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艳
[摘 要]新课改要求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语文的综合知识,提升语文能力,还要寓德于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善于挖掘德育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好语文阅读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教育
一、在语言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文质兼美、蕴含强烈思想感情的课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去感知课文所饱含的思想情感,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那些鲜活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变得更加美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比如,教学《长城和运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引领学生进行重点语句的训练:(1)请同学们观察长城和运河的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对长城的印象。(2)课文是怎样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呢?请将此类语句找出来并读一读。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抓住课文中对长城、运河关键词句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了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外部特征,体会其雄伟和壮观。再通过“奇迹”一词的领悟,学生能够想象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的辛勤汗水,感受两大奇迹的来之不易,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二、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思想情感
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这些思想情感是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来表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会逐步理解寄寓在语言文字里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净化心灵,陶冶美好情操,获得审美体验,获得德育影响。
比如《九寨沟》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和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深厚感情,描绘了九寨沟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美德的熏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促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首先,配乐范读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阅读情境;然后以小组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自我朗读;最后再让学生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地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朗读来感受课文意境,想象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激起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
三、结合现实生活来深化德育教育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在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德育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文本中所学的道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将文本的道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比如,在《谈礼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牛皋是一个有礼貌的人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如果你是文中的老者你会怎样对待牛皋?(2)如果你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踩到了女青年的裙子,你会怎么办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对照自己平日言行,领悟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检讨自己的行為,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从而让课文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四、通过拓展阅读促进自我教育
拓展延伸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要结合学生知识水平、文本内容等,为学生列出拓展延伸的阅读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资料,获得德育教育的润泽,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诗歌、美文等,并举行以母爱为专题的朗诵会,通过诗文朗诵来拓展文本主题。优美的文学作品陶冶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激发了他们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决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思想教育与语文知识学习的有机融合,在文本中充分挖掘道德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得到美好道德情操的陶冶,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拥抱幸福人生。
责任编辑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