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兴
【摘要】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冲击了教师原有教学观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从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走向“师生共同探讨”模式。它充分肯定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尊重了学生个性化思维,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关键词】师生互动 语文课堂 研究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 互动的定义
“互动”,依据英语朗文辞典,其英文是“interaction”,意思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互动”的词语构成结构来看,“互动”有“互”和“动”构成。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互”是交互,相互的意思,“动”是使起作用或变化,抑或触动感情变化。因此,“互动”就是指一种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并伴有情感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互动”一词表示的是两个及以上行为主体之间的双向的交互关系。广义的“互动”指一切物质存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狭义的“互动”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
1.2 课堂互动的定义
课堂互动离不开教师、学生和教材课堂三要素,从广义上讲,课堂互动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之间在课堂情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和自我互动;从狭义上讲,课堂互动的涵义则表示师生在课堂情境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2 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涵
本文所谓的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是指狭义的范畴,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语文课堂师生互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它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和目的性,是指在语文课堂情境中,为达成一定的语文教学任务,实现一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师生交互活动。要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2.1 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是一个认知互通的过程
所谓认知互通,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的认知交流过程。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取新的认知内容,填充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以补充和完善原有的认识结构。教师从学生的“学”中了解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通过学生认知反馈,充实自身的认知内容,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并以此调整语文教学内容,完善语文教学形式,优化语文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学要求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师生之间只有达到认知互通,教师才能准确捕捉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言语认知状况,从而及时地调整语文教学内容,改变语文教学策略,让学生较好地吸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成果,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2.1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是一个思维互动的过程
心理学家奥托说:“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开发取决于开放的思维”。师生互动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课堂环境是轻松的,师生关系是友好的,学生可以就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及时向教师发问,与教师进行讨论,也可以就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发表见解和看法。教师也可以学生的启发下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师生间的双向信息传递便于学生直接捕捉语文信息,诱发学生学习语文和教师讲解语文的热情,在这一背景下,师生双方思维处于发散状态,大脑处于活跃状态,通过彼此互动对重点教学内容有了更清晰更深刻地认识。不仅如此,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对于语文课程来说,语文教学如果不能使师生之间产生思维呼应,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很好地发展,当然也就背离了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宗旨。
2.3 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是一个情感互染的过程
所谓情感互染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的交互感染与激发。语文教材多为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教材内容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是语文情感教学的良好素材。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充满情感色彩的语文课堂情境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健全人格。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能力。
3 语文课堂互动的学科特点
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下,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其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间交互作用为主线,同时力求反映师生间认知过程和情绪过程的相互关系。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对深入理解和认识师生互动的本质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3.1具有依托文本的特点
文本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其本身蕴涵着作者独特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对文本内涵与价值的深入挖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忽视文本内容的语文教学都是“假语文教学”、“伪语文教学”,互动教学也不例外。
3.2具有情感渗透的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对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共同追求是人们对语文学科特性单纯追求工具性的深刻反思的结果。其次,语文教材的文本内容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其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如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等内容,这些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强烈的情感内容。再次是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是一个情感融入的过程,情感互动贯穿于整个互动过程。
3.3 具有生命融入的特点
課堂教学不应仅是一种“特殊认识活动”,还应被看作是师生的一段重要的、有意义的生命经历,在这一经历过程中,课堂对于师生双方不仅具有“认识功能”,而且具有“生命价值功能”。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文本内容需要师生共同去理解、体验和感悟,在理解、体验和感悟中生成对生命的反思,在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中,获得发展,在心灵与心灵的互动中,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吓琴. 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路秀美.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