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坤 于孝水 叶欣园
摘要:外资的进入导致全球产业链向中国大陆延伸,成为当地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发展迹象显示出了借助于国际产业链转型升级困难重重。文章基于对江苏、浙江和广东大量企业的调查,对配套型企业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它们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对策,认为中小企业配套集群、“量产型”专业制造商、“伙伴型”品牌企业是三种主要国际配套企业,打好智力资源基础、促进有效技术引入、培育集群创新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全球产业链;知识转移;本土企业;转型升级
一、 引言
加入WTO后,我国在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方面都经历了高速发展,达到了很高水平,这一发展为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如江苏省昆山市2007年配套销售额就高达316.17亿元,十年的平均年增长高达25%以上,深圳2008年实现加工贸易出口1 098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61.1%,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约为70%。然而,配套企业经过初期的长足发展,已经慢慢的走到了瓶颈区,相应的各种问题开始暴露:企业过渡依赖海外供应商和进口商,自主的技术创新少、消化吸收率低、技术边缘化,技术扩散受到国际因素以及企业吸收能力等因素限制,无暇国际自身品牌的培育,使企业国际化道路欲走越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国际配套型企业在借助全球生产链实现转型升级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延续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并促进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 国际配套型业务中的知识转移框架
在全球价值链上技术知识传播可以归纳为三种途径:(1)资本技术服务途径;(2)操作知识、维护技术和专有知识(Know-how)的传播途径;(3)管理和生产技术专家及知识的扩散途径。下游客户要求上游生产商提供合乎要求的产品或配件,因此技术规范等知识主要是伴随着技术指导等方式而沿着后向联系通道进行传播,这就凸显了后向联系传播方式对于本土企业能力形成和升级的重要性。
在后向联系的知识传播过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知识的传播。首先,虽然从逻辑上讲知识的纵向传播符合跨国公司的利益,有理由认为这条路径是畅通的,但来自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经验显示,供应商们最终会成长为MNE的竞争对手,所以跨国公司和供应商之间还存在价值链上的信任关系,MNE将有选择地阻断知识的传播路径并不难理解。另一方面,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也是决定知识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在知识传播过程的博弈中,两个方面的作用共同决定了传播的机制:一方面,受到环境、产业特点、企业特点和联系特点的影响,知识输出方为了避免接受方能力的全面培养,会有所选择地阻断部分知识的传输,另一方面,接受方的能力也将影响知识的消化吸收程度。
在这一分析框架下分析技术知识的跨组织扩散与转移,知识的特征和传播途径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Ernst和Kim把纵向知识传播中的各种途径归纳为正式途径(如:FDI、授权)和非正式途径(各种技术技术指导和其它形式的扩散),并分析了各种途径中什么样的知识起到了有效的传播。Iammarino把和产品、组织相关的知识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类型进行了分类,认为那些有利于创新能力增长的知识(如:专有知识),多以默会(Tacit)知识的形式存在,需要双方人员之间的广泛接触才能有效传播,而大量物化的(如:新设备)知识和编码化(如:操作规章等)知识则可以通过段时间的接触能够实现成功传播。
三、 调查样本
基于上文的分析思路,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自2009年9月份开始,进行了一个历时三年的调查,对本土企业感知到的基于全球价值链实现技术升级的主要阻碍因素进行了现场调研并依据访谈填写了调研问卷。被走访调研的企业近100家,其中有80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表达了有明确的阻碍因素感知。这些企业可以概括为三个特征明显的类型:中小企业集群、专业从事代工制造的企业、具有自己的品牌且基本是跟发包方平等合作的企业。其中第三类企业差距最大,从最大规模的数百亿年销售额到最小的几亿的规模,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但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如杭州顿力的直流电机业务),都与跨国公司具备相类似的合作关系,对阻碍因素的感受也很相近,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见表1),下文将对每个不同类型的知识阻碍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四、 研究结果
1. 国际配套型企业的类型与特征。
(1)中小企业配套集群。江苏、浙江和广东的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都呈现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共同特征,如江苏昆山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扬州天山的光伏产业集群、杭州萧山和台州黄岩的汽配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家具产业集群、等都由大量中小企业集群而成,因缺乏核心竞争要素和市场谈判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国际产业链的分工,被普遍稱为国际支配企业的当地“待发展型”集群。它们往往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共享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市场,在产业最低端以微薄的附加值为跨国公司和国外品牌制造商加工、组装。有限条件下的复制是集群扩张的最基本形态,缺乏创新动力、充足的资金,也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眼光。
