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余
摘要: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育人之外,更多的是教学。那么,该如何去搞好教学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当今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谈了在高中数学教学方面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现状 思考
一、教学现状
现状1:教学背景
评价、考核系统的过于单一、量化,相应制度的不够完善、配套,学校面临的生源、升学压力,教师面临的课时少,任务重的困惑,学生面临的升学、就业危机,都导致了社会、学校和家庭急功近利,只关注学生的学识、忽视学生的能力;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家庭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缺失、放松和不规范,都给高中教育埋下了隐患,带来了困难。
现状2:教师的“教”
(1)教法陈旧,理念落后
虽然新课程标准早已制定,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但大部分教师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学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目前,大部分教师还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知识积累,轻智力开发。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把知识讲的过细过透,很少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基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抱怨太多,反思较少
办公室里时常会听到部分教师关于教学的抱怨,如“课时太少,内容太多”“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认真听课的越来越少”“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越来越差”“考试中平时讲过的原题竟然不会”,等等,诸如此类的抱怨可以说不甚枚举。虽然这些情况确实存在,但是大部分教师抱怨后却很少反思。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很少反思自己布置作业的数量、质量,很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大部分教师总觉得自己已经尽心尽力了,学生真学不好,也只能怪学生自身,与教师无关。
(3)交流不足,合作不够
可能与管理体制和职业特点有关,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上还是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各个学校虽有交流制度,如集体备课、公开课、青蓝工程等,但大都是形同虚设,真正实施并有效的很少,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同事间、学校间的真正交流、合作还是很少。有的年轻教师自恃年轻、学识较新、理念超前,不愿再学习,更不愿去向老教师请教。有的年轻教师想学习,想向老教师请教,但也很少听到真心话,很少学到真正的教学经验。种种原因,都导致了年轻教师成长较慢,成熟周期较长。
现状3:学生的“学”
(1)态度不正,监管不力
现在学生学习态度都不是很端正,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较差,厌学比较严重,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家长的教育、监管力度不够,他们总是认为学生的教育、学习主要是学校、教师的事,与家庭教育关系不大。部分家长教育观念陈旧、思想落后、教育意识淡薄,过于溺爱孩子、袒护孩子,不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这些都给我们高中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基础较差,钻研较少
高中数学和初中相比,跨度大、难度大,内容更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更高,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深入、不断地研究。但由于初中数学内容较浅,考核较易通过,不需要过于研究,加之初中学校、老师过于追求“升学率”,在学生钻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意识不强,从而导致了学生进入高中后就显得基础较差,学习起来有点力不从心,如自己再不会钻研,就很难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这样成绩就会每况愈下,最终成为学困生、后进生。
(3)学法不当,毅力不强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家孩子在初中数学学得很好,一到高中数学就不行呢?我认为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中数学和初中相比在学法上有较 大区别。初中知识的表述、传达较为形象、通俗,学生较易接受。初中时只要上课认真听,即使上课不怎么听,课下复习突击,都能学好,甚至还能考到高分。但这种方法在高中就不行了,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比较严谨、专业、抽象,它的广度、深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这些突变往往会使得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如再不做方法调整,成绩就会急剧下降。即使有部分同学改变了学法,但由于急于求成,毅力不强,坚持不到底,同样也很难搞好学习。
二、一些思考
思考1:进一步健全、完善配套的评价系统
主管部门应健全、完善课程评价系统,尽量多维度、多角度的去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既要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学校、教师在搞好学识教育的同时,才敢真正的去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才能真正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达到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思考2: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后期继续学习的保障,而这些保障的培养,家长恰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家长往往容易忽视,他们常常认为这些都是学校、教师的事,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可能手足无措,无法应对。所以,各级学校都应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告诉家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告诉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该如何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孩子。只有各方面教育力量配合好了,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全方位的教育好学生。
思考3: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缩小初、高中数学跨度
我认为,现在初、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的跨度有点大。初中数学的内容虽有广度,但缺深度,且考查较易。高中数学的内容有广度,有深度,但编排顺序不是很合理,必修一至必修五的上课顺序各校都不是很统一。所以,我希望能优化课程设置,缩小初、高中数学跨度。如是否可以适度增加初中数学的深度和难度,是否可以将高中数学必修二、必修三中的空间几何体、立体几何初步、算法初步、概率统计相应内容调到高一一开始上,然后再考虑上必修一函数等相应内容。由于必修二、必修三中的这些内容偏向于形象、直观、应用,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学生较易接受,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符合学生刚升入高中的积极心态。我认为,这样编排比起高一一开始上较为抽象的函数,让学生感到当头一棒,备受打击,要合理得多。
思考4:学校间、教师间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首先,学校主管部门要调整教师的评价体系,要努力营造交流合作的氛围,使教师有交流合作的意识,真正愿意去交流。其次,学校主管部门要有健全、完善的交流制度和激励制度,要不断创造各种类型的交流机会,使交流制度化、常态化,不要流于形式,为了交流而交流。最后,要扩大交流的范围、提高交流的效果、增加交流的透明度。
总之,高中数学是高中学习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学科。如何搞好教学不只是数学教师单方面的事,它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需要各种配套、健全制度的保障,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需要我们的不断改进。本文主要是个人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一些分析和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能引起更大的关注,激发更多的思考,以进一步搞好高中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真正发挥高中数学课程全面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