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四川音乐学院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音乐学院古琴艺术研究中心承办的“2013传统琴学研究暨现代琴学新视野拓展研讨会”于2013年11月在四川音乐学院隆重召开。与会的20余名琴家学者以专题讲座、音乐会和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围绕当代琴学研究展开深入积极的讨论,该文旨在对会议作出整体呈现与描述。
关键词:琴学;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委员会;研讨会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4)04—0007—07
2013年11月1日到3日,“2013传统琴学研究暨现代琴学新视野拓展研讨会”在四川音乐学院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四川音乐学院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音乐学院古琴艺术研究中心承办。作为一次小规模、高规格的研讨会,会议共邀请正式代表26位带来会议讲座、发言与论文23篇,与会代表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等单位。
一、会议缘起与琴会主旨
四川的古琴艺术,两汉至今一直是中国古琴文化的重要一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活跃当代氛围,为历届重要琴学会议在成都的举行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1980年代以来,在喻绍泽等老一辈蜀地琴家的倡导下,文革后的四川琴界很快恢复活力且在上世纪90年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1990年、1995年和2006年,成都三度举办“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和“中国古琴国际艺术节”,在促进四方琴家交流、拓展琴学研究视野的同时,也为四川古琴的发展推波助澜。
200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光荣称号,“蜀派古琴”成为四川音乐学院全力保护的音乐传统。学校自1956年设立古琴专业以来,历经几代学院领导和民乐系领导关怀,以民乐系为平台,以蜀派古琴名家喻绍泽和现任民乐系古琴专业副教授曾成伟之家传琴学为基础,已经形成从附中到硕士研究生各层次的培养梯队,老、中、青三代琴人琴家的传承纽带。在上述条件下,2013年四川音乐学院筹建并成立了“古琴艺术研究中心”,希望以此中心为基地,在实际意义上承担起西南地区古琴表演、琴学研究、非遗保护、社会传播等诸方面的社会责任。中心主任由易柯教授担任,副主任由易加义教授与曾成伟副教授担任。
古琴艺术研究中心以“研究传统琴学,拓新古琴当代生命空间”为基本定位,将古琴的表演、教学、研究、研制、社会实践诸侧面相结合,与强调演奏人才培养的民乐系古琴教学形成有效互补,达成现代琴学返本开新之基本诉求。此定位,一方面回向古琴的传统生存方式,深度体验、认知、理解且转化传统;另一方面直面现代化中国社会,为古老的琴学在当代的复兴寻找到一条与其根脉相通的生命道路。在此定位中,琴所承载的便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文明两千年以来的文化精髓。对这一精髓整理与拓展,既需要琴界的参与,也需要以中心为实体,整合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史学、哲学与文学等学科门类之力量,以多学科参与的研究模式回应原本就跨学科生长的古琴学问。
基于上述目标,四川音乐学院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决定召开“2013传统琴学研究暨现代琴学新视野拓展研讨会”,对非遗运动以来十年的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并积极拓展新的研究视野和学术空间。用会长龚一的话来说,此次会议采取小而精的研讨路线,邀约琴界与学界的重要琴家学者,以期在演奏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双向视野中达成对琴学的深度拓展。整体而言,会议由“主题讲座”“音乐会”和“研讨会”三个部分构成,并设立以下三个研讨议题:第一,传统琴学研究;第二,当代古琴教学培养研究;第三:现代学术视野下的古琴研究新视野拓展。
二、琴学讲座与琴家音乐会
