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企业、生产性补贴及其有效性

2014-04-29 21:12薛伟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税收负担

摘要:文章选取2004年~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出口企业,采用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并评估政府对出口企业实施生产性补贴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生产性补贴政策显著地提高了出口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和研发密度;(2)生产性补贴政策对出口企业的纳税效率产生了提高作用,即在税收负担上,补贴效果只显著作用于国有出口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不显著。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销售增长率;研发密度;税收负担;倾向得分匹配法

一、 问题提出

2004年中国出口增长追超日本,2007年超越美国,至2009年赶超德国,并一直保持出口增长世界第一的地位。为了提高企业的出口能力以及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竞争力,各国政府往往要对出口企业采取众多的鼓励措施。因此,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实务中,对出口企业进行生产性补贴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出口持续增长政策之一。

但是,目前有关生产性补贴政策是否对本国出口企业存在促进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由于官员寻租和政企合谋现象极有可能出现在生产性政府补贴分配过程中,并导致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遭到极大的浪费。即使生产性补贴对出口企业产生促进作用,但实施补贴所产生的直接财政成本要远远大于其所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持肯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对企业进行生产性补贴能够直接增加公司的产出,政府也能够通过调整税率和财政补贴政策引导公司的生产行为。

这些学者对生产性补贴政策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补贴政策能否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能否出口的潜在性上,并且研究的范围也都局限在出口企业和潜在的出口企业,并没有学者去探究对正在出口的出口企业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的动因是什么?更没去探究实施这样的补贴政策将产生怎样的经济社会效果?因此,这将是本文接下来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 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按照异质性贸易理论,企业能否进入出口市场是由进入出口市场的沉淀成本、企业自身的特征和行为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所决定。在国外,有关生产性补贴研究的文献中,主要注重于研究实施生产性财政补贴前后,异质性企业在出口行为和出口规模上所产生的变化,极少涉及产生的实际效果。例如,Bernard和Jensen(2004)使用1984年~1992年期间美国制造业13 550家的面板数据探究促进这类企业进入国际贸易出口领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补贴能够促进潜在出口企业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并能降低异质性企业出口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对出口产生了正向的促进作用(Volpe Martincus & Carballo,2008)。此外,Girma等(2009b)利用1999年~2005年中国制造业的14万家企业的数据,运用Tobit受限因变量模型研究发现,政府实施生产性补贴确实够对制造企业的出口活动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影响潜在出口企业的出口可能性的提升程度,要远远小于处于在位出口企业的出口数额的提升程度。

在国内,有关生产性财政补贴与异质性出口企业的研究,基本上也是围绕着生产性补贴政策与企业出口行为以及对出口行为是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来展开的,很少关注实施生产性补贴政策背后的动因和政策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例如,苏振东等(2012)通过利用2003年~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Logit模型和Fractional Logit模型研究发现,生产性补贴政策的实施是促使潜在出口企业做出出口决策和促使在位出口企业提升出口密集度的原因,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罗云辉(2006)研究政府对异质性企业实施生产性补贴所产生的效果表明,生产性补贴能够促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产量和利润的增长,更能促进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

在中国对外贸易实践中,生产性补贴经常应用于出口企业中,以期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充分反映了政府的行为动机及其政企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政府生产補贴是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依据某个时期有关政治方针和经济的政策,对特定事项进行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一种补贴方式,实质是向企业提供的一种无偿的资金转移(王凤翔、陈柳钦,2005)。由于本地区企业经营绩效和竞争力的优劣会影响本地区经济环境的形象或政府政绩,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政策后,还需要制定本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针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减轻其税收负担,进而提高企业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向出口企业提供财政补贴通常是基于提高企业效率、社会效益及其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竞争力。同时,政府给予企业的财政补贴能够对R&D产生互补效应(Holemans,1988)。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性补贴政策促进了出口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都很显著;

假设2: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性补贴政策促进了出口企业研发密度的增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研发密度的增强都很显著。

