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广场文化到文化广场的转变

2014-04-29 02:03陈萍萍
中国文艺家 2014年11期

陈萍萍

【摘 要】纵观群众文化的历史,广场文化向来伴随群众文化一起前行,丰富和点缀着群众文化的历史。当广场文化在新世纪的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成为主导的时候,当广场文化的文化内涵被扩大被延伸为大文化的时候,如何变广场文化为文化广场,是文化工作者在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个课题,也是群众文化在新时期重新寻找定位和走向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广场文化;文化广场;主导项目;常设品牌

一、广场文化已成为群众文化的主导项目

翻开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史,她的首页就是远古的劳动号子,篝火旁的祭神仪式。给这些内容下定义,可以说这就是远古的广场文化,再查阅给广场文化这个概念下的定义,那就是区别于室内,在室外进行表演、娱乐、展示、放映等群体活动的戏剧、电影、音乐、演唱、广场、杂技、美术、书法、摄影、工艺、游艺等一切艺术表现形式。作为群众文化中的一种,广场文化历久不衰,日益受到大众的欢迎,并且成为群众文化中的主导项目。

上个世纪的末年,就有人提出群众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四大尴尬。一是承担社会宣传教育职能的主要角色被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取代;二是社会艺术教育市场正在被少年宫、学校、甚至是妇联、团委等各部门所剖分;三是文化娱乐活动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四是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的作用与意义在变味。而广场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其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包容性、强大的辐射性及城市的形象性,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主角,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常见的、又是最古老的的主导项目。它的广泛参与性与强大辐射性的特性是群众文化中最本质的,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二种特性。以我市的健身舞为例,它从80年代末开始在我市流行,90年代遍布于城乡各地,参与者的广泛性是任何一种文化活动形式都无可比拟的,他们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及企业经营家等;有年轻的母亲,也有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老奶奶。参与这种活动的人大都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自娱自乐意识强烈,无需任何组织的发动与鼓励,有些甚至有极强的表演欲望。如在我市举办的大型广场活动中,有许多健身舞的爱好者向主办单位主动请战,这与一些群文活动中参与者的讨价还价现象形成了天壤之别,符合了群文活动“业余自愿“的方针。二是表现技巧简单易学,使得这一项活动能迅速普及流行,不致于让初学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技巧的简单易学,使得这种活动形式具有了强大的辐射性。还是以瑞安市的健身舞为例,参与人员从1988年的几十人,发展到现有的上万人。每天清晨,这个城市的各个公园、广场几乎被他们的活动全部占领了,形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正是广场文化的这种特性,使得新时期以来,广场文化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主导项目。

二、广场文化在新时期的走向分析

广场文化大多是一种在节日里举办的庆贺与教化的活动,常以民间的群体舞蹈为载体,源于民族民间艺术,属于民俗活动的范畴。原始社会,我们茹毛饮血的祖先们,为了祈福消灾,就在一块平坦的土地上,围绕着红红篝火,边舞边叫,可以说这就是“广场文化”的雏形或起源。奴隶社会,是各个部落、族群的图腾信仰和崇拜时期,宽广的场地上举行的供奉祭祀活动又是广场文化的演绎。封建社会,祭祀祖先、庆祝丰收、军队凯旋之时的喧天锣鼓和手舞足蹈,亦曰广场文化。应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广场文化”为社会的教化和文明的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当然,在很长的岁月里,我们的城市广场的主要功能被定位于政治这一狭窄的功能上,尤其是左倾思潮泛滥的年代,大型集会、纪念活动、游行、公判大会等,成了城市广场的主要意义,而代表祥和的、喜庆的文化锣鼓却偃旗息鼓。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代表着初始意义的广场文化活动又以其勃勃生机悄然兴起,成为群众文化的主要载体。

