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与白马藏族族群认同

2014-04-29 19:19张雪娇
音乐探索 2014年4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

张雪娇

摘要: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世界观、价值观、宇宙观具体体现的方式与载体,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乡土气息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往往是最能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展现形式。四川白马藏族地区的民间文学丰富多样,有史诗、故事、传说、谚语、谜语以及表述本民族精神世界的祭祀仪式,四川白马藏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呈现,具有民间文学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白马藏族;民间文学;族群认同

中图分类号: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4)04—0107—08

中国民间文学的概念是1921年1月胡愈之在《论民问文学》一文提出的,文中讲民间文学的特质在于“民间文学创作的人乃是民族全体,不是个人(即集体性);民间文学是口述的文学,不是书本的文学(即口头性)”。基于民间文学概念的提出,在后来的几十年文学发展史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对中国文学反思与文学批评的浪潮,经过长期地、激烈地辩驳与论证,一种来源于民众生活的口传文学、民众文学、俗文学、民间文学踏上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正统之道。正如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趋向就是文学观念的划时代变革所引发的全新的文学研究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从传统的诗文点评扩大到小说、戏曲乃至童话、神话、传说、民问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一切文学形式和体裁的广泛挖掘、整理和研究,使在封建正统仪式形态中几乎被完全排斥在外的民间文学、俗文学作品首次摆在科学研究的殿堂之上,并足以同昔日文学正宗——诗、赋、文、辞等相提并论,蔚为一代显学”。可见民间文学的正名使对它的研究与传承既成为了中国文学研究转型的风向标,同时因为民间文学所具备的本土性、传承性、趣味性使它同时成为了民族文化展示与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川九寨沟县、平武县和甘肃文县交界的杜鹃山周围生活着一个历史悠久、民俗独特的族群——白马藏族,他们善良、勇敢、忠贞、神秘,面对高山峡谷地带艰苦险恶的生存环境,以及藏族、羌族和汉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同化与文化影响,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沉淀,白马人用身体之言、媒妁之语表述并传承着该民族独有的民间文学艺术,保存着鲜明的族群文化特色。

一、民间文学是白马人集体的历史记忆

白马藏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样,有史诗、故事、传说、谚语、谜语以及传达本民族精神世界的祭祀仪式,面对多种多样的民间文学样式,三个地区的白马人基本使用同样的讲述与传承方式,基本体现同样的审美标准与性格特征;以下列举四种三个地区共同认可的代表性民问文学形式与内容,以期通过这些极具本土性、传承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的民间文学艺术,共同实现白马人集体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白马人族群意识和认同感。

(一)英雄史诗的传唱——“阿尼·格萨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山寨里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白马夫妻,丈夫叫阿扎伊,妻子叫茨嫂娜姆。他们一年四季辛勤劳作,过着平淡无忧的生活。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妻子茨嫂娜姆没能生下一男半女,夫妻俩着急坏了。每当妻子料理完家务,便唱起了那首不知唱了多少遍的山歌:

五彩云霞一片片,住在蓝蓝的天空里,

刺梅花儿一朵朵,住在茂密的林子里,

鱼儿穿梭一条条,住在奔腾的河水里,

白马人家一户户,住在遥远的深山老林里。

有娃儿的白马人家就有欢乐和笑声,

阿爸和阿妈睡梦里都会笑醒。

没有娃儿的白马人家没有欢乐,也没有笑声,

伴着孤苦走过了一春又一春……

丈夫听到妻子悲痛无奈的歌声,总是安慰说:“茨嫂娜姆,你不要悲伤,万能的神灵会给我们儿子的,我们耐心的等待吧”。和往常一样,阿扎伊出门做生意,留下妻子一人在家,临行时,丈夫万般叮嘱妻子夜里睡觉一定要关好门窗。因为害怕,孤独的妻子辗转反侧,直到半夜才进入了梦乡。忽然,伴着一阵塞塞率率的声音,妻子隐约看见屋里进来了一个男子,男子不由分说地与她同床,直到天亮才离开。一直觉得对族人难以启齿的妻子终于等到了丈夫的归来,她把这蹊跷的事告诉了丈夫,丈夫对妻子一向信任,听完妻子的陈述后也觉得蹊跷,下决心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于是,丈夫叫妻子睡觉前双手抹上锅墨,待男子再出现时,往他脸上抹一把,便知神秘男子到底是谁了。果然,半夜时男子又出现了,妻子急忙按照丈夫教的办法,趁着男子不注意,一把抹在男子的脸上,男子不知情况,猛然一惊,急忙跑出门外,消失在黑暗中。第二天,丈夫带着妻子满寨子里寻觅神秘男子,直到日落西山,仍没有结果,夫妻俩垂头丧气的望着山寨对面的那座高高的山崖,惊讶的发现崖上明明显显有五个黑色手指印,阿扎伊和妻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难道是山神显灵了。

