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阮绪和:男, 副教授,江西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02
儒家思想,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仁。仁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对它进行过不同的阐发,所以涵义显得十分复杂。有人认为仁是“忠恕之道”,有人认为仁是“君子的属性”,有人认为仁是“特殊的人道主义”,有人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在英语中“仁”字也有多种译法:有的译成benevolence(慈善、仁慈),有的译成charity (同情、慷慨),有的译成mercy(怜悯、宽恕),有的译成virtuous(善良的、诚恳的),有的译成kindheartedness(好心、仁慈),有的译成tolerant(宽容的、忍耐的),各种翻译,五花八门。
一
我们先从词汇学的角度考察,在《词海》《词源》《汉语大字典》等权威工具书中,仁主要有如下几个义项:
①对人亲善,仁爱。 《诗经·郑风》:“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②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其核心是爱人,与人相亲。《论语·阳货》:“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③仁政。《孟子·公孙丑上》:“以德行仁者王。”
④旧指具有仁德 的人。《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
⑤恩惠。《晋书·武帝纪》:“曲惠小仁,故无取焉。”
⑥温润。《淮南子·坠形》:“江水肥仁而宜稻。”
⑦犹“存”。思念;慰问。《礼记·仲尼燕居》:“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
⑧麻痹或失去感觉叫“不仁”。《后汉书v班超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
⑨通“人”。《论语·雍也》:“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上面这些义项,义项①“对人亲善,仁爱”应是仁的本义。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他在《说文解字》中对“仁”的解释是“仁,亲也。从人从二。”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仁字是“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从二”。近人康有为在《中庸注》则解释说:“仁从二人,人相偶,有吸引之意,即爱力也。”从文字构成的角度看,仁正是表示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亲善、仁爱的关系。仁从二人,说明仁一定是在二人以上的关系中发生的,一定是在和他人的相互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很明显,仁的其它义项都是从 “对人亲善,仁爱”这一本义引申出来的。对人亲善、仁爱,是理想社会对美好人性的一种呼唤,是任何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从中引申为一种道德规范。普通人要讲仁,为政者更要讲仁,尤其是到了春秋时期,社会发生了激变,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急剧增多,为政者应该以仁爱来化解社会矛盾,进行仁的统治,爱的统治,这就是仁政。无论是对人亲善、仁爱的“仁人”,还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仁政”都会使社会协调,人们获益,所以又引申出“恩惠、温润”等意义。仁就是要关心人,爱护人,有时可能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这时自己就要做出一些牺牲,不能生气,那么就要忍,所以仁又有“忍”的意思。如果对别人的痛苦漠不关心,毫无反应,就像一个手脚麻木毫无知觉一样,成语中“麻木不仁”中的“仁”解释为“知觉”。
从许慎开始,对仁的字形的分析都是“从人从二”,是一个会意字。我们要思考的是,“从人从二”的“二人”为什么会含有“仁”的观念呢?在汉字中,“二人”为“北”,“二人”为“比”“二人”为“从”,都很好解释,可“二人”为“仁”的理据又是何在呢?关于这个问题,刘文英在《“仁”之观念的历史探源》一文中作了很好的解释。刘先生认为,“仁”字从“二”中的“二”并不是数词“二”,而是一个“重文”符号,即“仁”字是由两个“人”字所组成。这里的两个“人”字的组合,不是两人相背的“北”,也不是两人相随的“比”或“从”,而是“两人面对面的互相观顾”,实际上,这种“两人面对面的互相观顾”,汉代注释家郑玄给了一个专有名词,名曰“相人偶”,郑玄解释其涵义为“以人意相存问”。实际上,这种“以人意相存问”就是一种礼仪,其形式为两人相对,互相屈腿躬身作揖问好。这很像今天的日本人跪在蹋蹋米上互相说“多多关照”。从对“仁”字形的分析可以看到,仁观念一开始就同“礼”有密切的关系。“礼”是外在形式,是一种约束性的规范,仁则是内在的精神,是一种自觉性的追求。究其实,“仁”是“礼”的内化和深化。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儒家思想中为什么“仁”和“礼”存在种种内在关系,进而窥探到“仁”“礼”关系的历史源头。
二
如果从社会学角度看,我们把仁的涵义概括为仁德、仁人、仁爱、仁政、仁和等内容。
首先,仁是一种德行,我们以德释仁,称为仁德。仁这个概念在孔子之前很早就出现了,不过,在孔子以前人们一直用仁表示一种德行。先秦文献中,仁字一般都与义、孝、忠、敬、智、亲、直等其它德行并列使用。如:“背恩不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左传·僖公十四年》)以亲、仁、祥、义为四德。“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左传·成公九年》)以仁、信、忠、敏为四德。“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左传·襄公七年》)仁包含德、正、直三德。仁作为一种德行。
