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清珍
摘 要:以“导学互动”模式为主的课堂,学生成了学习、探究、展示的主体,其实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控制课堂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都需要加强。
关键词:导学互动; 课堂; 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38-001
淅川县“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操作规范(修订版)里明确了第二大环节是“合作互动”。根据学生自学导纲情况,进行讨论交流自学难以解决的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集体智慧,适度评价互相取长补短。交流展示是整个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以学促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
一、什么是展示
何谓展示?展示就是学生在自学导纲的基础上,将预习的成果用适当的方式展现、示出,从而检验自学的效果。是学习成果的“发表、暴露、提升”。如何让课堂展示成为课堂上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重要抓手,让课堂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呈现高效,避免出现“为了展示而展示”的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课堂展示类型
1.组内小展示
由小组长组织在组内进行的展示,展示对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解决最为基础的问题。并由小组长将组内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由学习组长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为班内大展示做好铺垫。
2.班内大展示
一要有展示,二要有评价。展示时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展示时一般由B层、C层同学展示,由A层同学负责点评或拓展。教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调控。点评时,点评的内容则应该是具有针对性、拓展补充性。对展示组的人员参与度、精彩度、准确度、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行点评、打分。
三、展示方式
在“导学互动”课堂中,单纯的说、做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再诱人的课堂也会淡然无味。只有多元化的展示形式,才能让平凡的课堂高潮迭起。常用的展示形式有:
1.口头展示: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这些内容丰富,容量大的内容
2.书面展示: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
3.表演肢体语言展示:展示的同学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增加他表达讲说的内容效果,又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
4.实物模型展示:学习空间图形内容可以提前让学生制作,通过学生的展示、比较,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四、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贵在“精”,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提纲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统一答案。(在实践教学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就让学生分组或自荐,按照顺序把学习任务中的内容一个一个都展示出来,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抓住重难点;也有的老师只注重学习任务的展示,认为只要把学习任务中安排的内容完成,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忽略了课堂内容的适当拓展和延伸。)
哪些题目适合展示?
一是开放性题目;二是拓展性题目;三是难点、疑点且在“导学提纲”的几个问题中出现较多错误的题目。
五、展示指导
1.站姿端正,落落大方。
2.语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语言尽量简洁;语速不疾不徐,注意用语文明礼貌,如:大家请看这一题,请听我讲,我的想法是这样,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有没有同学要补充,对提出建议的同学说谢谢等。
3.发言顺序:组内发言,由小组长制定。班级发言或者展示提倡由中等生做代表,优等生做点评。
六、“导学互动”课堂中如何进行展示
1.规范流程,注重模式化操作
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展示习惯,规范展示用语,要求学生对课堂展示模式熟记于心,能按预设的程序有序推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能迅速进入角色,保证了课堂的快节奏,高效率。
2.注重细节,引导展示的学生开展互动
学生在展示中,切忌只说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讲”来完成展示的内容,尤其是新知,教师还是要强调,有些知识学生讲不到的,教师适时点拨、画龙点睛,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代表讲解更全面,另一方面也使其他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透。
3.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人都有讲解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每次展示时,各组都是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就使得落后生受到了冷落,长期下去,他们的成绩会更差,所以讲解时要让中等生、后进生也参与。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解的机会,都能够得到锻炼。
3.1展示课堂“三允许”:即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學生有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提意见。
3.2展示课堂教师“四不准”:即学生能说的不准讲;学生能研究出来的不准讲;学生能自己操作的不准讲;学生能自己得出的结论不准讲。
3.3展示课堂“五放手”:即书本放手让学生看;思路放手让学生讲;问题放手让学生提;规律放手让学生找;实验放手让学生做。
课堂展示是一个难点,组织不好就可能会出现“失控”局面,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比如展示散漫、耽误时间;优等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受冷落;不展示的学生不关心展示,课堂气氛冷寂;等等。怎样才能使课堂展示精彩、有序、高效呢?
(1)小组成员都会了才可以展示;(2)组长只允许补充,不允许展示;(3)不同的小组成员展示得分值(或星数)不同,A类最低,C类最高,B类居中;(4)一个小组展示时,其他组要积极思考,勇于挑错,谁挑出错误或提出有价值的疑问,给谁的小组加分(或奖星);(5)别的组提的疑问或错误,由提问题的小组指定展示小组的某位成员回答;(6)其他组展示过的内容,以后就不再重复展示。
以“导学互动”模式为主的课堂,学生成了学习、探究、展示的主体,其实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控制课堂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都需要加强。课堂评价也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也希望新学期的课堂因展示而亮点频现,因课改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