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杰
摘要:赏识就是要感受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欣赏激励学生,出发点是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丢掉那些无意的讽刺、挖苦,多一些有意的赏识、激励,从而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不同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成长。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不能进行惩戒,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不是万能的,教育并不排斥惩戒,只是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赏识 惩戒 教育
赏识和惩戒是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和处理班务的两种方式,班主任老师要从爱心出发,运用好这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赏识教育
1.感受学生,尊重学生
感受、尊重学生是赏识激励学生的前提。感受学生就应该了解学生,熟知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
某老师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课,发现某“差”生冲着窗外若有所思,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疾步走过去就是一巴掌,打得学生晕头转向。“不想学是不是?好,干脆给我滚出去!”说着又是一拳。班主任觉得事出有因,就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向窗外一看,是一棵老杨树,叶子掉光了,没什么好看的。班主任找学生谈心并仔细询问学生原因,学生说:“我妈妈就是在树叶掉光的时候去世的,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非常想念妈妈。”这个案例让人愤怒,更让人心痛。
尊重学生就意味着不伤害学生,不随意批评、指责学生。韩国一位官员微服私访时看到一位农夫驾着两头牛耕地,就大声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农夫一言不发,等耕到地头时,牛在一边吃草,农夫附在官员耳边小声说:“左边的那头牛更好。”官员奇怪农夫为何如此小心翼翼,农夫解释说:“牛虽是畜类,但心和人一样,如果大声评论哪个好哪个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中分辨出我对它们的态度,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农夫尚且知道尊重自己的牛,何况我们这些有知识有教养的班主任;牛尚且有自尊心,何况我们这些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
2.注意交流,循循善诱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特别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也就是要注意和学生的谈话艺术。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共同关心的以及对集体有意义的问题,选择谈话的主题,所谈观点,道理要情真意切,亲切感人,有针对性,讲真话,实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对个别学生谈话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心理,性格情绪,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学生干部的谈话要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多交流,充分相信他们,但要严格要求;和一般学生谈话,要注意和蔼可亲,真挚诚恳,以情动人,循循善诱,鼓励上进。这样一来,自己就会成为一个让学生信任的好老师,并且能够听到学生的心里话,掌握学生中的好人好事现象,对于不良现象的发生,要抓住苗头,防患于未然,将一些低落悲观的情绪及思想及时扼杀在摇篮里。
3.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班主任不仅要爱,更要博爱。
一位挑水工用两只水桶挑水,其中一只有裂紋漏水,每次挑水到家时只剩半桶水。有一次,有裂缝的木桶对挑水工说:“我真感到羞愧,我只能运半桶水,使你的工作价值得不到完全的体现。”挑水工说:“别在意,我们一起出气走走。”他们来到了每天挑水经过的路上,看到路边有美丽的花朵。挑水工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只有你这一侧有鲜花?那是因为我知道你漏水,就在这一侧撒上些花种,正是你漏出的水浇灌了它们,我才能采到美丽的花装饰我的房间。”
有裂缝的木桶多像班里的潜能生,但又有多少这样的学生能够遇到像挑水工这样辨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班主任呢?
4.赏识激励,开发内力
现在的孩子,高智商、高敏感、高脆弱,班主任只有赏识学生,怀有“花苞心态”,才能让孩子快乐,让教育变得轻松。
二、惩戒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教育并不排斥惩戒。
1.依法执教,以理服人
班主任惩戒学生要以尊重为前提,既要合理又要合法。合法就是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和家长的监护权。以理服人就是惩戒有方,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合理的惩戒是教育,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变成体罚。学生上课睡觉,罚站5分钟,能起到惊醒的作用,如果罚站一节课就变成体罚
苏霍姆林斯基说:“体罚不近是对人的肉体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摧残:皮带不仅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且,会使情感和心灵麻木不仁。”所以,惩戒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恰到好处。
2.以诚待人,充满爱心
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与体罚截然不同。
有一个叫罗曼的男学生,恃强凌弱,屡教不改。一天,他无辜殴打了同学,又故意弄脏女生的裙子,扯走女生的头带,老师认为不罚不足以警戒。他先严肃地对其讲道理,然后和气地要他伸出右手,紧紧地把手绑在衣袋里。老师说:“今天我们就这样生活,不使用右手,为了使你不感到孤独,让同学们把我的右手也同样绑起来。”罗曼看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老师崇高善良的心,流下了眼泪。这位惩戒高手就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3.讲求艺术,因材施“惩”
惩戒教育不是随心所欲,要讲求方式方法,因人、因事、因情、因境施“惩”。对缺乏耐心的学生罚拚七巧板;对缺乏亲情的学生罚写一封家书;对不爱体育活动的学生罚跑步;对不爱阅读的学生罚朗读一篇美文,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罚背诵法律条文。
4.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时曾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这位高明的校长对他的惩罚是画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包含着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戒,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长大后成了著名的生物解剖学家。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而走上了诺贝尔领奖台。一次特殊的惩戒,激发起一个学生对科学的向往。这才是教育的目的和真谛。
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不是万能的。赏识教育也好,惩戒教育也罢,都要基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真心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