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死亡

2014-04-29 00:44聂美琪
青年文学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我与地坛生命意识史铁生

摘 要:《我與地坛》倾注了史铁生对苦难的解读和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生命意识,而这能够从人与建筑、生存与死亡的解读中体会到。在与地坛的对话中,史铁生不断审视自己,叩问心魂,令地坛激发出来自历史的生命撼动,让人类感到自身的渺小;他也坦然面对死亡,懂得自己生的意义——忠于自己的欲望,通过写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史铁生;《我与地坛》;生命意识

作者简介:聂美琪,1992年10月出生,籍贯:广东恩平,华南师范大学在校学生,研究方向: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01

《我与地坛》描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留连的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他同自然对话,同自己对话,梳理思绪,审视心灵,探寻命运玄机。他在地坛里默坐、沉思、阅读和写作的十五年,是他生命过程中不平常的十五年。他自身独特的经历,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生命意识,而这能够从人与建筑、生存与死亡的解读中体会到。

一、人与建筑

一座废弃的古园,静静屹立在荒芜的野地里;一个遭受沉重打击的年轻人,在古园的每个角落,默默留下他的车轮印。“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说不清是史铁生遇上了地坛,还是地坛等待着史铁生,他们的相遇确是始于苦难,从相识到相知经历了无数的日夜。我与地坛,地坛与我,这座被遗忘的古园仿佛始终在原地等待,等待他的失意、迷茫和成熟。

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情愫总是难以摹拟。一座普通的建筑,近在眼前,与它天天相见,但你并不会对它有特别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成为你日常的风景。倒是由于观赏者的特殊遭遇,致使有了靠近它的机会,作半刻的停留,对它的态度依旧如前。可是,经过长久的驻足与观望,观赏者会渐渐发现到一些往常被忽略的风景,或是一些他与建筑的共同点,促使他有目的地到达那里。渐渐地,人与建筑的距离近了,一种属于人与建筑的陌生情愫也就此萌芽,而这正是一切情感牵连的开始。那么,是观赏者的心态变了,还是建筑物的外观变了?其实只是心动了。自此之后,“它”(建筑)变成了“他”,在观赏者的心里,他(建筑)是一个具有生命气息的存在。这种生命气息,是观赏者把建筑本身积累多年的沉淀激发出来的结果。他(观赏者)和他(建筑)即变成了对等的存在,有了相互对话的前提。

二、生存与死亡

“要不要去死?”“你说,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这是史铁生在遭受苦难之时说服自己活下去的理由。那么,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究竟是无可奈何的妥协,还是试着活下去,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呢?首先,决定要不要死亡之前,史铁生的认为他的情况是“一切仿佛都要完了”。若是妥协的态度,就表示他觉得反正什么都没有了,那就这样吧,怎样都是徒劳的,不如早早死去。若是活下去的态度,则是反正什么都没有了,死也只是迟早要面对的事,也不必急着去面对,何不试着活下去?显然,史铁生是属于后一种。对于死亡,他是毫不惧怕的,甚至将它当做是一件平常事。他也坦白自己对死的态度,不能算积极,但有一种直面人生的从容和淡然。最终,他选择了活下去,坦然面对上帝赐予每个人的苦难,也找到了自己生存的理由——忠于自己的欲望,通过写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下去,并非因为看轻死亡因为,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即使一个人失去了一切,但是他还是想得到些什么,他认为自己还是可以得到些什么的,他还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就是欲望,就是任何人都拥有的属于人的本性。所以有时我们尽管并不惧怕死亡,但也不想面对死亡。一旦选择死亡,即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欲望。

那么,怎样活?对于这个问题,史铁生用了超过十五年的时间去思考,得出的答案是——写作,“写作是为了活着”。为什么是写作呢?写作,一开始仅是他拖延生命的借口,但在不断地思考和拷问下,他最终找到了自己写作的意义,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追求名声,而是为了追求生命价值。写作,恰好就是体现他生命价值的最好方式。从更深层来看,身体的缺陷没有导致他思想的残疾,相反,由于曾经历过常人所不能体验的苦难,使他能够到达人性的深处,有了静心透视生命的可能,这一静心透视使他的思考伸向了人性的极限——他拷问着生命的终极价值。在写作中,他完全沉入自己的世界.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创造出独特的文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回忆、反思、追问,他陷入困境,又向困境挑战.反复地较量和探寻。正因如此,史铁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他喜欢写作,喜欢写作中所含有的东西——发现自己的机会。他自己的真实——对他自己,而不是对别人而言的真实——这东西是任何其他人都不可能知道的,是他从生命中感悟到的。别人只可能看见外表而已,而绝不可能完全说出那外表对他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史铁生用笔开辟了自己继续前进的路,呼唤出自己坚韧的精神气魄,与不幸命运进行勇敢抗争。他把写作当成超越苦难、征服困境的战场,当成实现人生价值,获取人生欢乐的机会。

三、结语

《我与地坛》倾注了史铁生对苦难的解读和对生命的深刻认识,以其独特的生命感悟启发着读者。虽然我们未必同样遭遇过像他一样的处境,但我们一样会面临苦难,面临人生困境;一样会疑问:为什么要出生?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通过这篇文章,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生活没有绝对的公平,差别永远存在,与其怨天尤人,何不努力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呢?

猜你喜欢
我与地坛生命意识史铁生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我与地坛》对母爱的阐释
《我与地坛》中的“超越”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我与地坛》与人生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