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一军 姜楠 李雪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麦生产快速发展,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小麦已实现连续9年丰收,这对于保障国内小麦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来看,小麦持续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提高。随着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发展,技术进步对小麦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未来中国小麦增产仍将走稳定面积和提高单产的路子。通过政策推动、投入优化、农田改造、品种改良、技术配套、高产创建等综合措施,中国小麦仍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小麦;生产现状;发展潜力;增产途径;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613
0 引言
小麦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主要的口粮、商品粮和战略储备品种,小麦产量的稳定发展对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以来,中国小麦产量的连年增长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的快速提高,未来小麦依靠扩大面积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徐小主指出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途径,中国粮食增产仍有较大潜力。赵广才等阐述了中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中国小麦在面积、单产、技术、品种、耕作制度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及实现途径,探讨了中国小麦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技术措施。尹钧等测算分析黄淮区小麦生产的潜力,指出目前该区小麦单产水平还有很大发展潜力,通过小麦品种搭配栽培及病虫害防控技术实现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居煇等利用CERES-wheat作物模型,模拟了北方旱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水平,分析了潜力的时空分布规律,指出中国北方旱区雨养小麦生产潜力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冬小麦的潜力高于春小麦,并提出政策建议。王小平通过分析黄淮海冬小麦生产变化指出,降水减少严重制约着黄淮海冬小麦产量的提高,气候变化可能引起黄淮海冬小麦品种布局变化,小麦产量持续提升可能会受到明显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小麦增产潜力发挥带来的影响。这些研究都侧重于分析小麦增产潜力的发挥空间,较少对增产潜力、主攻方向和技术措施进行系统结合。为此,笔者在综合阐述小麦增产贡献及原因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小麦增产的潜力和主攻方向,并提出实现增产潜力的技术措施,旨在为中国小麦生产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1 中国小麦的增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麦生产快速发展,产量不断提高,为粮食增产做出重要贡献。1978年中国小麦产量仅为5384万t,2012年达到12058万t,比1978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2.4%;比2003年增长39.4%,年均增长3.8%,增量是建国以来最多的时期。2003年以来,全国粮食产量累计增加15887.5万t,其中小麦增产3409.2万t,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为21.5%。作为中国主要的口粮、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品种,小麦增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麦单产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单产增长最快的品种。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逐步完善、水肥和农药等物质投入的增加以及一批优质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中国小麦单产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中国小麦单产达到4995kg/hm2,比1978年增加3150kg/hm2,增长1.7倍,年均增幅达3%;比2003年增加1065kg/hm2,增长27%,年均增幅2.7%。小麦在粮食作物中单产增加最多、增幅最大,2003年以来小麦单产增长27%,而同期玉米增长24%,稻谷增长11%,大豆增长7%。在世界小麦主产国中,中国小麦单产增速也明显快于其他国家,1961—2011年,中国小麦单产年均增长4.4%,印度2.5%,法国2.2%,俄罗斯和美国均为1.4%。
中国小麦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单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小麦产量增加6674万t,而种植面积却从2920万hm2下降至2413万hm2,下降17%;单产水平从1845kg/hm2提高至4995kg/hm2,增长1.7倍。特别是2004年以来,小麦生产实现建国以来的首次“九连丰”,为控制通胀预期和保持国内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小麦持续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提高。2003—2012年,小麦总产量增长39%,其中单产增长27%,面积仅增长9%,单产提高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达70%。
2 科技进步支撑小麦生产
