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的新进展研究

2014-04-29 17:02:14余爱华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新进展护理

余爱华

【摘 要】气管切开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其对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气管切开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可使各项操作顺利进展,提高气管切开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本文将对气管切开护理的新进展作一综述阐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气管切开;护理;新进展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45-01

气管切开是重症患者疾病治疗中重要的步骤之一,科学实施气管切开,可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为患者疾病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气管切开术中,护理干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关系到手术进展情况,关系到手术效果的好坏,因此不容忽视[2]。以下笔者将从吸痰护理、气道湿化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方面对气管切开护理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分析。

1 吸痰护理

1.1 把握相关的指证

李宜芳等[3]人认为,吸痰指证需包括以下这些:通过气管导管,可观察到较为清晰的分泌物,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症状,且出现明显的痰鸣音,呼吸音也逐渐减弱,氧分压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若为呼吸机者,则可产生相应的高压预警。当出现上述指证时,需及时给予吸痰处理。

1.2 准确选择负压

郑芬芳等[4]人指出,正常情况下,负压应选择在10.7kPa-20.0kPa,若压力过高,则极易伤害人体气管的内壁;若压力过低,则会使患者吸痰不全,有残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在选择时需慎重。

1.3 有效刺激咳痰

禹晓琴等[5]人认为,若患者的咳嗽反射好,则选择刺激咳痰,使其将喉咙的痰液由气管的套管口咳出,之后立即清除残留在气管内的痰液,以预防患者的再次深部吸痰。但刺激的方法要科学,要步步引导患者自己咳痰。

1.4 及时有效吸痰

吴芝梅等[6]人认为,吸痰是在器官切开的护理中最主要的护理之一,吸痰不可过于频繁,但也不可延误吸痰,且吸痰的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会致使气管黏膜损受伤,重致使其突发急性左心衰竭或加重低氧血症。

2 气道湿化护理

2.1 科学选择湿化方法

谢润月等[7]人认为,对吸痰无障碍的患者,可采用超声雾化法加间隙气管内滴药法;对困难吸痰的患者者,可使用持续给药法,因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吸痰。气道灌洗法是将生理盐水或湿化药物5mL-15mL注入导管,留置15s就立即吸出,每次注入量不得超于20mL,每日不得超于4次[8]。湿化药物刺激性较大,如有超量,将引起严重的后果[9]。气道灌溉法主要是针对切开气管时间较长、吸痰困难并且痰液非常粘稠的患者[10]。湿化的作用在于给患者注入湿化的氧气,以避免气道的分泌物结痂而引起的气道堵塞[11]。

2.2 科学选择湿化液

金翠敏等[12]人认为,湿化液必须采用0.45%的盐水,其效果显著,吸后则在气道内进一步的浓缩成适合人体的生理盐水,无刺激性,对支气管起到保护作用。

2.3 合理加温气道湿化

俞进等[13]人认为,使用加温气道湿化法对气道进行湿化,是对呼吸道湿化比较温和的一种方法,因湿化液温度是手动去控制温度,则调其温度与人体的体温相近,以减轻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其好处是不会出现皮下及纵隔气肿,以及肺部感染不再频繁发生等。

3 并发症护理

王生芹等[14]人认为,感染类症状为气管切开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与支气管感染等,此外皮下气肿、气道阻塞、气胸、大出血等也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彭瑞君等[15]人认为,套管管理不当,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此需加强套管观察,判断其是否存在搏动现象,若搏动严重,则需及时更换合适的套管。阴晓钰等[16]人认为,术后需密切观察套管,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若套管太紧则将对患者颈部造成一定的压迫,甚至可导致呼吸困难等现象的发生,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若套管太松,则极易脱落,反复多次可导致伤口感染,引发呼吸道感染。陆海燕等[17]人认为,气管切开后,易出现误吸胃内容物的情现象,对此应于患者注入食物时,引导其半卧,将床头微微抬高,在患者无太大不适感情况下降胃内的其他滞留物抽走,同时需注意防止逆流现象,避免因为堵塞造成的感染或大出血。沈文云等[18]人认为,套管堵塞极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对此需注意观察套管,并及时更换新套管,这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套管堵塞,而且可以抑制和阻断肉芽组织的产生,达到预防多种并发症的目的。张荷花等[19]人认为,术后需加强室内环境控制,严格检查是否通风、空气是否新鲜等。王玉红等[20]人指出,为了预防伤口感染,则需用医院专用的无菌纱布对伤口进行包扎,避免浑浊空气入侵伤口。此外,还需参照相关的标准,对内管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伤口敷料要做到及时更换,并遵医嘱服用相关的抗生素[21]。

综上所述,在气管切开期间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有利于减少机体康复时间,对危重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气管切开护理不仅仅包括以上几个方面,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护理实践中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 乔引娟,葛文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0,14(23):142-143.

[2] 李冬梅,冷亮,张艳荣.经人工鼻吸氧在气管切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5(08):550.

[3] 李宜芳.颅脑损伤及颅脑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的護理[J].吉林医学,2010,15(32):81-82.

[4] 郑芬芳.42例气管切开术后吸痰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7(S1):116.

[5] 禹晓琴.19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肌麻痹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5(11):226.

[6] 吴芝梅,许正国.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5(11):207-208.

[7] 谢润月.气管切开病人2种不同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11(07):115-116.

[8] 苏爱军.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20(24):104-106.

[9] 王丽捷.18例呼吸困难病人气管切开护理体会[J].青岛医药卫生,2010,7(01):203-204.

[10] 陈书琴,杨灵霞,潘亚男.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呼吸道的護理管理[J].护理研究,2010,15(24):1542.

[11] 王艳彦,王金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12(10):108.

[12] 金翠敏,戴如玲.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效果观察及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9(08):52.

[13] 俞进.气管切开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5(09):142-143.

[14] 王生芹.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地呼吸道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7(04):115.

[15] 彭瑞君,麻晓,张丽霞.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6(06):214-215.

[16] 阴晓钰.重度颅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8(02):1126-1128.

[17] 陆海燕,刘薇群.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0,5(05):741.

[18] 沈文云.神经外科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9(02):615.

[19] 张荷花.79例床旁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6(05):1013-1015.

[20] 王玉红.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5(16):1163.

[21] 王萍,赵凤娟,杨艳丽,等.重度呼吸道烧伤16例气管切开后护理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23(03):340-342.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新进展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科研新进展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的
人人健康(2016年15期)2016-08-15 17:23:28
蒙中西医防治脑卒中(萨病)新进展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2014医改攻坚新进展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4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