没过多久,茨嫂娜姆便怀孕了。俗话说怀胎十月,可茨嫂娜姆怀了三年零三个月仍不见分娩,直到第四个月的一天,茨嫂娜姆才终于分娩。让夫妻俩再次感到震惊的是,妻子生下来的根本不是胖胖的小男孩,而是一个奇奇怪怪的肉坨,这种蹊跷的事很快传遍了白马寨子,大家议论纷纷,茨嫂娜姆的心里更有说不出的痛苦,只能用歌声抒发着内心无限的悲伤:

喜鹊的儿子是小喜鹊,乌鸦的儿子是小乌鸦,

鱼儿的儿子是小鱼儿,蜜蜂的儿子是小蜜蜂,

树木的儿子是小树苗,石头的儿子是小石头,

世上人的儿子最可爱,人的儿子就是小人儿,

小人儿就是活泼的男孩,小人儿就是漂亮的女孩,

我的命运好可怜,生养的为什么不是小人儿?

阿扎伊同样感到悲伤不已,十几年来盼星星盼月亮,却盼来一个无头无尾的肉坨。他绝望极了,决定将肉坨扔到草堆里,可小狗见了躲得远远的;于是他又将肉坨扔到山坡上,乌鸦见了转身飞到山崖后;后来他将肉坨扔到白马河里,奇迹出现了,只见肉坨入水的一霎那溅起了一支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太阳公公急忙隐退,躲进了云层,白马河一下变成了海子,原本流淌的饮用水源没有了,白马山寨顿时鸡犬不宁,乱成了一锅粥。所有的族人都来责备阿扎伊和茨嫂娜姆,认为是他们生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后造成了寨子的不安宁,责任心极强的阿扎伊为了给族人们一个答复,恢复平静安宁的白马山寨,他无奈地走到海子边,掏出刀子狠狠地刺向肉坨,剖开来看,突然嗖的一声飞出来两只漂亮的青鹞,青鹞五彩的羽毛,婉转动听的叫声,在海子边自由的飞翔几圈,然后直冲云天。阿扎伊被惊呆了,根本无法和第二个人讲述眼前的现实,他安慰自己说从肉坨里飞出来的一对青鹞,一定是他和妻子的两个女儿,于是给它们取名叫劳美阿美该卖尼勒和塞昼特林哦嘎,不一会儿,两只鸟儿飞回来用尖尖的嘴啄海子的石岸,瞬问浪花翻滚的河流哗啦啦的向下游流去,白马寨子的生命源泉恢复了,全寨老小一片欢声笑语。正当阿扎伊要离开的时候,肉坨里又跳出来一只小青蛙,呱呱的望着阿扎伊,阿扎伊束手无策,突然发觉那只青蛙好像和自己一样可怜和无奈,于是把它带回了家里,并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妻子。善良的妻子认为既是自己生下的肉坨,就应当作儿女来抚养,于是给小青蛙取了名字叫斜哦格萨。小青蛙被阿扎伊夫妻细心的照顾着,每天给它做食物、唱山歌,陪伴它慢慢地长大。转眼12年过去了,除了能为家里带来一点生气之外,小青蛙没有一点变化。直到有一天,小青蛙主动提出要给在地里劳作的父亲送晌午饭,母亲好奇地问“你是一只小青蛙,什么都不会做呀!”,小青蛙信誓旦旦地说“阿妈、阿妈,您就放心吧,我自有办法”。果然,小青蛙驮着午饭,一蹦一跳的来到了地里,见阿扎伊劳作辛苦,他又说“阿爸、阿爸,您辛苦了,让我来做吧”,阿扎伊也好奇地问“你是一只小青蛙,什么都不会做呀!”,小青蛙又信誓旦旦地说“阿爸、阿爸,您就放心吧,我自有办法”。果然,阿扎伊在树荫下吃午饭的时候偷偷地看到小青蛙突然变成了一个白马小伙,英俊潇洒,挥动着鞭儿扶犁耕地,一边耕地一边还唱着悠扬的《耕地歌》:

蓝天上最美丽的是五彩霞,深山里最鲜艳的是刺梅花,

大地上最勤劳的是老黄牛,清早耕地一直耕到日西斜,

手中的打牛鞭儿轻轻挥动,唱首耕地歌为牛儿解解乏。

一把把五谷种子撒下地,种出满山满坡的好庄稼。

青稞糜子酿出香甜的咂杆酒,一捆捆小麦燕麦摞满燕麦架。

汗珠子落地催促五谷茁壮生长,白马人经历磨难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

阿扎伊被惊呆了,他知道一定是山神显灵了,小青蛙变成了白马小伙,他此刻的心里比喝了一罐咂杆酒还舒坦。

转眼间18年过去了,其他18岁的白马小伙都陆续成家了,斜哦格萨也向父母提出要成家的要求,可父母百般阻挠,说“不管是穷人家的女儿,还是富人家的女儿,谁会愿意嫁给一只青蛙呀”,斜哦格萨拍拍胸脯说:“阿爸阿妈,别看我是一只青蛙,但我什么都会做,我可不比任何人差”。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斜哦格萨在接受了父亲的三次常人不能完成的考验后,父亲被迫去给斜哦格萨提亲。临行前,斜哦格萨告诉父亲,他要白马皇帝最漂亮的三女儿给他做媳妇,父亲顿时大怒:“斜哦格萨,你不要忘了,你是一只青蛙,凡人的女儿都不愿嫁给你。你还想取白马皇帝的女儿,你是痴心梦想”。斜哦格萨却说:“白马皇帝的女儿嫁谁都是嫁,为什么不能嫁给一只青蛙?”父亲无可奈何,还是踏上了提亲的道路。为了不让小青蛙得逞,父亲连续三次都说路上碰到了阻碍,没能迈过去,所以,提亲的事就搁下了,可小青蛙却坚决不服气,决定自己亲自去提亲。

来到白马皇帝的宫殿里,小青蛙惊叹不已,这可比白马寨子的茅屋高大多少倍呀。小青蛙开门见山地告诉皇帝:“皇帝皇帝,我是来为我自己向您的三女儿鲁什姆提亲的”。皇帝大笑,你可只是一只青蛙,何德何能向我的女儿提亲?斜哦格萨说:“我的能耐大得很,不信你考考我?”尽管皇帝完全不相信斜哦格萨,但还是让他和其他几个提亲者共同去接受考验。考验的题目是取凤凰翎子,皇帝下令谁能取到凤凰翎子,就把公主嫁给谁。斜哦格萨在两只青鹞的帮助下,顺利取回了凤凰的三对翎子,赢得了皇帝的信任,皇帝决定把三公主鲁什姆嫁给小青蛙,可三公主宁死不肯,在出嫁的当天连续三次想在路上将小青蛙弄死,都没成功,无奈之下,只得跟着小青蛙回到了白马山寨。阿扎伊和茨嫂娜姆见到漂亮可爱的三公主高兴极了,喜讯传遍了白马山寨,小青蛙成为大家的最爱,可鲁什姆整天坐在火塘边哭泣,为自己的命运感到不满与愤怒,直到有一天夜里,她发现火塘边坐着一个英俊潇洒的白马小伙,旁边是一身青蛙皮,鲁什姆这才明白了斜哦格萨的身份,她但愿斜哦格萨再也不要变回青蛙,抓起青蛙皮就往火塘里扔,斜哦格萨告诉她:“鲁什姆,不能这样做,我还没有修炼完,你这样会毁了我的真身”。鲁什姆乖乖的拿着青蛙皮,什么也没说。斜哦格萨还告诉鲁什姆:“你锁上房门,我在里面修行,直到三个月时问你才能打开房门,那时我就变成人身了”,可因为鲁什姆记错了时间,提前打开了房门,不见斜哦格萨,只见桌子旁边有一张青蛙皮和一把腰刀,鲁什姆认得那是斜哦格萨的腰刀,她后悔极了,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即将变成人身的斜哦格萨与她从此分隔。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鲁什姆每天都在盼望着、等待着斜哦格萨能回到白马山寨,可一直杳无音讯。她深情地唱到:

弯弯的白马河流水浪花花儿开,五彩花线绣一对鸳鸯戏水好自在,

肩并肩哟,游过了一湾又一湾,手牵手哟,风里浪里不分开,

心上的人儿,远走高飞在何方,鲁什姆日日夜夜思念情满怀,

时时刻刻想你想得肝肠断,说句心里的话儿向你表白。

走路你一定要白日里走,歇脚你一定要歇在白马寨,

趟河你一定要先试深浅,山道上步子要小心地迈,

大山里冰冷的泉水你不要喝,深山里有毒的野果你不要采,

天上的百灵鸟哟,请你捎封信,盼望心上人早日回到白马山寨来……

一天,几个提亲没有成功的人找到鲁什姆,一直不停地纠缠她,并告诉他斜哦格萨已经死了,鲁什姆怒不可遏地提起小板凳向他们砸去,几个人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但是,漂亮可爱的鲁什姆仍然没有躲过妖魔纣娄恰尕的纠缠,他腾云驾雾地来到白马山寨,将鲁什姆掠走,让她在漆黑潮湿的山洞里受尽了折磨。鲁什姆宁死不屈,心里一直默念“我的心上人,我的斜哦格萨,你何时才能来把我救出火海?”。远在千里之外的斜哦格萨根本无法听到鲁什姆心里的呼喊,直到有一天,四处征战的斜哦格萨回到了白马山寨,几个想纠缠鲁什姆的人挑拨离间,问他:“斜哦格萨,你这些年跑到哪里去了,你老婆说你死在外面了,还说你是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丢下老婆离家出走,咒死你活该”。斜哦格萨根本不相信他们的话,回到家里,父母才告诉他鲁什姆被恶魔纣娄恰尕掠走的事实。斜哦格萨当即决定,带上腰刀,直奔黑山洞,救出鲁什姆。与妖魔纣娄恰尕大战几十个回合后,终于斜哦格萨战胜了纣娄恰尕,救出了鲁什姆,一家人又回到了欢声笑语的白马山寨。

斜哦格萨战胜纣娄恰尕的喜讯传到了白马皇宫,皇帝高兴极了,大摆筵席歌舞欢唱三天三夜,斜哦格萨也成为了最耀眼的人物。酒过三巡后,白马皇帝把全家人和亲眷召集在一起,唱起白马酒歌:

山坡上的青草再旺盛也终究会枯黄,林子里的青鹿再健壮也会走向死亡,

山中的花儿再美丽鲜艳也会凋落,世上人的寿命再长也会走向天堂……

白马河的水哟后浪推前浪,白马人要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们要有智勇双全的英明首领,白马人幸福的花儿才能永远开放……

酒歌结束后,白马皇帝慎重地说:“如今我年事已高,打算趁头脑清醒时,选好继承人,大家说说,谁来继位呢?”这时,皇后不假思索地说:“夫君,您的皇位当然应该由您的儿子来继承”,皇帝没吭声。第二天,皇帝又召集了文武大臣,以同样的方式问:“谁来继承皇位呢?”文武大臣们众口一词:“按照祖传下来的规矩,当然由您的儿子来继位”。第三天,皇帝把文武大臣和白马山寨的头人和家人都召集到一起,说:“白马山寨要永葆安宁和富裕,就得选拔一位本领最大的人来做皇帝,大家同不同意?”大家异口同声:“同意”。为了公平的竞争,白马皇帝给所有人出了三道难题,结果都被斜哦格萨迎刃而解;最后皇帝又接连出了“太阳的学问”、“早晨的事情”、“问万物”、“咂杆酒的学问”、“白马姑娘的服饰”、“谁在跳舞”等九百九十九个问题,但没有一个问题难到了斜哦格萨,众大臣纷纷赞扬斜哦格萨的机智与聪颖,白马皇帝对斜哦格萨的表现十分满意,宣布将皇位传给斜哦格萨,众人纷纷赞同。