11月2日上午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琴家学者济济一堂,易柯院长代表主办方热忱欢迎琴家学者莅临。他说,川音举办这样高规格的琴学研讨会,一方面深表荣幸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此次与会嘉宾和代表,都是在古琴表演与琴学研究各领域成绩斐然的重量级艺术家和学者,一定会在充分交流之中生发出许多真知灼见,为古琴研究在当代的延续与繁荣寻找生生不息的道路,并衷心祝愿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首先进行了《古琴承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讲座。他在回顾了古琴艺术的现状与非遗保护之密切关系的同时,认为非遗工作能在十年内改变大多数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改变一大批掌握权力的地方官员对民间文化的态度,使一大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使年青一代开始认真地回眸祖先留下来的文明,从这个角度来说功莫大焉。2003年古琴艺术成功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关注古琴。2007年温家宝总理中日“融冰之旅”国事演出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为主,古琴音乐表演排于首位,加之其后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出,促使古琴艺术引起了世界的重视。此后,古琴开始受到国人追捧,学习古琴的人越来越多,古琴艺术从沉寂的遗产变成暴热的时尚。田青认为,非遗工作保护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假如缺失这种基因,我们的精神属性和文化属性便不复存在。田青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祝福此次研讨会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他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琴学和琴艺追求中最独特、最不可替代的方面贡献出来,我们的古琴事业将会更加美好。
第二场主题讲座是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龚一带来的《古琴记谱法的发展趋向浅议》。发言的学理逻辑前提是认为古琴记谱法的改革既是古人一以贯之的追求,也应该是当代琴人孜孜不倦努力拓展的琴学方向。从发展规律来看,古琴记谱法的未来应该有一个由“方位概念”向“音高概念”的转变过程。在回顾古琴记谱法历史衍进轨迹的基础上,龚一认为从古至今琴家对于琴谱都遵循“明了、精准、简便”的准则,其目标更集中在音高的明确显现与节奏节拍的精确显示。针对有音乐学者认为减字谱不能直视音高并明确节奏乃是特点而非缺点的说法,龚一以为有些过誉古人。他说,一切事物从无到有、从有到简,从不完整到完整再到完美,乃是万物之道。通过近代以来合参谱的广泛实践,越来越显示出减字谱逐渐被音高谱取代,并成为音高谱备注的事实。脱离减字谱,直视音高谱弹奏,应为古琴记谱法衍革的第三阶段。不过,龚一并没有否认减字谱的历史意义和在习琴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他强调,一个真正的琴人应该深谙减字谱并对其规则进行深入归纳,在表演实践中达成对古琴演奏规律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入不依赖并脱离减字谱,直视音谱弹奏的第三阶段。在他看来,此法提高了视谱能效,便于使古琴融入日常音乐工作,进入更高层次的自由境界,极大的有利于古琴艺术的社会推广,同时也能解除作曲家为古琴曲创作时的思想顾虑。
入夜,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灯火辉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的正副会长们为西南地区的古琴爱好者们带来《蜀山琴汇——中国古琴名家雅集》音乐会。音乐会集合国内顶尖古琴演奏家,是古琴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西南地区规格最高的一场七弦盛会。为数不少的观众从重庆、贵州、云南等地专程赶来,音乐厅内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本次音乐会上,多数琴家选择了个人经典保留曲目,其曲目偏向反映出琴家与知音们仍以传统为主的古琴审美趋向。东道主曾成伟以一曲蜀派《流水》拉开音乐会序幕,丁承运与付丽娜的琴瑟合奏《神人畅》则为现场的西南地区观众带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长清》一曲在多数琴会上难得一见,戴晓莲此次演奏版本更为亲自打谱而成。李祥霆的《广陵散》一如既往酣畅淋漓,而其即兴所奏《暖冬》则使现场气氛更加热烈。杨青《歙乃》一曲颇有南中国山水之趣,《乌夜啼》中赵家珍的演奏撼人思魂,勾索拨弦自成一家。李凤云、王建欣琴箫伉俪温婉诠释了张子谦先生真传的《梅花三弄》,而素有“龚潇湘”美誉的龚一则以《潇湘水云》在音乐会的最后将气氛推向最高潮。
