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丽 孙明贵
[摘 要]在目前民工荒和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科学的就业能力量化评价模型是为政府及用人单位对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合适就业推动政策和相关举措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专家面谈法提取出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10个变量,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模型包括三个因子:技能素养、关系素养和基本素养。这一评价模型的提出,旨在为后续量化研究打下相应的基础。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073 — 02
一、提出问题
目前的大背景是民工荒与就业难的并存,一方面是东南沿海一带出现民工荒,一工难求,另一方面是新生代农民工因其渴望融入城市,但受阻于其就业能力的不足而无法实现其梦想而出现就业难,本文正是基于后者进行相关研究。上到国家、地方政府,下到用工单位以至员工个体,都有必要对就业能力做出相应的判断。对政府而言,只有明确其就业能力的评价维度才能提出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支持政策,才能更好地为农民工职业教育提供保障;对企业而言,明确其就业能力可以据此对员工是否适合本企业岗位所需做出评价;对员工个体而言,可以明确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有针对性地参加相关职业教育,提升自身的就业。所以,提出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指出量化评价模型是必要的。
二、相关研究述评
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早已结束,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完成,所以在查阅外文文献时,尚未见到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王春光(2001)最早提出这个概念,他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并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工群体〔1〕。此后,众多学者们从人口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等各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
在西方,对“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这个概念,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定义。Hillage,Pollard(1999)认为就业能力是通过持续就业来实现自我潜能的能力〔2〕;Groot, Maassen(2000)認为就业能力是通过能力的最优使用,获得就业机会的能力〔3〕。国内其它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相关研究视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周其仁(1997)指出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决定了他们的就业机会〔4〕;张新岭(2008)借用 Fugate的研究框架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状况作了定性分析〔5〕;罗恩立(2010)通过构建基于广义视角的理论框架进行研究,探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制约机制的宏观政策等因素〔6〕;高建丽(2013)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结构维度进行分析〔7〕。
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出一个综合性概念,即新生代农民工识别、获得就业机会,通过技能发挥来保持现在工作,并随环境变化而实现技能动态提升的一种能力。
三、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以期得到其结构维度,并与已有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二)数据来源
此次调查范围为广东省、上海、山东省,调查对象为大量接收农民工就业的中小民营企业和服务业用人单位,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回收率为84%。
(三)评价要素提取
本研究中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评价要素选择主要采取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筛选方法。理论分析是指在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就业能力”两个核心概念的特征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能紧密结合研究对象特征的,可以提示就业能力的具体特征,并能体现相关评价指标要求的系列指标,相关指标必须具有以下特征:尽可能量化、有明确含义、能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征、易于解释、具有动态性等。专家咨询则是贯穿于指标体系构建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征询专家对相关指标的构成以及排序的意见来对指标进行调整。通过多层次筛选,最终形成适合被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次选取的专家组成员由8位熟悉农民工就业、劳动经济方面研究的教授和25位来自大量接收农民工就业的中小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主管组成(其中15位来自山东省,10位来自江苏省),采取面谈和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符合上述五大特征的基本前提下,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交流,提取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10个因素,分别是学历层次,身体健康状况,技能层次,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职业期望,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
(四)数据分析
上述10个影响因素之间可能有相关性,对分析不利,所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来合理降维,并找到对这些可观测变量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变量。围绕提取的10个影响因素设计问卷,调查内容是每个因素对其就业能力影响的大小,相对重要性的判断标度采用1~5 标度法。利用SPSS 16.0统计工具对回收的285份问卷的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的检验,KMO值为0.782,近似卡方值为588.718,自由度为45,球型检验结果表明,在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矩阵的原假设下,观测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这些变量间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可做因子分析。