斜哦格萨正式继承了皇位,成了新的白马皇帝,成为“阿尼·格萨”,从此他又踏上了降妖除魔的征程,为造福白马山寨而不懈地努力。

(二)爱情故事的颂扬——“新娘鸟的故事”

有一个美丽的姑娘,爱上了一个贫穷的小伙子,姑娘的哥哥嫌弃小伙子家境贫穷,百般阻扰,坚决不允许姑娘和小伙子恋爱。小伙子为表达自己对姑娘的爱慕之情,每天傍晚时分便到姑娘的窗下唱起动人的情歌:

美丽的姑娘啊,你是我的心上人,

我早已把你深深的思念,

我早已把你铭记在心中。

美丽的姑娘啊,你是我的心上人,

你比那刺梅花还要关,

你比那山凤凰还要靓。

美丽的姑娘啊,恳请你嫁给我吧,

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

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同去创造……

姑娘被这缠绵动听的情歌深深的打动,可是哥哥的严格控制使她无法出门,只能隔着窗户与小伙子互唱情歌,诉说相思之苦。没过多久,两个年轻人的举动还是被哥哥发现了,为了阻挠小伙子靠近姑娘,哥哥放养了一只狗,只要小伙子靠近姑娘的窗,狗就会冲出去咬他。小伙子为了能再听姑娘的歌声,居然把自家的年猪杀了,每次去见姑娘时就带上一块,待狗跑出来,他就用猪肉喂狗,狗不再叫了,小伙子又开始和姑娘诉说爱情。后来,哥哥为了彻底斩断小伙子对姑娘的念想,故意把放在山上夹黑熊的夹子放在通往姑娘家路上的草丛里,小伙子全然不知,经过草丛时,一不小心就被夹子夹住了腿,腿部受伤后很快发炎腐烂,因为家境贫穷,没钱就医,伤口快速感染后小伙子抱憾地离世了。小伙子死后乡亲们把他抬到场坝里火葬,哪知熊熊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尸体都没反应,老人说肯定是小伙子心里还有什么放不下。真相传到了姑娘的耳朵里,极近崩溃的她完全不顾哥哥的万般阻挠,冲到场坝看到自己的心上人死不瞑目,心碎不已。她瘫坐在地上悲痛地哭诉:

我心上的人儿啊,你怎么早早离我而去?

还记得去年我送给你的那双鞋子吗,那是我亲手为你缝制。

我心上的人儿啊,你怎么早早离我而去?

还记得你那双矫健有力的有力的双腿吗?跨过了多少山崖与沟壑。

我心上的降一的人儿啊,你怎么早早离我而去?

还记得你那双勤劳能干的双手吗?收获了多少青稞与小麦,

你我幸福生活还未开始……

顿时,奇迹出现了,当姑娘唱到心上人鞋子的时候,小伙子的鞋子很快被烧化了;当姑娘唱到心上人小腿的时候,小伙子的小腿烧化了;当姑娘唱到小伙子手臂的时候,小伙子的手臂也烧化了;姑娘每唱一段,小伙子的尸体就化掉一部分,唱到最后,看到尸体已被淹没在熊熊大火中,姑娘悲痛难忍,终身一跃,跳进了火坑和小伙子抱在一起,大火很快吞噬了两个年轻人。乡亲们看到他俩尸骨已经分不开了,非常感动,便把他们埋在一起;一年后土里长出了一棵茂盛的树,树上每天都有两只鸟儿在欢快的歌唱,乡亲们说那是姑娘和小伙子的化身,是他们的灵魂在歌唱,他们是一对新娘鸟。

(三)祭祀仪式的表述——“跳曹盖”