三、研讨会述要
11月3日上午四川音乐学院梧桐楼学术报告厅高朋满座,8点30分,四川音乐学院刘立云副院长宣布研讨会正式开始。他说,通过本次会议所搭建的平台,学者、专家、表演艺术家们走到一起,共同讨论琴学重大议题,并充分交流观点,对中国当代的琴学研究是一种有力推动。衷心希望本次研讨会,能为延续并进一步繁荣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琴学研究事业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刘副院长代表四川音乐学院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研讨会共计20人大会发言并及两篇会议论文,根据其研究主题本文将分三个部分分别述要。
(一)传统琴学研究:琴道、琴史、琴制与打谱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管建华教授与杨静副教授的发言《中国古琴音乐的文化价值体系》叙事宏大,从传统国学、心性哲学与韵味美学的视角反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古琴。他们首先梳理仁、和、易、礼等关键词在琴学与国学中的使用,双向诠释琴学与国学的互融共生。透过与西方古典音乐之主观客观、自律他律、形式意味、创作表演等二元对立关系的比较,发言强调与传统哲学观相呼应的古琴音乐,其心性直觉、口传心授、音心合一、音从意转、演创合一等特质。在论及“古琴音乐韵味”这一重要范畴时,管建华与杨静将印度、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做更加深入的比照,将韵、味、拉斯等关键词的解释作为东方音乐自觉整体的认知方式以区别于西方音乐逻辑理性认知的特性。发言的最后,管建华提出当代琴学研究三种新的学术视野,即琴学与国学、琴学与哲学、琴学与音韵学。在他们看来,如果不将中国传统音乐与国学、哲学及语言音韵和韵味做“现象学还原”,中国音乐的未来将失却中国文明的照耀,更无法在21世纪新的轴心文明时期与其它三大文明彼此相应对照、相映生辉。与其相呼应,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李祥霆教授在《古琴艺术的传统与现代》的发言中也提出寻求古琴的基本精神,他指出关于这个问题早期且相当成熟的解答出自《左传》,文献中齐国的晏子就提出了互相协调、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却和而不同的观点。什么样的乐器能够呼应这样的精神诉求并具有这样的表现力呢?李祥霆以为是“琴瑟”。他说,琴瑟在历史早期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极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在用这种艺术去影响当时的社会。发言中他还多次强调,古琴要成为中国人民基础知识之一,古代不能做到在当下的条件下应该做到。
在其刚刚完成的专著《宋代古琴音乐研究》基础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章华英副教授特意为此次大会准备了新的研究成果《宋代蜀地琴人琴事述考》,文章以充沛且翔实的文献为基础,对两宋时期琴风炽盛的蜀地琴人琴事进行了整理与考辩。她认为其时琴人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人蜀为官的非蜀籍文人,但在蜀地留下了琴诗、琴文与琴事。另一类是两宋时期的蜀籍文人。他们生于蜀,长于蜀,但其后一生大多数时间,或在蜀,或云游各地。如眉山三苏、梓州文同、眉州陈糙等。第三类是宋代蜀地的琴僧,如宋初九僧中的释惟凤、宋代著名僧人重显、宝昙、居简等,皆善琴。在对上述琴人琴事进行了大量资料性整理与分析性表述后,章华英认为宋代蜀地琴学发达,是整个两宋时期琴学繁荣的一部分。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宋代文人能以闲淡平和之心去坦然面对世间百事,精心经营着一片安顿闲情逸致的精神家园。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李松兰博士注意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期,随着琴人的流动,古琴文化的地域性和超地域性特点可谓普遍存在。在《古琴文化的地域性和超地域性》的发言中,她发现早期古琴的地域性和超地域性的特点便相当明确,但是到了明清时期更倾向于地域性发展。时至今日,古琴文化这种一以贯之的地域性与超地域性特质在当代社会中仍在持续并愈加明显。就四川而言,从大量的出土琴俑以及两汉到明清再到近代的蜀地琴人流动来看,仍可同时呈现出蜀琴的地域性和超地域性。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漆明镜博士提交的论文《也谈“笛上三调”与“清商三调”》则从律学的角度讨论了她对笛上三调的认识以及笛上三调与清商三调的音律关系。作者认为笛上三调实为吹笛转调法,清商三调亦为三种调高,即瑟调为黄钟均,清调为太簇均,平调为林钟均之说,它们与笛之三调之间的调关系具有一致性。