近年来,中国气候异常多变,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为小麦生产带来不确定因素。冬小麦从种到收要经历秋、冬、春、夏四季,8个半月中,不适时的旱、冻、冷、热、风、雨都会造成产量损失及质量下降。在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实现小麦连年丰收,科技进步发挥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2.1主导品种突出
2013年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的68个冬小麦品种中,有41个是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育成的,这些品种的特点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其中,济麦、扬麦、石麦、郑麦、烟农、周麦等系列品种在全国小麦品种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育成的新品种,在产量、抗性、品质、适应性等方面均有较大进步,更适合机械化作业,推广面积还将进一步扩大。
2.2主推技术完善
黄淮麦区近年来在抗御干旱、冻害、高温、干热风的实践中,提出了“足墒播种、安全越冬、拔节一开花期补灌、返青一起身和灌浆后期适度水分亏缺”的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并把秸秆还田、深耕深松、麦田镇压、浇水防冻、播种期和播种量调节、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集成组装,改良和完善了中国小麦生产的主推技术体系。
2.3病虫防控得力
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主要小麦病虫害几乎每年都有,但总体属中度偏轻发生,仅局部比较严重。由于防控措施抓得早、抓得好,后期“一喷三防”技术措施落实到位,这些病虫危害被有效地控制在点片发生,没有大规模流行,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4农机农艺融合
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播率达到85%,机收率超过92%,田间管理比较简单,是近年来面积和单产较为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黄淮海小麦主产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大缩短了小麦播种期和收获期,提高了小麦生产抗灾能力。机械化程度提高还大幅度减少了轮作倒茬时间,提高了周年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和周年单位面积作物产量。
2.5技术服务全面
目前技术培训的对象已从过去面向千家万户,集中到基层农技人员、农机手、种粮大户、合作社骨干。如2010年春季以来连年开展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河北省主产麦区的基层农技人员已普遍受训一次,有的开始第二期受训。小麦专家还向粮食企业提供小麦优质品种分布信息,并加强对不同质量小麦的加工技术研究,提高小麦利用率,增加粮食企业效益。
3 小麦增产潜力与方向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小麦单产水平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约相当于英国的76%,法国的65%。从区域差距看,中国中低产田数量较多,而豫南、皖北单产可达9000kg/hm2,湖北、四川的高产示范田单产也能达到7500kg/hm2,而贵州、云南等省单产低于2250kg/hm2,仍具有较大增产空间。从单产增速看,1997—2011年中国小麦单产年均增长1.3%,2003-2012年恢复性增长期间中国小麦单产年均增长2.7%。如按年均增长1.3%计算,预计2020年小麦总产将达到13032万t(生产测算中,面积按照目前的24133千hm2,单产达到5400kg/hm2计算),要实现这一目标,将主要依靠稳定面积和提高单产。
3.1挖掘和释放品种潜力
大面积种植主导品种的产量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据统计,近年主产省主推品种区试产量与省平均产量的差距达1638-2685kg/hm2(见表1),现有品种尚有较大的增产空间,要进一步发挥主导品种的增产效应。同时高产高效新品种将不断释放,中国小麦品种一般每5-7年更新换代一次,到2020年可实现小麦品种更新1次以上,到2030年可更新3-4次。更新品种结合配套栽培技术,可使小麦单产提高5%-6%。此外,还可通过种子精选纯化和种子处理,不断优化质量,为全面丰产打好基础。
3.2发挥技术配套的增产作用
多年来,小麦栽培专家在高效综合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许多成果,一大批实用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有技术,因地、因种制宜调整优化,将主推技术与主导品种、区域特殊技术、其他多学科技术组合集成,结合农技推广体系进行全面推广与应用,将能持续推进中国小麦增产增效。
3.3确保区域间、农户间均衡稳定发展
受资源约束、改善质量、提升效益等诸多因素影响,小麦单产增速必然减缓,要实现总量的稳定必须坚持各区域平衡发展。要不断提高西南和西北冬麦区的生产水平,保障全国稳定发展。此外,不同农户间的产量差距也很大,许多农民仍在延用传统技术,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制约单产提高。通过技术革新与替代、品种的推广与应用,缩小农户间技术差距,全面均衡增产的潜力十分巨大。根据小麦体系专家的调查分析,仅仅通过全面实施规范化播种、严格抓好整地播种质量这一环节,全国平均产量就可再增加3%-10%。
3.4充分发挥灾害防控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抗灾减灾技术在小麦生产中作用日益突出。为应对小麦生长关键时期的灾害,全国大面积实施小麦一喷三防,为小麦丰收、夏粮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2013年4月中旬,华北、黄淮大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霜冻天气,5月下旬苏北、淮北及豫北地区遭遇暴风雨,造成小麦倒伏、穗发芽或霉变,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未来应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抗逆栽培相结合,主动应对与灾后应变相结合,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为今年小麦增产提供有力保障。
3.5高产创建活动有助于带动大面积增产