在平武县白马人心中最隆重的宗教仪式就是正月初六跳曹盖,那是全寨族人自发性、全体参与的祭祀活动,主要目的是祭祖、祭神、镇魔、驱邪。以艺术学的角度观照,跳曹盖是面具舞,是一种自古而来的傩文化。跳曹盖由北姆、北盖以及四个曹盖完成。北姆的面具叫达拉斯杰,即黑熊神,传说它是山神派下来的护法神,专门负责镇妖和驱邪,所以他的面目狰狞恐怖,鬼怪都怕他。曹盖面具分两种,一种是男曹盖,叫曹跑;一种是女曹盖,叫曹昴,区别主要在颜色上,男曹盖以黑色为主,看起来凶猛;女曹盖以红色为主,看起来温和。祭祀活动开始前,由北盖、北姆做法,在临时搭建的祭祀棚里,北盖、北姆一起念“清洁经”,为的是通过念经的方式让场地、祭品都变得洁净;然后念“请神经”,即把各路神仙都请过来,见证神圣的仪式。念经仪式从夜幕降临开始,北盖、北姆念一会经就要打一会石安,同时还要把每家每户带来的烧馍放在一个大簸箕里,当参加仪式的族人又冷又饿时,大家都去抢着吃烧馍,就算烧馍已掉在地上,如果抢到了那也是宝贝,因为大家认为念过经的烧馍受过神经洗礼,绝对洁净。念经仪式一直要持续到清早鸡公打鸣,第一声打鸣后,寨子里要鸣火枪,早已在山顶上准备好的曹盖听到火枪响起,便从山顶上地势最高的那户人家开始打着火把往下跑,意为后山山神派曹盖下来驱鬼了,接下来便开始跳曹盖。

曹盖从山上下来后先在临时搭建的祭祀棚里跳,过程中北姆会伸手向主人家要东西,主人家抓一把五谷杂粮放在他手上,北姆抓着杂粮边跳边洒,意喻这是山神给她的武器,杂粮洒在哪里,哪里的妖魔鬼怪就要逃跑。然后北姆带着大家围着主人家准备好的插在火塘中间的草人,曹盖手持一把木剑,北姆手拿一把刷子和一把石安,伴着几个老先生敲打的乐器节奏,不停的摇晃着身体,时而缓慢、时而急速,这样的动作和仪式要持续到天亮,天亮后在北盖、北姆的带领下,曹盖要到每家每户去驱鬼。

到了各家门口,先是敲锣,然后鸣枪,曹盖进门后,屋内除了主人家是不能有任何外人的,曹盖围着火塘开始跳,并用木剑把火塘掀开,因为人们认为火塘终年有火,有神灵在,是禁区,同时也是妖魔最容易藏身的地方,只有曹盖让火熄灭,鬼怪才会逃跑,曹盖拿出火药枪对着墙壁的四面和天花板,各鸣枪一次,这才算把家里的妖魔鬼怪赶走了。为表达谢意,主人端出腊肉、馍馍等食物招待曹盖,这时外人仍不能进屋,因为曹盖在进食的时候要取掉面具,凡人不得见神灵真相。喝完酒、吃完食物,曹盖再带上面具,到下一家继续驱鬼仪式。寨子里每家每户都进行完毕后,曹盖把所有的鬼怪赶到寨子的祭棚里来,附身在中间那个穿着破烂的草人身上,北盖、北姆和曹盖围着草人洒青稞,此时会伴有各种夸张形象的舞蹈动作,一个小时后仪式结束,伴着北姆的念唱声,所有的族人把草人拿起,由曹盖护送到河流最急的地方放火烧掉,将残余的饰物扔进河里,全寨族人顿时狂欢起来,大家认为终于把妖魔鬼怪都送走了。结束后,大家相邀唱歌,由北姆带队、曹盖护送,边唱边往神山顶上走,有的人手拿自制的彩旗,有的人手持一支柏树枝,浩浩荡荡地,族人们把彩旗和柏树枝插到山顶上,一片壮观,然后回到祭棚牵上早已准备好的小绵羊,将其在山上放生。最后,大家回到寨子里,放声唱起酒曲子,开始喝酒狂欢。

跳曹盖不只是一种舞蹈,更体现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跳曹盖也并不只是春节狂欢的载体,更反映了参与者用心灵感受驱鬼后会得到一年的平安的期盼与喜悦,它使每个人心灵得到净化和满足,一种精神的满足。

(四)民间神话的演绎——“白羽毛的故事”