(2)“量产型”专业制造商。跟大量中小企业不同,加入全球产业链的一些大中型制造商有一定规模和成熟的生产经验,它们一般被选定来生产利润稳定、市场成熟期的产品,如广东佛山的大型LED企业、扬州顺大,浙江一些规模不大,但业务专一的中型企业(如恒工钣金)等,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在做国际配套加工的过程中也获得了相对可观的回报率和规模经济优势,相当一部分企业放弃了对研发、品牌和渠道的努力,进而将优势资源投入到国际中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上。以廉价的回报按苛刻的要求为他人制作昂贵的“嫁衣”是对这类企业的形象描述。
(3)“伙伴型”品牌企業。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和生产优势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如广东的格兰仕、格力,浙江的海正药业(为国际知名品牌生产原料药和中间体)、水晶光电、杭州頓力(电机业务)、无锡尚德等企业,因有能力组装、生产和开发国际品牌商较先进、市场价格较昂贵的产品,也可以成为国际产业链中的环节。这些企业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创新系统还不完善,虽然在与主导企业的合作中可以拓展国际接触空间,了解先进的管理和规范,但往往主要接受一些跨国公司不愿去做或在本国(出于环境原因)不允许做的产品或部件,客观上在为跨国公司做OEM或ODM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优势资源。
2. 国际配套型企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和出路。
(1)中小企业配套集群遇到的问题和出路。配套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三大问题制约了转型升级的实现:其一,集群整体以要素的价格优势进入国际产业链,由于简单复制特性和缺乏高端人才、创新动力等转型升级的必备因素,长期被锁定在产业链低端,且一旦要素优势失去将整体陷入萧条;其二,主导企业按业务环节将价值链分割并全球布局,使集群体现出强烈“外科手术式植入”特性,难以跟当地经济融合,使其生产业务中的先进因素难以在当地形成外溢,不利于引进外资作用发挥;其三,由于集群对主导企业的高度依赖和业务的高度封闭性,使当地经济完全暴露于高风险的国际市场,成了国际风险转移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受灾区。
由于管理人才缺乏,创新动力不足等原因,三省被调研的外向型产业集群上述问题都非常突出,而东莞、昆山、(扬州)天山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因其“外源性”和产品在价值链上的封闭性特点更是处于严峻的存亡边缘。该类集群当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生产性的集群转变成为创新性集群,并实现新产业和新业务的内生增长,摆脱对主导企业的高度依赖性。基于国际经验的研究显示,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有利于创新与升级的全球价值链技术和管理上的外部动力,在政府的协作与支持(产学联动和配套设施支持)下形成创新网络与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内在机制。
(2)“量产型”专业制造商遇到的问题和出路。“量产型”专业制造商与外向型产业集群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独立完成了后者一个群体的业务,具有更高的“资历”,能够达到更严格的标准,具有更优越的谈判位势,但其本质仍是从事着产业链的低端业务。该类企业转型升级的的体现是在产业链上由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逐步转移,由于企业优势在生产上的单一性,缺乏独立开拓市场的能力,退化成完全做OEM的企业并完全受制于主导企业的需求和国际市场景气是主要潜在问题。
多数企业的成功做法显示:规范化的生产管理、差异化的点上突破、多角化的客户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典型事例如:成长阶段的格兰仕(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恒工钣金等按照国际产品品质要求和管理规范,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主导厂商的采购率,提升其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国星光电、水晶光电注重于差异化和在点上的突破,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以降低生产和时间成本为竞争手段,逐步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增加与购买者谈判的力量;杭州頓力、国星光电、格力利用在供应全球购买者时所获得的知识来供应和开发其它市场,寻求价值链攀升和重构的有利途径。
(3)“伙伴型”品牌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出路。“伙伴型”品牌企业往往是已经在当地具有了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国际产业配套为其提供了在学习中模仿、增强产品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进而最终取代发包者买主的机会,但由于其在国际产业链中所从事的业务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单纯从封闭的产业链中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便成了限制其通过国际配套带动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
