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校教育中的养成教育培养

2014-04-29 18:10:05李兴伟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学校教育礼貌

李兴伟

【关键词】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 行为习惯礼仪 礼貌 家庭教育

一、怎样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国学教育培养孩子行为习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中国的振兴正在国内外造成强烈的震撼。亲身经历祖国由积弱转强的中国人,不会忘记反躬省察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有良好文化传统和美德,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现今孩子的教育,如果不讲传统文化的美德教育,不引用古人之培育方法是决计不可行的。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养成教育是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占绝对的主体和绝对的主导地位。

古代的学校、教授学生的礼仪、继而培养其德行,再培养志向、放眼未来,图谋为国为民分忧之大事业。孟子有言:“谨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其中谈到“孝悌”,“孝”无非是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长辈,“悌”便是扶弱爱幼尊敬同辈中之年长者等。“申之以孝悌之义”便是要让学生明白“孝悌”的大义,并以“孝悌”行之于日常生活中。“孝悌”需得先规矩自己,以身示范,以自己的行为习惯来为孩子做榜样。“孝悌”的思想,于孩子的启蒙教育是有好处的,是可以让其在成长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个人爱父母,扶弱幼济贫困继而才会爱家庭、爱学校,才会爱祖国,继而便有慈悯心、怜惜弱小伤残之行径,便可构建一和谐小社会,扩大之便可影响社会成为榜样。以一楷模影响社会,其功效自不可言,新中国成立后的榜样教育、楷模教育至今影响着我们当今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诸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将这种楷模教育形式搬运在学校教育中亦能起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育有引导,感化的作用,我认为社会的楷模教育形式是完全可以搬运到学校教育中来的,加之斟酌运用定能收到良好的收益。

二、多读经典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益

读“经”的教育古今圣贤亦谈论过它的好处。20世纪初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唐文治先生曾讲:“大小各学校,应分别读经、大学以能诵《十三经》,中学以能诵《五经》,小学以能诵《孝经》《四书》。户诵家弦、恂恂规矩,庶民兴斯”。其中小学便即现今之启蒙阶段和小学初中段,小学能诵《孝经》便是可培养孩子“孝悌”的良好教育方式,幼不明其义,年龄稍长循序渐进但明其理。《孝经》是以“孝悌”为宗旨的,这对于培养孩子孝亲尊长,扶幼弱济贫苦,唤呼慈悲心灵能起到非凡作用的,试想一个人爱父母、尊师长、扶幼弱、同情贫苦,那么他对于我们构建一和谐团体是多么有益,继而影响周边的邻里对于我构建一和谐小社会是多么有益,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倡导:和谐社会,大同世界,无非就是以“和谐、文明、礼仪”为培育蓝本方能实现的。常教授以孝悌,便会行之以孝悌,孝悌行于日常生活中,于我们个人家庭、单位便亦是“其乐融融”。

古人讲:“君子学道则爱人”。古人又讲:“小人学道则害人”。那么我们就应当将孩子培养成为“君子”。培养成君子就必须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美德教育。我们的教育应当注重让孩子有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君子是与小人相对立的。那么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为“君子”,就必须对孩子的行为规矩以“善、美、爱”的教育,而“善、美、爱”的教育是我们古代“经典”教育的精髓和宗旨,读“经”的教育无疑是对孩子“善、美、爱”教育的一大捷径,有如此捷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和我们创造良好的“善、美、爱”环境有很大关联的,初段孩子模仿心理是很强的模仿能力也是很强的,那么我们教育者自身在日常行为中应多注重言行,多加之以经典阅读培育孩子。我们教育者应当为孩子建立和塑造一个良好的培养教育环境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修养,爱憎分明,不贪恋非己之物,不生窃盗之心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就非常注重财物分明,如亲兄弟明算帐,邻里礼仪要走宽。何况我们为人之师也,行为示范之辈也,身当重任当励行勤苦,不贪财物,爱憎分明,公私明确方能配之为“师者”也。

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是很关键的,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不愁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的,不愁不会孝敬师长,扶弱爱幼,济贫助苦。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之好坏,是关乎一代人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乃至教育组织、机构都应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之教育中来,为我们古代先辈创建的优秀文化传统起到继承和发扬的作用。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向文明迈进一大步。

三、礼仪应渗透在学校教育中

进入三月,也就是文明礼貌月,我校德育处和校团委组织了“养成教育”知识讲座,也就是关于礼貌、礼仪、礼节等行为习惯的传授讲解。那么什么是“礼”呢?引用古圣先贤的思想加以探讨,下面我们对“礼”进行探讨与研究。

“礼”是荀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礼的功能在于“分享”,“止争”,建立起規范,保持人类群体有序地存在与延续。与群体有序的状态相反是无序,有序是“和”,无序是“乱”。在封建社会相互的文明礼貌、礼仪规范上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状态是以“礼”来规范人们生活,以“礼”来引导,教育人们大众走积极向善、乐观生活的一种行为准则,那么脱离了“礼”的熏陶与教育,社会则呈现出纷乱、无序的状态,那么招之以来将是暴乱、镇压等等强权措施,统治阶级则采取有效并且低成本的“礼”的教育来规范和引导人民大众,这样对社会的安定团结,井然有序会起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构所不能起到良好收益的,这也是“礼”制教育的特有功能。在我们当今社会,当今天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明礼貌的宣传教育更是在社会形态结构上,为社会和谐,人民共处这一大家庭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功效,因而我们政府倡导每年的三月份,也就是阳春三月为“文明礼貌月”这许多年以来“文明礼貌月”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礼仪、礼节等的培育功效,进而在这几年来的社会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先进人物,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等,相信这些人物的涌现是我们政府将文明礼貌贯彻在学校教育中的结果吧!

人生活在世间有欲望,有要求,这是本性体现,古往今来我们许多大学问家、哲学家、心理学家都对“欲望,本能”这些话题进行了探求,如何将欲望定位于有益于自身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这将是“文明礼貌”教育的责任。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学校教育礼貌
当诚实遇上礼貌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8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小猴买礼貌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职教论坛(2016年22期)2016-11-19 09:21:54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2:30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2:34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24:19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47:13
浅析红色歌曲与高校主流文化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