据说白马藏族原来不是住在深山里,他们和汉人生活在一起,但是汉人和白马人在语言、生活习俗上合不拢,经常要骂架、打架。汉人聪明狡猾、白马人愚笨;汉人多、白马人少;一直以来,白马人打不过汉人只能退步,汉人穷追不舍,白马人越退越远,最后便退到了高山上没有人住的地方。白马人没法生存下去,就搞迷信、求神签,面对山神哭诉本族的遭遇,期望得到白马老爷神灵的庇佑。他们把烧过的火炭子和鸡毛用布包起来,请求白马老爷将鸡毛吹起来,散落在白马人居住的各个山头,并口呼“鸡炭令兵传各地”。果然大风吹起,将所有的鸡毛和火炭子吹起来,散落在各个山头,住在各地的白马人捡到布包打开来看,大家都懂得布包里的火纸是指火烧脚背的意思,意喻大家要在最快的速度全部集结在一起,共同抗敌。很快山头四周的白马人汇在一起,大家预计着汉人在天亮的时候会再次进攻,白马人只能在天亮前做好应战准备才可能取得成功。于是,白马人又开始求神,神说:“等鸡叫的时候大家起来布置即可”。于是,夜晚时大家都安然的睡去,时问过得很快,原本天亮才打鸣的鸡公黑夜里突然叫起来,小伙子们火速拿好棒子、弓箭等战备品,做好一切准备。天刚蒙蒙亮,汉人果然再次进攻,白马人很快击退了汉人,从那以后两个民族互不相侵,白马人也就放心地住在了半山腰上。大家认为是鸡毛将神的旨意传到了各个山头,是鸡公提前打鸣号召白马人奋起抗敌才取得了胜利,保住了全族人的性命,为了纪念神圣的鸡,白马人世代把鸡毛插在头上,亦表示不忘历史的记忆。

二、白马族群与边界

“族群一词最早使用于20世纪30年代,被用来描述两个群体文化接触的结果,或者是从小规模群体在向更大社会中所产生的涵化现象”,“族群这个名称在人类学著作中一般被理解为用以指明一群人,生物上具有极强的自我延续性;共享基本的文化价值,实现文化形式上的公开的统一;组成交流和互动的领域;具有自我认同和被他人认可的成员资格,以形成一种与其他具有同一阶层(order)的不同种类”。对于白马藏族这个交织在汉族、藏族和羌族的群体,如何认定其群体性,一是以居住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服饰饮食以及语言艺术等为观照对象,将其与汉族、藏族、羌族进行不同层次与类别的区分,寻求一种独立的、独特的文化样式,并得到自称为白马藏族的人群的认可;二是打破传统的以相同性、相似性特征界定的族群观念,对此形成一种反观,例如“巴斯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成员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其边界,而非语言、文化、血缘等内涵,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社会边界,在生态型的资源竞争中,一个群体通过强调特定的文化特征来限定我群的边界以排斥他人”。白马藏族通过对民问文学的梳理与表述、传播与传承,对通过民问文学所反映出来的白马人独有的文化特征和精神世界进行边界的划定,以认同族人、排斥他人。

首先,以杨士宏、拉先为代表的学者在《白马藏族族源辨析》《辨析白马藏人的族属及其文化特征》等文中讲“我们现在惯称的‘白马是藏语[bo(L/dmag]指藏军。白马藏族自称为[pe]是藏语[bod]的变音。‘马[ma]是藏语[dmag]的变音,意为军队。跟历史上的‘白马氏没有什么根本的内含,因同音而造成历史研究的遗误,所以所谓氏族之称是当地藏族所不知道和不承认的。”他们从白马藏族的文本文献和现存文化特征中,通过藏汉历史资料及实地考察,运用民族学的相关理论,从整体论角度对白马人的族属问题及文化特征做了较系统的解析,认为白马人是“藏族分支”,故称为“白马藏人”。

其次,一股强烈的呼声试图推翻“白马藏族是藏族”的定论,以孙宏开、谭吉昌为代表的学者在《历史上的氐族和川甘地区的白马人——白马人族属初探》《白马人论稿》等文中梳理了白马藏族的语言文字、历史传说、自称姓名、生产方式、婚姻和丧葬仪式、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穿着服饰、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征,并从氐族分布的地域、氐族的名称、崇拜、语言、居住、房屋、阶级分化、农副业生产、服饰、婚姻等方面与现今的白马藏族进行关系论证,得出结论“白马人不是藏族,是氐族”,而且最大的可能就是古代白马氐的后裔。