皇室宗亲制琴是明代琴史的一大特点,尤以宁王琴、衡王琴、益王琴、潞王琴四藩王府琴为代表,被后世誉为“四王琴”。西安音乐学院李村副教授所提交的会议论文《明代“四王琴”简述》,不仅详述了四位藩王府所制之遗存名琴,且从制琴年代、监、制、督、靳人名、琴式、漆胎色、徽、足、龙池、凤沼、肩起、通长、隐问、肩宽、尾宽等角度对十二床四王琴进行了细致的数据比较,这种比较的分析为进一步全面认知四王琴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与理论支持。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丁承运教授关于《汉代琴制革故鼎新考:出土乐俑鉴证的沧桑巨变》的发言,是为了回答琴器研究中一个悬置已久的疑问:考古发现的八张战国到西汉的琴器与当代所见古琴之型制关系?以出土琴器、石刻、画像砖和弹琴的乐俑等图像资料为依据,丁承运认为琴制第一次革新的标志是尾部独枘的出现,而当全箱式琴独枘消失时,就意味着解决了新琴中空底板无法安装弦枘的技术难题,结果就像唐宋琴制所传承的那样,将弦枘一分为二,成为分别安装在琴底两侧的两个雁足。正因为此,琴体开始变薄,侧边、尾部也变得宛转有致。这是东汉不足二百年问琴制的又一次革命。这两次飞跃发展在古琴漫长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大变迁。在经历了对自身传统否定之否定的革新后,古琴由原始形制到后世定型琴制的转型方告完成。
打谱问题是历届琴会讨论的重点问题,此次会议关于打谱形成了三种角度的有益讨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研究生曾河的发言题目是《古琴“打谱”的历史考察》。发言以时间为轴,从多个方面对“打谱”这一术语进行了知识考古,揭示了“打谱”这一术语从实践到理论和内涵变化的复杂过程,以及琴界从开放到封闭再到日趋开放的打谱态度的历史演变。以《碣石调·幽兰》为例,曾河认为打谱这一实践活动出现的实践下限应该划在《幽兰》琴谱出现之时。明清两代琴谱中关于打谱的实践论述,反映了当时琴人对于打谱活动开放与个性化的基本态度。20世纪西学东渐之后,琴人对于打谱的态度出现精确化、封闭化的诉求,而术语化的“打谱”一词也在《琴学丛书》中第一次见诸文献。这种思想上的转变直接影响到建国后至文革前琴界以准确、科学为诉求的古曲复原活动,“打谱”一词的内涵在此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改变。文革之后至今,对于打谱的论述学界越来越向一个更加调和的论调发展。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曾成伟副教授提交的《蜀派古琴叶氏一脉琴人<流水>第六段奏法述略》是一篇以古琴演奏者自述为主线的文章。作者首先梳理了从建国以来以琴曲《流水》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发现多是从谱面指法视角加以考证。曾成伟认为我们是否可以暂时搁置打谱研究中一贯的“指法考”倾向,转而使用“奏法考”这一更加局内与偏向个人演奏经验的研究方法,以寻求传承与实践中所形成的演奏惯习。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对《流水》第六段的奏法进行了详尽的演奏惯习与体验描述,并对“流派在当代社会是否存在”这一琴界公案给出了自己的诠释。在存见曲谱中,《宋玉悲秋》共有7种版本,唯《西麓堂琴谱》一版最早且有题解澄其为宋人所作。在《<宋玉悲秋>打谱札记》的发言中,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林蔚丽副教授对该曲进行了详细的打谱、谱本考察与美学研究。根据题解,林蔚丽考察了宋玉的生平及其大作《九辩》对“悲秋”主题的影响,还对古琴音乐中有关“秋”的琴曲及其立意做出音乐表现视角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林蔚丽呈现出打谱全过程,对定调、用音、音阶、调式、曲体结构、段落、特色指法等做出了自己诠释。她以冲淡、澄净、清澈、哀伤等美学概念指出该曲的音乐个性,并在发言的最后,进一步阐述她对音乐与文学、古琴音乐之作品结构原则等打谱中重要问题的看法。