新时期以来,广场文化因其人流集聚的优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大、中、小型活动相结合;集中型活动与分散型活动(即多个活动场所)相结合;演员与观众相结合;专业文艺团体与业余文艺团队相结合;文化单位与非文化单位相结合等等。其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诸如企业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校园文化等等,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归纳起来,一是活动主体的社会化,以前的广场文化活动主体是政府的文化系统,现在延伸扩大为企业乃至全社会。二是活动内容的多样化,由以前单一的歌舞演出、图片展览等文艺样式,逐渐向消费文化、时尚文化、大众文化转移。活动常态化,内容多元化,举办社会化,运作市场化已经成为广场文化的基本特点。根据瑞安市玉海广场2005年至2007年举办的各种活动数字显示,在广场举办的活动中,商业性的已占了大多数。如2005年全年活动125次,其中商业性的93场,占74%。2006年全年活动114次,其中商业性的68场,占59%。2007年全年活动147次,其中商业性的94场,占63%。而在商业性的活动中,时尚文化又分别占了57%、58%、6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宣传文化部门的公益性活动所占的比例三年平均为33%。统计数据显示,商业化、时尚化已成为广场文化的主体。

三、实现由广场文化向文化广场的转变

以上数据表明,新时期广场文化中的文化元素已经是一个大文化的定义和概念了。它可以是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的体现,也可以是这座城市市民的群体风貌的展示,集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以及体育文化于一体。另外,日益为人们认同和喜爱的广场文化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规划、无指导、无品牌的三无现象。因此,向政府建议,为政府出招,实现广场文化向文化广场的转变,使广场文化真正成为具有文化含义的文化广场,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一个城市建设的软城标,于文化工作者不仅义不容辞,也是探讨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走向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广场设施网络化。文化部门应该建议当地政府把广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构架城市广场、商业广场、社区广场三位一体的文化广场网络体系。城市广场以市中心广场为主,作为品牌项目的常设舞台;商业广场以分布商业场所的广场为主,形成商业和文化的结合点;社区广场以生活小区的健身休闲广场为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要规划形成遍布城乡的市、镇街、村(社区)、企业的文化广场网络,使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乐园,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文化经济融合的平台,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文化品牌。

(二)活动机制长效化。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也是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主体,文化广场恰恰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载体。根据新时期广场文化活动常态化,内容多元化,举办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的特点,每年应举办一次广场文化项目规划听证会和广场文化项目招商会,构筑社会办文化的平台。以东莞市为例,他们在2004年至2007年的四年间,共推出了377个公益文化活动项目,簽约320个,金额达2.5亿元。在此同时,成立文化发展促进会,将公益文化活动招商投资方、策划方整合起来,将社会办文化的力量组织起来,建立起文化活动招商的长效机制。

(三)常设项目品牌化。据调查,目前我市的广场文化活动尚处于随意的、自发的一种无序化状态。建议在质量方面,应有三两项的主打项目,定期举办。再以东莞市为例,他们的“都市彩虹”项目,是该地区的一个广场文化品牌活动,在珠三角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已成为展现东莞形象和魅力的重要舞台,外人认识和了解东莞的一个重要窗口。自2005年7月推出以来,坚持每周免费演出,场场爆满。还有如“文化周末”“都市彩虹”“广场论坛”“绚丽大舞台”“图书馆流动车”“粤韵金声”等一系列常设性的广场文化活动,由于活动内容设计得体,深受群众的欢迎,几年下来,都已形成了品牌。

(四)活动层次多样化。广场文化的活动内容和层次应该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既有国外高品位、高档次的经典剧目,又有国内高水平、原生态的民歌舞蹈;既有时尚的消费文化,又有传统的民族的地方民俗文化;既有专业团队精心创编的专场演出,又有老百姓的自娱自乐;既有政府部门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又有市场运作的经营性文艺展演。

综上所述,广场文化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点,而实现广场文化向文化广场的转变,又是新时期向文化工作者提出的一项富于挑战意义的命题。做好这份答卷,对于群众文化工作者来说,不啻与是在探索一条群众文化的新路子、新天地!(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