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研究

2014-04-29 06:12陈辞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蔬菜产业

摘要基于对云南省普洱市镇沅自治县蔬菜产业普洱市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有利因素、发展潜力的全面分析,提出了云南高原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策略:以科学合理布局蔬菜产业为前提,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以强化科技力量、创建品牌为重点,以充分运用政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畅通蔬菜产品销售渠道为关键的对策措施,最终实现推动镇沅县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普洱市镇沅县;蔬菜产业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2-03739-03

基金项目云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YB2013121)。

作者简介陈辞(1972-),男,湖南隆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農业经济研究。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及“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全面落实,为镇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项目和资金保障。2012年云南省又提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依靠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镇沅县借建设“普洱国家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的良好机遇,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实施“绿色生态立县、特色产业强县、瓷器茶王名县、旅游文化兴县、项目带动促县”五大战略的一大举措,围绕建设综合实力强、产业结构优、发展活力足、生活品质高、生态环境好的“芳香镇沅”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2]。笔者基于对镇沅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对该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镇沅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 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1蔬菜产业发展历史 镇沅蔬菜种植最初是以农户满足自己的生活形势存在,逐渐发展到市场上交易。1998年起,镇沅县开始实施规模化的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当年全县冬季农业开发面积2 400 hm2,总产量1 722.96万kg,实现产值589.16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实现纯收益340.65万元。2004、2005年开发面积最多,均为12 466.67 hm2。2005~2008年虽然开发面积有所减少,但产量并未减少,生产效益提高(图1),镇沅县冬季农业开发趋于稳定。

注:数据来源于镇沅县农业局。

图11998~2008年镇沅冬季农业开发情况20世纪70~80年代,镇沅古城、者东河谷区部分生产队种植冬早蔬菜,面积小,产量少。1998年,镇沅开始种植冬早蔬菜,当年全县种植533.33 hm2,产量1 265.5万kg,实现产值531.5万元,实现纯收益388.95万元。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及产量增加,2004年种植1 935.73 hm2,产量2 919.8万kg,实现产值3 403.9万元,实现纯收益2 490.96万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收益分别比1998年增长2.63、1.31、5.41和5.4倍。2008年种植2 560.07 hm2,产量4 032.2万kg,实现产值5 477.63万元,纯收益4 000.5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32.3%、38.1%和60.9%(表1)。表1 1998~2008年镇沅冬早蔬菜生产情况

年份面积∥hm2产量∥万kg产值∥万元纯收益∥万元年份面积∥hm2产量∥万kg产值∥万元纯收益∥万元1998533.33 1 265.50531.50388.9520041 935.73 2 919.843 403.902 490.9619991 055.00 1 479.44621.35454.7020052 482.73 3 744.934 365.903 257.0020001 233.33 1 481.85622.34455.4220062 466.73 3 744.205 511.004 111.2020011 234.80 1 483.61623.10455.9820072 450.00 3 858.805 239.302 490.0020021 575.00 1 655.70682.00499.0820082 560.07 4 032.205 477.634 000.5020031 786.47 1 902.50780.00570.80注:数据来源于镇沅县农业局。

1.2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2.1 种植面积。201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 386.67 hm2,其中:夏秋蔬菜主要有根菜类220 hm2,叶菜类540 hm2,茎菜类93.33 hm2,茄果及瓜类413.33 hm2;冬早蔬菜主要有冬辣椒360 hm2,冬玉米393.33 hm2,冬早瓜果146.67 hm2。

1.2.2 产量产值。2012年末,镇沅全县蔬菜产量3.7万t,平均单产1.02 t,产值8 527.71万元;2012年全县蔬菜总产量5.29万t,平均单产1.47 t,产值11 638万元。

1.2.3 需求情况。按全县总人口21.1万计算,2012年人均年有蔬菜250.6 kg,人均月有蔬菜20.9 kg,人均日有蔬菜仅0.7 kg左右。

1.2.4 供给情况。目前全县蔬菜产品主要以自销为主,每年有大量的冬季甜辣椒、瓜、豆等销往外地,但由于蔬菜品种不多,不能满足人们对多种蔬菜的需求,蔬菜自给率不足30%,常年需要依靠大理弥渡、玉溪元江及景洪等外地(州)市县调运支持。

1.3 镇沅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3.1 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抗自然灾害力弱。大多农户在多年的科技知识培训中,科技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传统的耕种模式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变,仍然用“土办法、老方式”进行种植,不按科技要求种植和采摘,造成蔬菜产量低。由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等技术推广应用不足,蔬菜产品质量监测和检测还不到位,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还不足,导致蔬菜产品质量不高。由于蔬菜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冬季不能增温,夏季不能避雨,洪不能排涝,旱不能灌溉,蔬菜生产就无法抵御自然灾害。

