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问题研究

2014-04-29 13:30:51高红费柯
中国市场 2014年49期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高职院校

高红 费柯

[摘要]农林类高职院校声乐专业教学模式的不断规范以及有别于本科院校的独特性发展是音乐专业继续完善的必要内容。抓住农林类高职院校教学目标,设计出一套目标明确、过程合理、效果优良的声乐教学模式是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声乐专业建设的首要前提。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9-0203-02

1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与教学过程的实施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规格定位包括职业定位和学术定位。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其课程设置具有主观性,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导致课程设置科目众多且混杂无序,知识碎片化。实践课程设置形式化,实践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仅依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被动练习,实践教学比例已经远远大于教育部40%的基本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实践教学管理松散,实践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不能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演唱水平;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曲目地选择不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忽视了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较低,与高职声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却相去甚远,很难获得普通观众的共鸣。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大部分选用的是民族、美声唱法的训练曲目,曲目很难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去,忽略了甚至是排斥通俗唱法的教学。

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双师型、复合型教师缺口较大,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师的主要来源渠道出现偏离,急需要培养和补充兼职教师,教师队伍中学科专业梯队尚未形成。对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内涵把握却往往不够,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力度明显不够,兼职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缺乏,骨干教师队伍断层严重。声乐教材存在的问题:使用的教材,通用性较强,内容属于普遍意义上的覆盖。主要问题是高职教育声乐教材还未自成体系,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高职院校不得不忽略学生的能力,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职教材。

因此,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符合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必须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农林类高职院校中声乐专业教学模式的建立

2.1教学目标

对于声乐专业学生来说,既要培养学生的声乐演唱表演能力,又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学制为三年的高职教育修学年限,如何既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表演能力,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应向“因材施教”和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另一方面调整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声乐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那么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社会需要的培养实用人才的课程安排,对于声乐教学的顺利进行是个有力的保证。

2.2课程设置

传统声乐教学只偏重声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课程内容容易出现重复和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高职院校声乐专业的课程安排及相关科目的设置首先应突出教学目标的实用性特点。一对一授课、小组观摩课、舞台实践课作为声乐专业主干课程,应全程开设。也就是除实习阶段的在校课程中这三门课保证学生始终学习,保证足够的课时量。辅助性课程的设立,视唱练耳应进行一年的学习,歌曲演唱的前提是能熟练掌握乐谱。乐理课开设一学期,之后融入到其他音乐学习活动中去。即兴伴奏、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应用与制作等课程实用技能型课程应得到适当加强。中外音乐史和音乐欣赏应融为一节课,作为拓展音乐视野。基于课程内容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影响和对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将课程分为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现在有些院校还在沿袭本科院校所谓拓展综合能力的通识课程,应在高职院校取消。取而代之应设置多种类型的短期实用技能课程培训课程,并能给通过课程的同学发放国家认证的技能证书。

2.3考核评价手段

专业考核的主要目标:首先是确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的评估。其次是通过考核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声乐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应由三部分组成:上课出勤占10%,平时作业完成及课堂表现占30%,期末考核占60%。课程成绩占10%的上课出勤率,一方面是保证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接受课堂教育,积累足够的知识来完成相关考试。另一方面是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具体的分数要求来帮助同学树立行为规范。平时作业完成及课堂表现,对于声乐这门课来说有比其他科目更重要的实际意义。声乐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理论教学几乎完全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课堂的表现就是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反映,必须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保证声乐学生取得相对稳定的进步。

2.4教材的选择

现有的声乐教材非常丰富,有单纯阐述理论的,也有一些按照年级区分的分级乐谱教材。我认为,首先,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两本声乐理论的书籍让同学在课余自己研读,然后组织几节大课有声乐教师做简单的介绍,在理论上帮助同学入门。其次,要编写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既有传统声乐作品涵盖,又有反映本土人文风貌的作品的分级的声乐教材。其次,要突出高职院校同学的就业去向。考虑本区域学生的就业方向,补充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创作作品。

3农林类高职院校中声乐专业教学模式的完善途径

3.1明确目标,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义务教育音乐教师和表演艺术人才。音乐教育专业肩负着国民音乐素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的重任,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技能,不断使他们的才能以及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要想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首先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因为音乐教育更是人的价值和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观察、认识、理解、审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从应试教育转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课之一,它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使其成为歌唱家或歌唱演员,而是在教授有关声乐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和能力、优秀的精神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多项思维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生歌唱的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所肩负的使命,树立崇高的理想,激发学习的热情,成为一名适应现代化基础教育需要的新型音乐教师。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音乐教师的匮乏,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课程表上开设了音乐课,但实际上已经是名不副实了。因此,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就成了高职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因此,它更应是情感的艺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托尔斯泰也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并感染大众,而优美的音乐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感人的”。优美的旋律通过歌词的直接引导,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由于音乐旋律在个体鉴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每首歌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基调,如亲切、自豪、神往、风趣、热情奔放或天真活泼。对于这些独特的情感基调,一定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然后形成联想、构成画面,再在审美之中产生相应的联想记忆。这种记忆体现在心理结构之中,并形成音乐的心理图式,运用这种心理图式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2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多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它所存在的问题是不符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特点,反而更适合培养专业声乐人才。这种教学缺乏系统的、综合的、具有高职院校教育特色的一整套声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仅凭教师自己在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所掌握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示性范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要想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新路,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体制的要求,在课堂上不但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及歌曲的演唱技巧,还要教会学生基本乐理,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并通过对声乐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使教学多样化,除了正常的教学,还可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声乐小组来弥补在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不足,把知识延伸、拓宽,使学生不管“有嗓”、“没嗓”,条件如何,只要愿意,都可以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

3.3摆正思想,端正态度,实现音乐与其他素质的有机整合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还在照搬专业音乐学院、音乐系的素质教育模式,这就造成了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错位。造成这种错位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观念还未能完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之中。从而导致教学思想因循守旧。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结构、教学设备几乎一成不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片面强调专业知识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依然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对学生钻研精神的培养;依然片面注重旧有知识内容而忽略新知识、新内容、新设备、新手段的引进;依然片面注重课堂教学内容而忽略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然片面强调专业课教学中的师承关系而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天性和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得到空前提高,因而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音乐教学承担着重要任务。在声乐曲目中,有很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声乐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良好的传统教育,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精华。因此,我们的学生要多浏览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所选声乐曲目篇幅不宜过长,程度不宜太深,真正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得到审美教育,拓宽知识面,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理想、科学人生观的确立,都通过声乐教学的教化作用得到培养和升华,使其思维理解能力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影响学生的现在和未来,为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能量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万碧波.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2]郭义江.论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08(5).

[3]莫煌红.高职表演艺术类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20.

[4]黄少红.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模式探究[J].音乐天地,2009(8).

[5]莫晓文.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自信培养[J].艺术探索,2009(3).

[6]陆俞锟.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柳州师专学报,2009(3).

[7]张霞.论高师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大众文艺,2008(8).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子课题《基于农林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GJS124132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高职院校
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在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实践体现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0:04:37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35:25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08:56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8:05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7:37
试述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16:2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