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颖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特殊、敏感的弱势群体,经济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怯懦、敏感焦虑、自我封闭和消极依赖等诸多心理问题。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探析该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助困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和情感关怀的同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解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关键词: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30-02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数量和比重也持续增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长期以来,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助困帮扶一直是社会、政府和高校的关注热点。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指一些在校期间无法完全保证学杂费和生活费支付的学生。这些大学生在承受经济重压的同时,心理健康状况也面临着严峻考验,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都陷入“贫困”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怯懦心理
自卑感是一种自我封闭、脆弱多疑和消极退缩的行为倾向,是对个体的荣辱得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上大学的时候往往信心百倍,但进入大学后面对物质条件、精神生活优越的其他同学,他们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心理上显现出极度不适应,精神压力大,难以融入群体。此外,这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时多数都是出类拔萃的学习尖子,到了大学周围高手如云,昔日的尖子生不再独占鳌头,不免产生失落情绪,这些都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怯懦心理,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无法正确评价自己,陷入自尊却又自卑、坚强而又脆弱的矛盾挣扎中。
2.敏感焦虑心理
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贫困、经济压力大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思想负担,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的状态,在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十分敏感。由于过分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经济困难大学生容易过度自我保护,甚至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总是处处设防,担心别人谈论自己的不足,疑心别人笑话自己吝啬、落伍,从而长期处于敏感紧张的情绪状态,更有甚者发展成抑郁症。经济困难学生遇事习惯于从消极角度归因,普遍存在抑郁心理,长期的复合性负情绪易于走向极端。
3.自我封闭心理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较少参加集体活动。一方面是因为集体活动有时难免需要额外的开销,部分学生出于经济考虑,对这类活动只能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他们经常处于对现实自我的怀疑和对理想自我的极力维护的矛盾挣扎中,有意无意地逃避人际交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以往的求学经历中多注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在文艺、体育等素质教育方面缺少锻炼,缺乏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的培養,常常“自惭形秽”,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久而久之就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消极的自我孤立导致了自我封闭和人际交往障碍。[3]
4.依赖消极心理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面临的困难主要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一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新环境,通过参加助学贷款、争取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机会、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等方式来克服经济困难;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确实存在部分怀有消极被动的等、靠、要思想、对困难补助有依赖心理的经济困难学生。他们由于经济上的“弱势”,不仅制约了他们的生活,也抑制了能力的发挥,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更缺少战胜贫困的行动,甚至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政府就该管,不肯吃苦,不愿从事脏、累和不体面的勤工助学工作,对应当承担的工作敷衍应付,缺乏起码的责任感,一味指望减免学费或直接获取经济资助,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严重,缺乏自尊、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教养方式以及个性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对于不同个体的心理压力在程度上是有差异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
根据调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要来自五种类型的家庭: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二是父母双亡或单亲子女;三是因天灾人祸或家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经济来源不足;四是农村多子女家庭;五是城市下岗职工家庭。这些大学生以往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结构比较简单、贫富悬殊不大,形成的社会认知比较单纯,进入大学后需要迅速调整、快速适应新环境和社会形态,这对个体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源于经济拮据,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的心理年龄一般超过了实际的生理年龄,经常挂念家庭经济状况,对未来充满着忧虑和紧张。长期处于过度的负性情感体验中,极易引发身心疾病。[4]
2.传统教育局限
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对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重视不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境贫寒,自小就缺乏音、体、美等方面的素质拓展,他们除了文化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其他方面知之甚少。进入大学后,离乡背井,环境变化,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比以前更强,生活的拮据、考试的焦虑以及社交的失败等原因使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出现焦虑、压抑、孤独、忧郁等状态。
3.社会环境影响
必须承认的是,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还比较大,这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客观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困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少数人的价值观极度扭曲,拜金主义刺激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物质的渴望,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当攀比无法得到满足时往往会引发不良行为方式,甚至是违法行为。[5]
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心理危机干预指对身处困境或遭遇挫折的个体予以心理追踪、指导和干预的一种综合防治机制,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正确理解和认识自我,实现助人自助的全过程。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已经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它不仅针对已经存在心理问题或疾病的个体,还应贯穿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校生活的整个阶段。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协调多方力量、整合优质资源,建立一套科学成熟的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应急系统,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的大心理格局。
1.完善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
我国高校现已建成了以奖助学金、学生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金、困难学生补助以及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但高校和政府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应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建立以单位社区为基础、社会团体为辅助、医疗援助机构为保障的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增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高危人群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
高校要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顶层设计,成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中心处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的核心地位,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具體组织和实施机构。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试,疏导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意识。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健全以教育发展为主导、咨询干预为补充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
3.构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环节,家庭教化对于个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联系,通过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动态,构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长效机制,帮助心理危机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当在努力摆脱经济困境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需要,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给子女温暖稳固的精神支持,保障其人格健康发展。
4.提升个体综合素质树立自信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不是单纯的消除心理问题,还应当提升其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坦然处理眼前经济困难与未来人生发展的关系。[5]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朋辈咨询、户外拓展等互动性强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寻找自信和心灵归属,强化自强自立意识,由内到外预防、消除心理问题。穷,不应是自身的弱点,更不是缺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不仅要在学业上提升自我,更要立志成长为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富于理想、敢于担当的人才。[6]
四、结语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不可一蹴而就,简单的经济助困无法彻底消除危机根源,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始终坚持助困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不仅要加强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及时必要的经济帮助和情感关怀,同时还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解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曹成刚.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初步探讨——对渝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4-70.
[2]黄洁.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危机干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123-124.
[3]翟羽,崔国红.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措施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51-153.
[4]刘步平,方春平,潘伟增.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J].西北医学教育,2007,(3):469-471.
[5]刘相明,谢清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11):88-89.
[6]杨辉,朱奎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216-230.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