(二)古琴传承研究: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
参会的绝大多数琴家,在参与琴学研究的同时,以古琴教学作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专设“古琴传承”主题,为古琴教学的公开讨论提供了平台。针对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学这一话题,李凤云、戴晓莲、李雪梅在回顾古琴进高校之历史过程的同时,分别就课程设置、学用结合、教学模式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李凤云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高等音乐院校古琴专业培养方案探索》。李凤云认为人文科学的发展不是以“新”替“旧”,而是沿着前人的轨迹,用承前启后的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体系,高等院校古琴教学不仅有其传统,而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无不与传统一脉相承。当然,当下最重要的是在更好汲取传统教学之精华的基础上,利用音乐院校专业教育的优势为古琴专业规划出一个具有指导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天津音乐学院在采取传统的一对一口传心授教学的同时,开设的小组讨论课、专业公开课、古琴音乐欣赏课、琴学概论课已获得很好的效果。2006年,天津音乐学院设立“古琴传习室”,成为同学们学校交流展示与拓展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音乐学院古琴教学是否正宗”是琴界常讨论的话题,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的戴晓莲教授以《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从侧面回答了她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文章回顾了顾梅羹、喻绍泽、龚一、成公亮、林友仁两代琴家进高校的教学实践、改革与反思,戴晓莲认为,第三代专业院校毕业的琴人不仅得到第一代琴人的衔接传统的真传,同时也因第二代琴家的教育而促使他们将古琴音乐放在整个当代专业音乐表演与教学体系中观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上海音乐学院形成了古琴专业教学的基本理念:1.古琴音乐独奏演奏的培养和能力;2.音乐合奏演奏的能力;3.古琴综合文化的修养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在发言中,戴晓莲特别强调对古琴重奏能力的培养,期待古琴专业学生在重奏课中得到多种音乐能力和古琴专业能力的训练。在《中国传统文化在古琴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发言中,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李雪梅副教授通过古琴专业学生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专业课外,音乐类辅助学科与其它专业毫无区别,其所学重心一直围绕着西方音乐进行。这种“大锅饭”形式的教育模式能否有所改变?进而,李雪梅倡议在古琴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增加“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书法与绘画”和“中国音乐律学”4种课程,并对每一门课程的开设做出了一定论证与设想。她认为琴学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应当成为现在专业院校古琴专业的基础课而不是附带品,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整地传承古琴音乐文化。
在《少儿古琴谈》的发言中,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杨青对多年以来古琴的少儿教学给出种种心得。通过多年的摸索,杨青认为完全可以寻找到适当的方法,在不伤害孩子小手的前提下将学习古琴的年龄适当向前推移。发言中,杨青提出了少儿习琴的十二项基本原则,并对左右手循序渐进练习基本原则、少儿习琴姿态、曲目的层层递进、师生互动、父母介入、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与舞台实践等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研究生、青羊琴馆古琴教师张婷婷本科毕业后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古琴的社会传承与普及,在其论文《从学校到社会:古琴教学的社会实践报告》中,她回顾了近年的古琴社会教学实践,并提出若干心得,认为古琴社会教学与音乐学院的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学生情况大相径庭,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音乐与文化基础的古琴爱好者们,需要寻找到一条与学院化古琴教学不同的道路。