1.3.2 分散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蔬菜产业市场发育程度低。全县专业性从事蔬菜生产经营产业的带动型企业仅有富农、跃华2家公司,不成规模,大部分农户自行种植,自行销售,部分中间商临时收购,无其他公司参与竞争,且只有富农公司对部分蔬菜实行订单收购,农户种植蔬菜收益无稳定保障,风险很大。由于分散经营,不成规模,镇沅县至今仍无固定的规模化蔬菜交易市场,除了县城农贸市场、9个乡镇的集贸市场进行少量的蔬菜产品交易外,部分数量较大的蔬菜如冬季甜辣椒的交易在田间地头进行。目前,仅有富农、跃华公司本部成为较固定的蔬菜产品交易点,难以满足蔬菜产业发展的需求。

1.3.3 科技队伍力量薄弱,种植农户科技意识有待提高。镇沅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直属管理及业务分管范围之内的各站所有专业技术人员171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5人,中级技术职称82人,初级技术职称74人。相对于18.8万农业人口来说,技术人员太少,无法满足蔬菜种植中的无公害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导致种植农户科技意识不强。

2 镇沅蔬菜产业发展有利因素和潜力分析

2.1 镇沅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1.1 良好的生态环境。镇沅县森林覆盖率为72.52%,远远高于52.93%的云南省平均值,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大气、水源、土质好,目前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超过2万hm2,现在正全力落实开展县域无公害蔬菜品种认定及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发展潜力[3]。

2.1.2 丰富的耕地资源。镇沅县耕地面积2.74万hm2,其中水田0.86万hm2,旱地1.88万hm2。土壤随海拔从高到低,分布着暗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等6种土壤类型,大多耕地富含有机质,pH适中,适宜各类蔬菜种植。

2.1.3 适宜的气候条件。镇沅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大部分地区的海拔1 000~2 000 m,年均降雨量1 876 mm,年均日照時数2 065.5 h,年平均气温18.5 ℃,年有效积温3 500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既有典型的热区河谷坝子(年均气温20~25 ℃ )较适宜发展冬早反季蔬菜,又有高海拔冷凉山区(年均气温13~16 ℃)适宜发展夏秋反季蔬菜。

2.1.4 丰富的水利资源。境内河流密布,以红河、澜沧江两大水系为主,主要河流有澜沧江、把边江、者干河、勐统河、振太河,径流面积3 633 km2,共有540条支流,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28.38亿m3,全县水利化程度43%。现已建成中小型水库23座,坝塘27座,实施“五小”水利工程10 139件,改善农田灌溉面积0.74万hm2,水利灌溉条件优越。

2.1.5 多样的蔬菜品种。镇沅县蔬菜品种繁多,除普通常规青菜、白菜、西兰花菜等蔬菜外,还有红菌、鸡枞等多种野生菌和白花、龙爪菜、阎王菜等多种特有的药食同源的野菜。

2.2 镇沅蔬菜产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2.2.1 区位优势。云南是我国唯一能从陆路通过东南亚直接沟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省份。镇沅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部,地处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东靠新平,北接景东、双柏,东南与墨江、普洱相毗邻,南接景谷,西与临沧隔澜沧江相望。县政府驻地恩乐镇距省会昆明432 km,距普洱市189 km,至“十一五”期末,全县建成农村客运站7个,公路通车里程3 492 km,其中省道230.6 km、县道495.6 km、乡道1 149 km、村道1 616.8 km,行政村通达率达90%,村民小组通公路率达90%,农村客运通车率达67%。随着云南“桥头堡”战略互联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按照“普大”、“玉临”两条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规划,镇沅(恩乐镇)正处于中心交汇点,即将成为“十”字型交通枢纽中心城镇,具备“景景镇”区域范围内最好的交通优势。同时,随着东南亚国际大市场的建设、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等,镇沅蔬菜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市场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4]。

2.2.2 政府重视。经过多年精心培植与打造,“云菜”已经发展成为我省继“云烟”、“云花”之后的又一知名品牌。 “云菜”作为我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主要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将会得到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面临进一步加速发展的难得机遇。目前,镇沅县委政府正在按照省、市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有关部署,紧抓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机遇,全力推进蔬菜等骨干产业培植。