(五)因子分析结果
经过因子分析,特征值大于1的有3个,所以,可以提取3个公共因子。提取的3个公因子解释了所有变量的大部分变异,累计解释了总方差的62.452%,利用最大方差旋转成分矩阵结果图见表4,每个变量在其中的一个公因子上均有较高的载荷而在其它公因子上载荷值则较低,最低的载荷值为0.599。从各因子的高载荷分布可见,在第一个公共因子上,技能层次,职业期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有高载荷,可将第一个公共因子命名为技能素养;在第二个因子上,团队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支持有高载荷,可将第二个公共因子命名为关系素养;在第三个公共因子上,学历层次和吃苦耐劳精神有高载荷,可将第三个公共因子命名为基本素养。
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说明各变量对相应公共因子的影响系数。用X1、X2、X3、X4、X5、X6、X7、X8、X9、X10分别代表学历层次、身体健康状况、技能层次、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职业期望、团队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支持变量。这样三个公共因子F1、F2、F3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根据因子得分矩阵,构造主成分得分表达式:
F1=0.016X1+0.271X2+0.318X3+0.266X4+0.325X5-0.122X6+0.370X7+0.247X8+0.026X9+0.068X10
F2=0.011X1+0.098X2+0.055X3+0.018X4+0.138X5+0.007X6+0.150X7+0.527X8+0.381X9+0.391X10
F3=0.534X1-0.246X2-0.026X3+0.032X4+0.074X5+0.535X6+0.090X7-0.020X8-0.007X9+0.022X10
以因子解三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的比重进行加权处理,得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模型:
F=0.5809F1+0.2443F2+0.1748F3
四、结论及建议
由上分析所得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模型中可知,权重最大的是技能素养,发挥着最大的作用。由此说明,决定新生代农民工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在于其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对技能素养的要求,学习能力能否跟得上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职业期望是否适当,并与用人单位实现良好对接,以及满足岗位任务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建筑、交通运输、服务业等工作,这类工作对其体力要求较高,这也是区别于其它人群就业能力评价体系中最明显的一点。权重次大的是关系素养,由此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和其人际交往能力及范围、团队协作意识及外部力量对其支持有直接的关系,人际交往能力越强,其交往范围越大,就业信息就越充分,另外,他们就业所需技能大都简单易学,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外部支持能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升。最后是基本素养,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层次,以初中以上学历居多,比他们的上一代学历层次普遍要高,这也决定了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学习能力,其学历层次能提升竞争力,但在同一层次的新生代群体中,这一竞争力则相对变弱。
结合以上分析结论,特提出如下建议。第一,重塑职业期望。新生代农民工相比上一代更加渴望留在城市工作、生活、享受和市民相同的待遇,在强烈的渴望融入城市的需求以及无法跨越的障碍的矛盾下,其心态也趋于复杂化。为此,帮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挑战,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职业,做一行爱一行,踏踏实实做好适合自己的工作,能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就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所在。第二,鼓励加强技能学习。新生代农民工相比老一代,更加倾向于做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但是由于自身技能水平所限不能满足岗位用工需要,低技能水平的工作又不愿意从事,这就使得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应鼓励新生代农民工主动学习、参与技能培训,使其认识到只有持续地、主动地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才能满足岗位所需,才能在城市立足,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第三,统筹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现有的职业教育资源包括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地方政府部门等主办的各类教育培训课程,各类职业院校提供的培训课程,还有一些私人和企业提供的培训课程,政出多门。如何统筹这些职业教育资源,以使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切实有效提升是当前的一大重要任务。
〔参 考 文 献〕
〔1〕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社会学研究, 2001,(03): 1.
〔2〕HILLAGE J, POLLARD E. Employability: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J〕. Labour Market Trends, 1999(10):83-4.
〔3〕GROOT W, MAASSEN VAN DEN BRINK H. Overeduc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a meta-analysis 〔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0(2): 149-58.
〔4〕周其仁. 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 〔J〕. 管理世界, 1997,(05): 100.
〔5〕张新岭. 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开发刍议 〔J〕. 人口与经济, 2008,(02):223-241.
〔6〕罗恩立.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问题初探: 一个分析的框架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0,(03): 50.
〔7〕高建丽.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J〕. 西北人口, 2013,(02): 99-101.
〔责任编辑:史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