再次,还有学者将白马藏族的语言、山歌、衣食习俗等素材与羌族进行比对,认为白马藏族祭祀舞蹈中所反映的诸种习俗皆属古代羌人习俗,白马藏族夏着白色麻布衣、冬穿毽子夹衫外套羊皮褂、腿裹白色麻或羊毛织绑腿、腰围麻或羊毛织的腰带、穿树皮或麻制草鞋亦同于羌,南坪白马藏人的山歌曲调与汶川龙溪羌族山歌风格如出一辙,有的舞蹈动作也与羌族相同,从语言上来看白马藏族的现代语言属藏语,但其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除与藏语相同或相近的部分外,大多较接近于羌语,其语言亦受汉语影响,借词内容及借词的语音特点等都与羌语南部方言相同或类似,得出现代白马藏人是羌族后代的结论。

那么,白马藏族的疆界到底在哪里,学者们通过对各种外在特征的不同显现与比对,论证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仅以根植民间土壤的史诗、故事、祭祀仪式和传说为例,尝试着探讨白马族群的内部认同与外延差异。

三、民间文学与族群认同之关系

以上三种观点各有论证,笔者认为在确认白马藏族的族群边界过程中,不但要认清外在的差异,同时还要肯定内在的认同。“认同作为一种操作性概念,主要是一种能动的与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密切相连的归属性”,或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或是“社会成员对自己的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情感依附”,周大鸣在《论族群与族群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族群认同的要素主要有语言、宗教、地域、习俗、家庭、亲属、宗族等,其中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是形成族群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种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书写永远离不开民间文学的土壤。

(一)民间文学是族群认同的载体

人类想要维持生命必须抢占水源,想要重构生命、体现价值,精神文化就是支撑一个民族崛起与兴旺的内在核心动力。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本土性、传承性、趣味性以及从乡间田野里吸收的文学营养足以使它具备经久不衰的精神文化内涵与价值。我们说族群与族群之问的认同,不仅仅是穿一样的衣服、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食物、干同样的事,族群问是否拥有基本一致的内在性格与意识观念,往往才是真正得到群体间认同的根本标志。就像白马人通过“阿尼·格萨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具有勇敢善良的精神品质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通过“新娘鸟的故事”体现白马人对爱情忠贞的无限可贵。然而,内在的性格特征与意识观念主要靠祖先遗传、长期稳定的生活习惯与处事方式、教育与被教育的和谐关系等来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口传文化与民间文学是最重要载体,成为连接族群间沟通与交流的最自然的桥梁。多年来,白马人也是通过对民间文学的坚守与传承,达到相互之间心灵的交流与碰撞,如同通过“白羽毛的故事”共同构筑了鸡在白马人心中的神圣地位,同时达到了族群问的相互认可。

(二)民间文学是维持白马藏族族群边界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学是族群内部文化交流的载体,同时也是排斥他人的一道鸿沟。首先,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需要同一个族群的语言基础;其次,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需要同一种意识观念与文化背景;再次,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需要一种肩负传承的使命与责任,并为之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以白马藏族为例,祭祀仪式“跳曹盖”的传承人首先是在白马藏族中挑选,对北姆、北盖的挑选更是严格,不仅要求懂得经文与语言,更重要的要通晓天上人问的各种神灵,拥有一种与常人不同的宇宙观与世界观,并能够通过念经的方式,连接所有族人,达到实现族群认同,维持族群边界的目的,这也就是白马人独有的意识观念与文化背景。据调查,绝大部分的北姆、北盖都已年过六旬,他们都拥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祭祀文化的历史与使命,他们全身心地讲述着白马人的民间文学,同时促就了白马族群的认同,维持了白马族群的边界。

责任编辑:陈达波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神话与民间文学
——李福清汉学论集》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民间文学中关于“箭垛式人物”“武圣”关羽的分析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传统的再现与边缘化——论阿来创作中的民间文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