42卷12期陈 辞云南高原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研究2.2.3 历史机遇。随着云南“两桥一堡”战略发展规划的推进实施,将加快实施互联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我省对内对外运输网络运输体系建设、现代物流建设等将得到全面提升,特色农业、生物制药、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镇沅重点打造的“2700年世界野生茶王”、“中国苦聪文化”特色生态文化等旅游产业的加速发展,外来旅游消费人群逐年递增,带动了餐饮等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给县域蔬菜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2.4 劳动力充足。镇沅县辖8镇1乡,截至2013年底,总人口21.1万,乡村人口19.05万,劳动力10.7万,除少部分外出务工外,农村还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

2.2.5 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初步建成。2009年,镇沅县通过云南省农业厅无公害蔬菜粮油产地认定面积15 811.1 hm2,截至目前认定面积超过2万hm2,为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奠定了基础。2012~2013年在恩乐镇、古城镇建成34.07 hm2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2013年建成森林蔬菜种植示范基地20 hm2,主要种植龙头楤木(刺包菜)、香椿、刺五加等,辅助种植阎王菜、野薯、魔芋等蔬菜,两类蔬菜示范基地为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2.6 安全蔬菜的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安全、绿色消费需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力度,迅速增加蔬菜生产面积,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品质,满足城镇居民和农村群众对无公害蔬菜产品的需求。

3 加快镇沅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蔬菜产业 蔬菜产业涉及蔬菜种子的培育、蔬菜生产、加工、保鲜、储运、销售的所有环节,重点要解决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蔬菜交易市场建设、畅通销售渠道的关键环节。要按照镇沅的资源禀赋,把镇沅蔬菜产业放置到全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综合考虑气候、区位、基础设施等因素,深入研究,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建设具有镇沅特色的、竞争力较强的高产、优质冬早、夏秋反季节蔬菜产业区。按照全县可种植蔬菜土地面积,根据各乡镇情况,从2014年起逐年推进,部分面积按照标准化大棚基地规格建设,部分按照露天蔬菜基地标准建设[5]。

3.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生产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高效发展的保障。要充分利用国家小额扶贫贴息到户贷款、以工代赈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支农项目,重点争取现代农业生產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种子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大型灌区新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冷链体系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区)建设、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农业行业科研专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逐步全面改善蔬菜基地的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引导具备条件农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切实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量,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确保蔬菜基地便于耕种,便于蔬菜产品运输。

3.3建设农产品商贸园区,建立蔬菜专业化批发市场 “市场机制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体系基础之上,依据市场经济本身内在的调节力量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调节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调节机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比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调节通过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使资源按照社会需要在部门间不断转移,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同时,通过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各产业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朝着高度化的方向发展。”[6]政府要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促进蔬菜产业发展。要通过国家财政资金引导和金融支持,加快蔬菜产地中心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批发零售市场的配套建设,大力搞好产区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规模,延伸其购销半径,扩大市场的集散量,完善市场的基础设施。同时,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实行公平竞争,打击各种不法行为,优化市场的交易、交通等秩序,营造公平的交易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交易拉动和信息引导功能,以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根据全县蔬菜可种植面积,需在县城城区交通交汇点规划建设规模3万m3的农产品商贸园区1个,建成专门的农产品(农副产品)集散交易市场;在园区规划建设蔬菜冷冻保鲜贮藏设施1万m3,蔬菜初级分检用房1万m3。其他蔬菜产品加工生产车间、厂房等以企业规划建设为主。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的县级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重点完善冷藏保鲜、电子结算、信息与追溯平台、质量安全检测、交易厅棚和废弃物处理等流通设施建设。鼓励县内蔬菜企业积极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发展现代蔬菜流通以及 “农超对接”、“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新型交易方式,加快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衔接,实现产品快速流通。

3.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龙头企业 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在龙头企业。政府要把发挥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将培植蔬菜龙头企业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扶持蔬菜企业,为龙头企业的培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5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能力,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要充分合理利用蔬菜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合作经济组织的现代化建设,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民的自我管理。

3.5.1对合作组织给予组织政策支持。发展“合作社(协会)+公司+经纪人”的实体型产业经营模式。积极支持和指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由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对帮扶,从精神上给予鼓励,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服务上给予优化,改善设施条件上给予扶持,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创建蔬菜批发市场,经销合作组织生产的产品。通过政策支持,使合作社、协会和经纪人放心、放胆地发挥组织群众、连接市场的能动作用,确保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渠道畅通。

猜你喜欢
蔬菜产业
加快蔬菜产业提质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安达市蔬菜产业发展探析
略阳县“十三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绿色营销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出路
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阳高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西安市阎良区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京山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黄冈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