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中的疗效

2014-04-29 22:47朱梅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腹腔镜

朱梅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共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6520)min。术后恢复良好,无感染、出血及盆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阴道切口愈合良好,平均随访(63)个月,B超检查子宫形态规整,肌层回声均质,内膜线居中,未发现肌瘤。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17-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30~50岁妇女[1]。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留子宫,是近年来在妇科临床逐步普及和应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现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57岁,平均40.2岁。全部病例均为术前B超确诊,其中肌壁间肌瘤22例,浆膜下肌瘤10例,粘膜下肌瘤3例,肌瘤直径最小2.5cm,最大6.1cm,平均(2.81.5)cm,最多肌瘤数12个,单发肌瘤21例,多发肌瘤14例,无严重盆腔粘连,子宫大小均<孕12周。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凝血象及肝肾功能、生化、血糖检查,乙肝、艾滋病及梅毒抗体检查;行腹部B超、X线透视及心电图等。按传统妇科剖腹手术范围备皮,即上自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下达阴阜和大腿上1/3处毛发。术前24h禁食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术前12h禁食、禁水,术前晚及术晨分别给予甘油灌肠剂1支。术前行离子水阴道冲洗2次/d或用0.5%碘伏阴道擦拭1次/d,连续2-3 d。

1.2.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阴道内放置举宫器,于脐环上缘切开10cm,用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后充入CO2气体建立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0~15mmHg。用10mm套管针穿刺至镜头入腹腔,电视腹腔镜监视下于下腹两侧相当于麦氏点处穿刺,分别置入5mm及10mm套管针,常规检查子宫、附件及宫腔情况,探查子宫肌瘤部位、大小及数量。调整头低臀高位20~30,用长穿刺针头在瘤体与子宫肌层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素12U稀释液,采用单极电凝勾纵行或横行切开肌瘤假包膜,暴露肌瘤核组织,用大抓钳夹持肌瘤核旋转牵拉,电凝假包膜与瘤核间的血管,用1号微乔线缝扎止血,较小切口行8字缝合,较大切口行(全层)连续缝合,彻底止血,恢复子宫形态。用电动碎宫器旋切取出切除的肌瘤,冲洗腹腔,拔管并缝合各穿刺口。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48h,术后6h进半流质,术后24h取阴道纱布并拔除导尿管。

2 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0~170min,平均(6520)min。术中出血量40~110ml。患者术后24h内拔除尿管并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12~28h,平均22.5h。术后恢复良好,无感染、出血及盆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5.5d。术后1个月复查阴道切口愈合良好,平均随访(63)个月,B超检查子宫形态规整,肌层回声均质,内膜线居中,未发现肌瘤。

3 讨论

3.1 病理机制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其发生率为20%~50%[1],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主要症状以阴道不规则出血,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触及肿物及压迫症状为等多见,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子宫肌瘤确切的发病因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生和生长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

3.2 手术指针

子宫肌瘤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取决于患者症状、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及患者的生育状态[3]。腹腔镜可直接观察子宫内情况,不但能精确诊断子宫肌瘤,而且可以代替传统开腹治愈子宫肌瘤引起的良性出血,特别对于未生育者,通过施行腹腔镜可作出明确诊断并同时施行手术,可保留生育能力。由于腹腔镜照明深入手术野,视野开阔清晰,可窥视整个盆腹腔,使病灶得以彻底清除,且术中棉垫、拉钩、术者手掌等均不进入腹腔,可减少脏器被膜损伤及脏器功能的干扰。术后盆腔粘连机会减少,疼痛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提早,可防止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无明显疤痕等优点,同时保留了患者月经和生育功能,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影响很小,有利于术后患者的身心健康[4]。腹腔镜下肌瘤剔除的手术指征[5]:浆膜下肌瘤以及中等大小的单发肌壁间肌瘤(单发或多发子宫浆膜下肌瘤,肌瘤最大直径≤10cm,带蒂肌瘤最为适宜;单发或多发子宫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最小>I4cm,最大≤10cm;多发肌瘤者肌瘤数量≤10个),术前已除外肌瘤恶变之可能。由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能象开腹手术一样可触摸子宫发现较小的肌瘤,因此,术前应进行B超检查以了解肌瘤的数目、大小和部位,把握好手术指征,选择肌瘤直径<10cm、肌瘤个数≤5个的病例,效果较好[5]。肌瘤过大影响创面的止血缝合,数目过多易导致剔除不完整,肌壁间创伤过多。

3.3 手术要点

术中镜下严密探察,尤其注意子宫后壁易被遗留的部位。肌壁间肌瘤在剔除开始时应首先找到正确的分离层次,电凝切开子宫浆肌层穿透假包膜达肌瘤组织,使肌瘤及肌壁间的界限清楚暴露,提拉肌瘤,贴近肌瘤进行分离,可减少出血量。由于镜下缝合较开腹手术难度大,故缝合技术在本术式中显得尤为重要。肌瘤剔除后留下残腔缝合时应注意不留死腔,切口对合整齐,瘤腔较深者应分层缝合,否则会造成血腫、感染而导致手术失败。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既可达到开腹手术剜瘤的效果,又具有创伤小、外观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亦可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理功能,是一种保留器官的理想术式。

参考文献:

[1] 李光仪.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68~72.

[2] 边爱平,赵倩,周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65~66.

[3] Xu Yun,Cuo Wei,He ZY.Psychological trai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hospice nurses[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06,6(6):26~27.

[4] 朱兰,俞梅.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2):712~7l4.

[5] 冯凤芝,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65~67.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子宫肌瘤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