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29 06:43:35张国艳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张国艳

【关键词】声像并茂 激发兴趣 引人入境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利用电化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形象,使学生感兴趣、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尽管文中对小狮子练习捕食的动作作了生动的描绘,但只靠教师的语言进行说教,有的学生还是难以感知的。那么,学生就会感到乏味,不愿意学,这样便无法理解小狮子的勤学苦练。倘若我们利用电教媒体把撕、抓、滚、爬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情形就大不相同。此时,同学们会感到有趣,从而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很直观地就把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出来了。

2、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图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课文

电教媒体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优越性。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所使用的课件一般都是图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课文。例如:《小雨点》一课,为了让学生明白“飘落”的意思,我特意在教学这段时,让学生观看,小雨飘落的片段,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词。效果很好。

3、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拓展延伸,全面提高学生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语文教学,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大胆向网络资料延伸和拓展,促使学生把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时空,亲自经历获取知识。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又给学生播放了有关乌鸦反哺的故事,不仅让学生学习乌鸦的聪明,还要学习乌鸦的孝顺。通过教学,不仅掌握的课本中的知识,又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更高的认识。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法

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形、情、境、趣等特点,为儿童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唤起注意,激发兴趣,从而精要地引导学生多读,自主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下面我就谈谈怎样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积累。

1、创设情境,激趣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代教学手段能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共鸣。在教学《北京》一课时,可以这样处理:先以旧引新,结合学过的归类识字(一)第一课,让学生点击课件中的资料库,一幅幅色彩鲜明、景色优美的图画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北京的有名建筑(长城、故宫、天坛等)。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机下质疑:北京真美!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有名的建筑呢?接着马上播放配乐的录象,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北京,学生仿如亲临其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课文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生就这样积极地进入了角色,认真地读课文,从中知道我们祖国的首都雄伟壮观、风景秀丽,从中萌发热爱北京的感情。

2、引人入境,熟读精思

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的本身吸引学生学习。”学生无论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当前导学介入现代教学手段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趣,让所学的知识能够吸引学生,在老师精要的指导下变教为导,使教服务与学,让学生自己做主,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学习的责任感,集中精神利用课件,自觉学习。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要先自学,先尝试,自己领悟,不断积累。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件提供示范,通过示范,自主探索式学习及小组协作式学习去锻炼学习的自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在开始教学时,采用“游览”的形式引入,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自己在读通的基础上“找风景”,学生点击课件欣赏小兴安岭的春景,边看边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进行描写,突出小兴安岭的春景美。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品词语”,在课件中出示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几幅彩图,让学生找出最喜欢哪一幅哪一句,运用“摆擂台 比读书”的形式激发读的欲望,比一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通过感情的读,品味、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美妙。这样,读的竞赛不但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而且在体会词语美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好词好句。整节课,教师在点拨、引导,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感悟,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就可以读后质疑:这个自然段中你有什么不懂?学生提出后,就让学有能力的学生帮助解决,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这样,以境激趣,以情促读,读中解疑,带学生进入小兴安岭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美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想象的空间,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达到以读代讲、读中理解的功效。此外,,由于3到5自然段构段相似。因此,给学法迁移提供了条件。教学时,先让学生小结自己刚才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并一一显示在电脑上,让学生利用学法、迁移学法:1、自由读,划景物 2、感情读,积词汇 3、质疑,议问题。采用先读书,看课件,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老师点拨,自学3到5自然段。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助,多向交流,作到双主互动、彼此作用,在活跃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通过读中的感悟,不断地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3、凭借情境,学会积累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每一篇都是很好的范文。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精講精练,能较好的帮学生在课堂上对语言文字感悟,进行积累。还应该注意凭借情境,课外延伸,在语言上积累,在感情上积累。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也要当红军》一文,学生对这支曾经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过重大贡献的军队不甚了解,于是我们可以建立了资料库,展示反映红军战士生活的影片,使学生积累了语言,丰富了情感。又如教完《北京》一课时,学生兴趣盎然,对美丽的北京十分向往,可以专门在课件中建立了资料库,里面收集了北京的各个名胜古迹的录像、图片,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维。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10:42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翻转课堂”习作修改中提升表达能力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7:58:13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4: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27:47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17:52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