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作业订正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预防和矫冶学生的“学习误差”积累的必要手段。所以,作业订正,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大有学问:订正到位、让学生数学学习既快乐又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主见,可谓是事半功倍,同时也能训练和提高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反思能力。相反,如果订正作业流于形式,那只能造成师生之间的重复劳动,效果不大,孩子的兴趣也变小。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千万不可轻视学生作业的订正。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地纠错能力呢?
一、晓之以理,明白订正作业的重要性
大部分学生不订正作业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订正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先让学生懂得订正作业的重要性。
1. 帮助学生记住正确认知。学生在做错题目时,往往是因他们认为这种错误的方法是正确的,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很难改变。这样也会对他们后续的学习有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只有每次做错题目后及时订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当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做错同一题时,教师就会反思自己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教师通过不断地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给予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纠错习惯
如何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首先要弄清题意,再核对数据,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改错题时只看那错的地方,苦思冥想,改来改去,本子磨破了还是改不对。其实改正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要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改正,对于能自主改错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表扬,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对于典型的或出错较普遍的题要进行集体订正,以引起全班注意。其次,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订正方法。对于中、优生,他们的错误大多是因为粗心引起的,教师就可以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并订正。如果遇到实在太难的题,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可以增進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重视过程,从“似懂”到“真懂”
我们经常要对作业进行评讲,评讲后学生的订正正确率往往比较高,教师以为学生都已掌握,可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还是错。其实这些学生在评讲时并未真正听懂,而且,其中也不乏抄袭现象的存在,只是抄袭答案。我们切不可为这些表象所迷惑,要重视过程,真正实现学生从“似懂”到“真懂”。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摘录本,凡是学生做错的题目,全部要记录在错题摘录本上,并把思考方法讲给家长或同学听,并签字,以便教师及时检查。
有时还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也就是在学生作业订正3~4天后,再让学生做一做原题,因为从遗忘曲线规律可以知道,这时学生头脑中记住的答案已经忘记了,但真正理解了题目的学生对正确的解题方法是不会忘记的。经过“冷却处理”再次订正后,老师就会知道哪些同学没有真正弄懂,如需要可再次讲解。
四、运用激励,变“被动”为“主动”
1. 批改作业要个性化。《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做错题目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错了,是方法不懂、没看清楚题目还是计算上的错误等。学生找到了错误的原因,才可以为学生订正作业指明方向。因此,我们在批改作业时,不要只有“√”、“○”,这让画面很不雅观。我们可以对正确的打“√”,错题打“\”,订正对了打“/”,整个页面给人统一的红色,再没有刺眼的“○”了。然后我们还可以用一些评语加以提示:“你有不懂的,能直接与老师谈吗?”“这样的作业你欣赏吗?”“期待看到你字迹漂亮的作业”等等。低段学生自觉性较差,答题时往往会漏写题,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书写工整的得1-2颗星,不漏写题的得1颗星,既全对书写又较规范的再在页首打上一“笑脸图像”。
2. 倡导“改要全对,试后100分”。对改正后全对的学生追加“笑脸图像”:还应制定作业检查表,得到“笑脸图像”的学生可以在相应的地方打上“√”,这样便于教师及时了解作业情况,也减少了漏网之鱼,对自觉性较差或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这样才能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考试时,对考后认真检查的学生采用加分制,学生能找出一两处错误也是值得表扬的,在巡考时及时地加上1~5分,特别是低段学生检查自觉性较差,这种加分制很有激励作用。学生意识到不仅能发现错误,提高成绩,还有加分,何乐而不为呢?这些激励制度,使纠错成为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也使学生的纠错从“被动”改为“主动”。
总之,我们要以新的价值观去审视错误,关注学生作业的自我纠错,把对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