近年来,高产创建活动在全国开展实施,充分显示了技术集成的巨大增产效果,也对大面积高产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示范推动,全面提升大面积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小麦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实现小麦大面积平衡增产。
4 政策建议
要实现小麦产量目标,保证中国小麦自给水平,需通过政策推动、投入优化、农田改造、品种改良、技术配套、高产创建等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水平,确保总量稳定发展。
4.1促进优良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进品种区域布局
通过培育一批高产、超高产与肥水高效、多抗相结合的新品种,实现新一轮品种更替和产量、效率的综合提升。主导品种确定之后,还应对其进行深入的配套技术研究,发挥主导品种的增产效应。同时在开发优质小麦品种的基础上,在各主产麦区筛选主导品种和特异品种,推进品种区域布局。如在西南、西北地区,干旱成为共性的限制性因素,应强化抗旱育种和耐旱品种布局,雨水较多的长江流域应加强抗穗发芽品种布局工作。
4.2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升耕地质量
在生产管理层面上,加强耕作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应用,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不断改良培肥土壤,为实现高产与持续高产、环境改善、质量安全目标夯实条件基础。长期旋耕造成耕层变浅,土壤结构劣化,水肥利用效率下降,需要改革耕作技术,如深松技术、垄作免耕技术等。有机肥严重短缺,高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化肥偏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必须依靠大量的富余秸秆,提升土壤有机质,培育健康土壤,深入研究秸秆还田技术及其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使用。
4.3促进机具改良与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为增产增效提供新的支撑
机械化技术不仅要考虑耕作、播种、管理、收获等单一环节的机械化问题,更要考虑两种或更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机械化技术问题。进一步加强机械化宽幅精播和窄行匀播技术、稻茬麦新型机械化耕播技术、机械化等深撒播栽培技术、旱地新型机械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在机具研制、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完备的机械化工艺流程和机器系统,加快机械化技术的传递推广。
4.4加强灾害预警与抗逆减灾技术研发,科学抗灾减损
为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必须加强抗逆减灾减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特别要做好:抗(耐)逆品种的选育与合理布局;栽培调控措施的集成运用,如覆盖保墒技术,化学制剂施用技术,造墒保墒播种技术等;工程技术措施配套,如排管渠系建设,提高排湿、抗旱等能力;完善下场初级处理技术,减少产后损失;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减灾预警。在隐性灾害防控技术研发、预警预报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做到“灾前预防、灾中防控、灾后补救”,最大限度减轻各类灾害对小麦产量、品质和产业造成的危害。
4.5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麦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实现小麦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对有效提高单产以及稳定种粮主体队伍至关重要。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在一些小麦主产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已具备良好的客观条件。应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农业生产传统、农业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等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小麦生产经营规模,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规模经营管理人才、加强政策扶持等措施,积极引导小麦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
4.6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的紧密衔接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主体、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显著变化。相应地,小麦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思路、实现路径、方式方法都必须加以调整。需要加快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主体在农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促使产业技术体系与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紧密衔接,更好的发挥体系试验站和示范县在推广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5 小结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麦生产快速发展,产量不断提高,单产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单产增长最快的品种,为粮食增产做出重要贡献。小麦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进步对小麦生产的支撑。未来中国小麦在品种潜力、技术配套、均衡发展、灾害防控、高产创建带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充分挖掘小麦增产潜力,确保总量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