和政府之间或村民和村级领导之间的一种协商对话机制。探索适合地方实际的民主恳谈会形式以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如宜州安马乡“党领民办、群众自治”模式,由村(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和普通群众组成“党群理事会”,村民事务经理事会渠道加以协商和解决;天峨县坡结乡村务办理“日值班街办理旬联席月回访模式”,由村“两委”班子或有驻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每十天召开一次,用协商民主形式处理村(社区)事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村民代表组成的专项问题协调联席会等。总之要让群众的要求和呼声通过民主恳谈的渠道反映上来,建议有地方提,冤屈有地方诉,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要让村民能够有序参与沟通和协商,使地方特色的民主恳谈会为贫困地区基层协商民主注入新的活力。
2.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和村干部下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自群众,应服务于群众。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主动深入农村开展社情民意调研,向村民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建议及合理诉求。必要时召开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村民代表组成的专项问题协调联席会,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村民面对面就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事关群众利益的事项进行沟通和协商。
3. 现代媒体技术和传统方法并举。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但贫困地区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基层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公务信息平台因资金和技术问题尚未全面建成。在村(社区)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作用的同时,应加强村务公开栏、电视新闻、手机短信发送和电话等传统方式就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发布、沟通和协商,接受群众监督。
总之,协商民主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在贫困地区基层推进协商民主任重道远,广大村民应以主人翁的精神,从推动国家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个人进步出发积极参与政治,基层协商民主之路定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李永慧.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途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4-05-12)[2014-05-29].http://www.stats.gov.cn.
[3]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
[4](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120—121.
责任编辑:金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