(三)琴学研究新视野:观念、方法与视角
民国为界,沿继千年的传统琴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语境,需要当代琴家学者在整理国故的基础上,继而开拓新的研究空问。本次会议将“琴学研究的新视野”作为重要议题,与会者亦对此欣欣响应。
传统上,琴学研究的主体即是“琴家”,琴人既是演奏者也是听赏者,既是创作者也是研究者,艺术生活一直呈现出多元化的身份状态。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谁是现代琴学研究的主体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萧梅教授以《行知合一:再论当代琴人的理想知识维度》描述了理想中当代琴人和琴学研究者应有的知识维度与身份关系。她首先梳理了半个世纪的现代琴学研究的基本脉络,强调文革之后以演奏为主的琴家和以研究为主的琴学学者明确分流,演奏实践与琴学研究的分离,使得当代的古琴理论与表演的发展均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萧梅认为,“让琴学研究重新回到琴人手中”似乎是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向多元一体状态的重新回归。对于高校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是否能够尝试着培养一种具有新的多元身份的古琴关注者,体验与思考两翼并重,能够在现代的知识体系的学术训练中,真诚的体验、独立的思索。
传统琴学研究所用的方法,主要是从文献、琴谱、琴器、录音、访问、个人经验等素材中找寻适当数据,再加以分析和讨论。由于现代科技发达,各种科学领域的研究亦可以为音乐的实证研究提供新视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谢俊仁博士的发言《辅以现代科技的琴学研究》以若干案例探讨了现代科技运用于琴学研究的可能性和用途。谢俊仁自己曾利用声音分析软件寻找琴弦金属噪音和纵向振动之间的关系,并以测音软件发现荣思泽家族弹琴的音律特点与规律性偏差。在研究中,他除了利用医学内视镜观察老琴琴腹内的题字,还参考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讨论琴曲慢起渐快,渐快而不觉的心里与声音现象。在自己的研究之外,谢俊仁为大会提供了国外学者在琴曲研究中对科技手段的借鉴,并提出若干琴学研究中可借用科技手段做实证研究的可行性课题。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唐中六在《川派古琴守望者的心语》发言中盛赞古琴文化今日活跃之局面。他认为旧时古琴远离群众、庶民薄福不可得,而如今终于还原社会大众,其气势如虹、不缺知音的时代到来了。针对这样一个新时代,唐中六就流派、琴学等问题提出“心语”。他认为近年来琴风越发失去个性,“大古琴”之说抹杀了琴乐的流派个性。今日古琴得到发展,交流不可少,可以抱团共生,但要百花劲放。就琴学中的琴曲分析问题,唐中六认为已有的琴曲分析大多是按照西洋音乐作品分析的套路来做的,并没有抓住中国传统琴曲的音乐本质。通过对顾梅羹《琴学备要》中琴曲作品分析的考察,他建议以中国古诗词“长短句”之说来分析琴曲的“情绪结构”。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赵家珍教授在论及《古琴与交响乐合作中的一些体会》时回顾了自己的演奏生涯,因为从小在西方交响乐队和中国民乐队里浸泡,所以当她以古琴与这两种乐队合作时便会得心应手。这种得心应手还得益于龚一老师对她在演奏实践中减字谱、简谱、五线谱的多重训练,在她自己的教学中,也将这种多重训练贯穿其间。发言中,赵家珍希望学生的古琴学习先打好基本功再循序渐进不断接触新作品,她强调职业古琴家应该以演奏为本分,以为观众奉献出最精彩的表演为第一要务。