针对生产和研发能力落后的缺陷,“伙伴型”制造商多采用广泛学习,取长补短的策略,如海正药业实践自创的“放水养鱼”和“筑池养鱼”的套路,即大胆走向国际市场,借助于在国内培养起来的研发能力和优势跟国际知名品牌合作,进而规范研发体系,提高创新能力;格兰仕可以说是将这一做法用到极致的代表,最多同时曾为250家企业做配套和代工,以缩短研发和制造升级的道路;杭州頓力则采取了从行业内知名外资企业招募研发骨干,瞄准产业至高点,从而引起国际巨头关注的做法。得益于联想、吉利等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多数大企业也将目光盯上了收购国际品牌的技术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跃升提供支持,在得到了品牌溢价的同时也开通国际进入的市场和渠道,从而实现创新能力与市场能力的综合提升。
五、 政策建议
1. 人才与智力资源基础建设。任何一种类型的企业要转型和升级,都离不开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集群和成长中的“量产型”专业配套企业,因自身并不具备人才培养的制度和能力,必须依靠外部的人才输入,因此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成了企业转型和升级的根本保障。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地区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之间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与互动,通过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展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加大从国外引进高技术人才的力度,促成智力和技术回流,强化对需求人才的生活和福利保障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吸引和挽留人才的环境等措施都是有益的做法。
2. 有效技术引入。不加甄别地引进外资是导致本地经济转型升级困难的重要原因,在引进外资方面,应区别加以对待,着重吸引那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污染产业或加工环节的进入,尤其应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入驻。要实现有效的技术引入,一方面可以制定引资指导目录加以引导,对从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加工贸易给予更多的优惠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外企业联合开发和合作,促使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转移,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
3. 区域创新能力培育。产业集群政策的重点是在更多的企业组群中建立联系和扩大支持,以形成产业集群为目标,在集群内形成官产学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协作网络同时,促进创新,创造增长点,而不是致力于对个别企业和个别项目的支持。有效的措施如:做好工业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扫除集群发展的障碍;将信息提供、技术研讨、产学合作、专家建议等措施纳入政府责任范围,促进社会资源在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除了对幼稚产业的暂时性支持和现有产业的必要改组以外,避免政府的投入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行为的扭曲。
4. 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国际配套型企业,尤其是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伙伴型”制造商,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在于需要借助国际产业链不断地增强技术吸收能力,并转化成自主创新的能力,发挥其对产业链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广泛打开渠道,可以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机制;鼓励有实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广泛参与到与跨国公司在资本、技术、品牌建设和营销方面的合作;鼓励企业在研发方面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或绿地投资方式形成全球技术协同的研发格局。
参考文献:
1. 廖玫,杨瑾.昆山民营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中国市场,2010,(22):86-89.
2. 曾贵,钟坚.深圳市加工贸易发展与转型升级研究.开放导报,2010,(2):88-92.
3. 刘志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财经问题研究,2005,(5):25-31.
4. 吴晓波,吴东.全球制造网络与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10,(4):3-5.
5. 李平,钱利.国际贸易、技术扩散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当代亚太,2005,(5):41-46.
6. 周利国,李志兰.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道路的模式选择.山东经济,2006,(6):41-46.
7. 杨洋.企业代工动机、种类、强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深圳市制造业企业的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5.
基金项目: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项目(项目号:11JDSM02YD);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Y6110571)。
作者简介:史小坤,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于孝水,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叶欣园,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