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娟?刘韵清?刘慧玲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组织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要成功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要注意几点:精心选择案例;善于提问,启发思维;注重德法结合;重视案例评议;创新评价模式;构建案例教学网络课堂。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类型;运用
作者简介:谭丽娟(1976-),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韵清(1956-),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89-02
“基础”课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它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的主渠道。随着“基础”课自身的整合与改革,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再思考和改革。
实践证明,在“基础”课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使得抽象的理论讲解更加富有现实性,易于理解;使学生主动参与案例讨论,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加强师生互动和沟通。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中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基于笔者教学实践,本文对“基础”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基础”课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类型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基础”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环节,甚至不同专业的教育对象,灵活运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模式。
1.案例讲授法
它以教师对案例的讲授为主,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解,解释分析说明课程内容。在遇到教学难点、重点时,一些纯粹抽象的理论晦涩难懂,怎样才能深入浅出地阐述?怎样才能分析透彻又发人深省?怎样避免枯燥的纯理论分析引人入胜?案例讲授法是很好的选择。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基础上,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演绎理论,如在讲授“人生价值的标准”这一内容时,人生价值的评价以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为标准。很多大学生一开始对这一标准不太认同,于是举例: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曾连续三次担任神舟飞船发射任务总调度的申劲松当时月薪仅1300元,他的同班同学在附近的中关村工作月薪却上万元,但是不能由此认为他的同学收入高,他的同学就更有价值。申劲松的工作对国家、对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他的工作也很有价值。通过这个案例的讲解,同学们都普遍认同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多少而不在于获得多少的观点。
2.案例讨论法
案例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讨论为主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如在讲授社会公德的内容“助人为乐”时采用以下案例:网民“财院臭小子”自称云南财经大学大三的学生,在网上与网友们进行着一场关于让座与社会公德的大辩论。不管网友如何批判,主角一直都坚信自己不让座并没有错,并说这跟学识、素质无关,“说得极端点,上车我是投了币的,就算有老人有孕妇站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大学生理直气壮不让座,尊重公德需要理由吗?通过同学们深入的分析讨论,更深刻地理解了助人为乐的美德。
3.案例旁听法
这是法学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这种方式要求事先同司法审判部门取得联系,有针对性地选择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组织学生旁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当地法院到校园里现场审理案件,或者邀请法官团到学校就已经审结的案件进行模拟审判。这种方式使学生对诉讼有一个更直观感性的认识。如在讲授《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时,可以选取案情比较简单,又涉及到大学生的案件,联系好当地法院,组织学生旁听。旁听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点评,学生对法律的理解、认识和分析能力明显提高。
4.案例练习法
在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讲解完毕后,为进一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或者出于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择恰当的案例甚至自己设计一定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测试、训练。如在讲授爱国主义的内容时,可以举例出题“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要求学生作答,通过学生解题分析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性。
二、“基础”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方面
1.精选案例
恰当的案例有助于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恰当的案例则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因此案例的选择要求精益求精,要符合以下几条原则。第一,人本化原则。案例的选取坚持以学生为本,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案例教学只有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振和共鸣才能够极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在案例選择上有所侧重,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时代性原则。案例应随社会主题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体现时代的新鲜内容。不能把过时的案例还用于教学中,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影响上课效果,所以要求经常关注学生生活、网络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及时更新案例库。第三,与理论结合的原则。案例的选取要以“基础”课理论作为依据,不能为了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不能过分追求案例情节而背离理论,否则就使上课变成了故事会。[1]
2.善于提问,启发思维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善问才能引导得力,启发思维。首先,从教者自身要有“善于问”的思路和目标。要明确“问”的关键点和终极目标,否则抓不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核心问题,乱问一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其次,问题解决应该是诱导式、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做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特定的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索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2]如讲授道德的特征时,可以提问刘海洋用硫酸泼熊是否道德?武松打虎的行为是否道德?现代社会打死野生老虎是否道德,如果打死的是动物园的老虎又是否道德呢?如果老虎伤人,打死老虎又是否道德呢?最后引导出结论,道德具有时代性。一系列的提问紧扣主题,步步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3.注重德法结合
“基础”课教学要求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因此,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通过案例的选编和分析促进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引导学生从道德与法律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养成学生从道德、法律两方面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例如,在例举“大学生理直气壮不让座,讨论尊重公德需要理由吗”的案例时,可以进行道德和法律两方面的分析,让座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道德应该源自人的内心,而不在于外在的强制。不让座是道德问题,不是法律问题;不让座应受到道德的谴责,但没有法律上的义务。
4.重视案例评议
评议指教师在讨论中的引导,案例总结以及恰当的点评,这是案例教学的点睛之笔,也是案例教学的必备环节。案例教学法中如果没有老师的评议,就难以发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成了为讲案例而讲案例,学生的讨论成为一盘散沙,对案例中理论知识的掌握仍然处于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的状态,难以形成明确的认识。如在讲解法律思维的特征时,举例提问“欠债还钱对不对”,请学生回答后,再问“那欠钱不还是否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总结评议。先理顺“欠债还钱”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从道德上说欠债还钱是社会普遍通行的原则,但从法律上说债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最后归纳出法律思维和其他思维不同的特征。
5.创新评价模式
案例教学法的使用,重在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集中、卷面考试的方式则不能体现这种能力要求。因此要改革评价模式与案例教学相匹配,新的评价模式要强调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的表现,特别是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情况的考核,如学生为案例查资料、做准备的情况以及在课堂上对案例的思辨能力、案例辩论技巧、案例综合分析过程和参与程度等方面。平时课堂的考核要纳入总成绩,而且要提高平时课堂考核在总成绩中占的比例,现在高校采用的平时课堂考核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一般为3:7,可以调整为4:6。期末考试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口试、半开卷或开卷考试及案例小论文的方式。测评题多为与课程知识点有关的案例分析题,涉及的理论点多,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到发挥。
6.构建案例教学网络课堂
网络教学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能对课堂案例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老师应开通“基础”课网上课堂,把案例上传到网上,并组织、策划、引导网络课堂案例教学。网络课堂上学生可自由登录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把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来不及表达的思想以及课后对案例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在网上交流,学生還可以将自己收集的与课程有关的案例传到网络上共享给其他同学和老师。同时老师要积极参与到网络讨论中,与学生进行网上实时与非实时交流。这要求老师有更新的教学理念,更高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更多的教学热情和付出。[3]
参考文献:
[1]尹晓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三论[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20-121.
[2]郑彩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的再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135-136.
[3]谭丽娟.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40-41.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