2013年,由王建欣主持,宋慧文、孔维锋、王建欣共同翻译的《琴道》正式出版,是为琴学研究之重要事件。以《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琴学研究》为题,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王建欣教授在研讨会上回顾了整部著作的翻译过程,著者高罗佩其人其事,《琴道》之道以及高罗佩在这部著述中所呈现出的学术风格。高罗佩既是外交官又在世界汉学界拥有显赫地位,《琴道》一书是他对中国古琴长期以来学习、演奏并与琴界深入交流的产物,全书共计7章并4个长篇附录,分别从中国音乐的传统观念、琴学研究、琴曲的含义、象征等等视角对琴艺传统给予充分的描述和个性化的理解。王建欣认为,高罗佩的琴学研究准确、严谨且睿智,他对古琴的关注既具有文化的深度又具有音乐学家的专业性,从古汉语向现代英语的翻译过程皆认真揣摩仔细推敲颇费心思。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朱江书教授正在实施的“蜀派古琴艺术资源数据库建设”针对蜀派古琴艺术所涉及到的相关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起具有数字典藏及多方位检索功能的蜀派古琴艺术管理系统。以这一项目为基础,朱江书提出《发挥音乐学专业大学生在蜀派古琴艺术资源库建设中的作用》这一教学相长的琴学实践计划。她认为利用这一项目,可以为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专业大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创业训练的平台,让他们在参与收集、整理蜀派古琴艺术资源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积累工作经验,以便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到目前为止,参与这一团队的学生遍访成都琴人琴家,已经完成若干篇考察报告与文献综述。2010到2013年,杨晓、曾河、董雯雯与周志乙组成琴学课题小组,用了二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蜀中琴人口述史》的制作。通过对20位蜀地琴人口述回忆的整理以及5篇琴人回忆录,这部口述史所要呈现的,是民国至今这家国巨变的百年,琴的命运如何镌刻于人的生命轨迹与历史的洪流之中。会议中,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杨晓副教授以《口述历史书写的琴学实践:以<蜀中琴人口述史>制作为例》为题,对蜀琴口述文本的缘起、制作、理念、理论、制作过程等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告。杨晓认为,绝大多数琴学史料都是和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琴人们的描述,物化与非物质的历史材料才能被唤醒应有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蜀中琴人口述史》将“以人为中心的书写”与“以琴为中心的记忆”结合起来,期待在百年家国命运的大背景中,寻找人的生命历程与琴的命脉轨迹之问的联系。
结语
综观此次研讨会,回应大会主旨“传统琴学研究暨现代琴学新视野拓展”,琴家学者们精彩纷呈的讨论确为琴学在传统与当代之问的沿继,开拓出新的生命空问。具体而言,其研究成果分别指向知识性、实践性、方法性和观念性4个方面的拓展。在知识层面,章华英就宋代蜀地琴人琴事、李村就明代“四王琴”、丁承运就汉代琴制革故、曾河就“打谱”这一概念的历时变迁、王建欣就高罗佩及其《琴道》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在演奏与传承实践的层面,曾成伟以个人体验分析《流水》第六段奏法,林蔚丽对《宋玉悲秋》的打谱过程进行了详尽描述;李凤云、戴晓莲、李雪梅、赵家珍分别对音乐院校中的古琴教学进行了回顾与展望,而杨青、张婷婷则谈了他们在社会教学的古琴传承经验;在方法论的层面,龚一努力拓展琴谱的当代改革,唐中六建议琴曲分析应建立中国模式,谢俊仁将现代科技运用在琴学研究中,杨晓则试图以口述历史再现民国以来的巴蜀琴人琴事;在观念的维度上,管建华尝试将古琴重新置于国学体系加以理解,李祥霆则强调传统琴学与和而不同观念的呼应,萧梅倡导当代琴人应该重新回归到多元一体的角色身份,李松兰则提出琴学历史上的普遍存在的地域性与超地域性特点。
11月3日下午6时许大会落下帷幕,在闭幕词中,龚一回顾了两天以来不断高潮迭起的会议。他说,从会议发言来看,不少琴家与学者劳动之艰苦,是真正在做冷板凳的工作,很多研究如果没有静下心来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此次理论家与演奏家共同参与的大会为当代琴学起到了“引领思维、拓展视野”的作用。整个会议高端而丰富,既有宏观的视角也有对微观问题的深入研讨,对当代琴学研究来说具有引领和补充的意义。四川音乐学院古琴艺术研究中心曾成伟副主任与古琴专业委员会龚一会长共同宣布大会圆满结束,并期待琴家学者们不久再聚川音共享琴艺琴趣、共谋琴学欣欣发展。
责任编辑: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