仁作为一种德行,在先秦典籍中,特别强调以下几方面:一是爱亲,“爱亲之谓仁”(《国 语晋语》)仁就是对父母兄弟之爱;二是守礼,《国语》载,赵文子筑室斫其椽而砻之,按礼的规定,大夫筑室只能斫其椽,所以他遭到他人的非议。赵文子被迫接受礼的规定,并说:“其斫者,仁者为之也;其砻者,不仁者为之也。”意即守礼为仁,违礼不仁。孔子特别强调仁与礼的关系,认为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三是外恭内敬,《左传》说,“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意即仁人必须心存恭敬,外观庄重严肃。四是成事,“度功而行,仁也”,(《左传·昭公二十年》)杜預注:“仁者贵成功”,仁与不仁,不仅要看行为的动机,也要看行为的效果,不考虑成功而行动,是违背仁的。
其次,仁是人的本质,我们以人释仁,称为仁人。把仁看成人的本质,这是对仁的认识的一个大飞跃,也是仁涵义的大拓展。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天赋予的仁义礼智四端。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这里提出了恻隐之心是人成为人的重要标志,而恻隐之心就是仁的开始。换句话说,仁是人成为人的重要标志。《中庸》则直接指出:“仁者,人也”。朱熹说:“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这些都是对仁是人的本质,仁是人的重要标志的說明。就是说,只有仁者才成其人,不仁者不成其人。
仁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不管是孟子的“恻隐之心”,还是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说的都是人具有仁的可能性,但并非现实性。人要实现仁,要使仁变成现实性,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这是仁的实现问题。孔子强调立定志向,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安仁,利仁时,仁与生无矛盾时,则两全并取。如果仁与生不能两全并取时,就要舍生取仁。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杀身成仁,就能达到仁的最高境界。孔子这种“杀身成仁”思想,为后来的哲学家,思想家所推尊、发挥,并培养、造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崇尚气节,注重情操、自尊自爱、刚直不阿的民族精英。
再次,仁是一种爱心,我们以爱释仁,称为仁爱。作为仁者,首先要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把爱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美德。他十分爱惜人,关心人。他把爱人看成是“仁”的本质、核心和第一要义。
“爱人”是一个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过程。《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者由亲亲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的理想境界,既可以能善其身,又可以兼善天下,这便是仁人君子了。
要做到真正的“爱人”,就要实行忠恕之道。因此,儒家把“忠恕”作为仁的体现,是实现“仁”的两个重要方面。“忠”的涵义也是多重的,除了崇上、忠君之外,还有端正思想,搞好自己与他人关系,极力把事情为好,不自欺欺人,以己为人,成事、成人的奉献精神。恕是“推己及人”,即以己之心去推度他人之心,一方面推己所欲,给人之欲,一方面己之不欲,不加于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忠恕之道”最能体现仁的内涵和为仁之方向。这是处人、处事和自处的一种尺度和基本原则。简言之,爱人,就是爱护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理解别人,体谅别人。仁的这种含义,最为人们所接受。
另外,仁和政治密切相连,我们以政释仁。称为仁政。仁政是儒家政治学说的最高境界,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正己”和“安民”。“正己”就是统治者要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谁敢不正”,统治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安民”就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孔子主张“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仁政”,从普遍的意义讲就是爱人、宽人的政治,要求为政者有仁爱之心,施政于民。
最后,仁讲究和谐,我们以和释仁,称为仁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儒家提倡的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这是礼规定的和谐,是外在的、强制的。同时,孔子也知道,这种外在的、强制的和谐是不够的,以仁制和,把这种和谐从外在变为内在、从强制变为自觉的,才能达到和谐的更高境界。孟子把这种和谐引入政治,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仁政思想。仁和,就能“四海之内皆兄弟”,能就“近悦远来”,就能“天下大同”。《尚书》讲“协和万邦”,就是热爱和平,主张各国互相团结,和睦共处。这些都是仁和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刘文英.“仁”之观念的历史探源[J].天府新论,1990,(6).
[2] 刘蔚华.论仁学的源流[J].齐鲁学刊,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