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程
【摘 要】 目的 研究口腔溃疡患者运用蓝苓口服液及口腔基础治疗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诊治的206例口腔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口腔基础治疗,观察组的106例患者在口腔基础治疗的同时运用蓝芩口服液实施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临床效果以及治愈时间。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溃疡患者在进行口腔基础治疗的同时运用蓝芩口服液实施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蓝芩口服液;口腔溃疡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 B
口腔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中医上也称为口糜、口疮,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比较复杂,各个季节都可能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至今为止还没有特效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1]。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诊治的212例口腔溃疡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诊治的206例口腔溃疡患者,其中86例为男性,120例为女性;年龄在6-67岁之间;将所选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入选标准 所选的患者均符合以下几点标准:(1)入选时为口腔溃疡发作期;(2)符合國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无结核性溃疡、癌性溃疡以及创伤性溃疡等疾病;(4)无严重肝、心、脑、肾脏、脾以及糖尿病等疾病;(5)患者没有服用其他口腔溃疡类药物实施治疗及相关的止痛药物。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用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冲洗,患病部位涂抹碘甘油;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1005)实施治疗,每天6次,每次10ml,含服10min。
1.4 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红肿消失,经过半年的随访未见复发;显效:患者疼痛及红肿情况均预缩缓解,偶尔发作,复发程度及次数均有明显缓解;无效:患者疼痛及红肿现象未见缓解,复发程度及次数未见明显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目前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表明可能与患自身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息息相关,特别是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紊乱关系密切[2],对于本病的治疗尚没有特效药物,中医学上,多因心脾积热所致,主要因过度饮酒或者喜食辛辣厚味,导致热盛化火、心脾积热,循经上攻于口发,或被损伤,或口腔不洁,毒邪乘机侵袭,导致熏灼口腔,心脾经热,引起肌膜腐烂导致疾病,在治疗上多选择清热解毒的药物,以调节阴阳平衡为主,提升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发挥养阴清热,宣达邪气的效果,以免口腔溃疡再次发作[3]。
中药蓝芩口服液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疗效,组成为黄芩、板蓝根、黄柏、栀子以及胖大海等饮片。黄芩的主要作用是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凉血止血、安胎。板蓝根的主要作用是凉血消肿、清热解毒、利咽[4]。黄柏的主要作用是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栀子的主要作用是凉血解毒,泻火除烦,清利湿热。胖大海的主要作用是利咽解毒、清热润肺、润肠通便。这几种药物相互混合配制成中药合剂,几种药物的作用相互补充,可以全面的发挥解毒消肿、清热泻火、凉血除烦的作用,进而快速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不适症状[5]。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4例出现轻度腹泻症状,停止用药后症状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
综上所述,口腔溃疡患者在进行口腔基础治疗的同时运用蓝芩口服液实施治疗,能够缓解口腔溃疡疼痛程度,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效果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燕琴,王晓陶.蓝芩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24(08):845-846.
[2] 史明杰.蓝芩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0,10(10):92-93.
[3] 汪艳.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喉炎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6(05):971-972.
[4] 朱燕华,邹媛媛.补中益气汤配合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3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4,22(05):64-65.
[5] 杨文革.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36(13):7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