国有出口企业不仅承担着出口创汇增加贸易份额,而且还承担着发展经济社会的责任。因此,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生产性补贴的目的是补偿其所承担的经济社会责任,其中国有出口企业承担政府的税收任务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国有股权比例高的企业将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国有股权比例越高,公司实际税率也越高(吴联生,2009)。规模大的企业公司实际所得税率更高,国有企业基本上又都是规模大的公司,因而政府让国有企业承担了更高的税收负担(吴祖光、万迪昉,2012),但出于政府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出口企业的生产创新能力、纳税能力和贸易出口能力的考量,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生产性财政补贴。因此,国有出口企业在接受了生产性补贴后将承担更多的经济社会责任,即税收负担变得更重。已有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实施财政补贴政策能够明显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使本地区经济总量迅速增加(洪银兴、曹勇,1996)。政府对非国有出口企业实施财政补贴其目的更可能是过多地倾向于提高企业业绩和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将可能更少地倾向于经济社会责任的承担。换言之,相对于国有出口企业,接受生产性补贴的非国有出口企业的税收负担将更低。因此,我们得到假设3:

假设3: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性补贴对出口企业的税收负担产生了提高的作用;接受补贴的国有出口企业的税收负担显著高于接受补贴的非国有出口企业的税收负担。

三、 数据说明和研究方法

1. 数据说明。本文的企业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选取2004年~2007年间持续经营且一直在出口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期为2005年~2007年。样本选取原则为:1、剔除考察期内“补贴收入”数据有缺失的企业;2、剔除考察期内“出口交货值”、“资产总额”、“工业销售产值”、“负债总额”、“全部从业人员的年平均人数”、“销售总额”等数据缺失或为不合理值(≤0)的企业。最后共有50 091家样本企业,国有企业为1 044家,非国有企业为49 008家。3、对主要变量在2%和98%分位上进行了winsor处理。

2. 变量选取和描述。根据本文研究目的以及企业贸易理论模型(Melitz,2003;苏振东等,2012/2013;)和相关经验研究(Wagner,2007/2008;Volpe Martincus & Carb-allo,2008;邵敏、包群,2011),本文主要变量为,销售增长率(Dsale),衡量企业效率的绩效指标;研发密度(R_D),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税收负担(Tax),衡量企业的社会效益;劳动生产率(LP),人均工资(Wage),出口密集度(Export),资产负债率(Lev),净利润率(NI),总资产(TA),市场化法律指数(Law),企业雇员(Employee),企业性质(State)为1是国企,为0是民企。控制年度效应和行业效应。

出口企业主要考察变量和匹配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3. 研究方法。考虑到样本选择偏误的问题以及出口企业的企业绩效、行为和社会效益与生产性补贴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依据Heckman、Lalonde和Smith(1999)提出的“倾向得分指数匹配方法”(PSM)。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尽可能地避免了分析中可能产生的样本选择偏误和样本混杂偏误。按照PSM的基本思想:把在2005年~2007年一直接受生产性补贴的出口企业定义为处理组,期间一直没有接受补贴的出口企业定义为对照组,在两组之间选择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人均工资、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相关性较大的指标作为匹配变量进行配对,即首先用logit模型进行相关关系回归分析,之后对企业效率(销售增长率)、企业行为(研发密度)和社会效益(税收负担)等使用最近邻匹配和半径匹配方法进行PSM模型估计与因果关系分析,以检验生产性补贴的实施效果。Logit模型设定如下:

Logit(Subsidy)=LP+Wage+Export+Lev+TA+State+Age+NI+Employee+Law+Uit

其中,Uit随机干扰项,i为第i家企业,t为年份;同时在模型中加入了行业和年度的哑变量。其他变量如表1所示。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1. Logit模型估计与匹配效果分析①。本文使用出口企业是否获得生产性补贴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包含人均工资、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市场化法律指数等。主要目的是以期通过多维匹配回归,尽量使控制组尽与处理组达到“双胞胎”的效果,这样才能充分比较出口企业生产性补贴的有效性。其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劳动生产率不高、人均工资不高、雇员人数较少、出口密度较小并且负债率较大的异质性企业更可能获得财政补贴,这证实了相关研究文献中“生产性补支持弱者”的假说。同时,企业规模越大、处于法律制度越完善的省份的出口企业也越有可能获得生产性补贴,这符合异质性企业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同时也符合规模效应理论。

2. PSM模型估计与ATT②处理效果分析。通过全样本下使用了最近邻匹配方法进行了PSM模型估计和销售增长率、研发密度和税收负担的ATT处理效应分析,其结果如表4。生产性补贴对异质性企业销售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匹配前处理组的销售增长率为0.206 8,高于匹配后控制组的0.181 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对异质性企业给予生产性补贴能够明显提高其企业效率,支持了假设1的说法。对于生产性补贴对研发密度的影响效应,匹配前处理组的效应为0.002 6在1%的显著水平上高于匹配后控制组的0.001 5的效应水平。这说明了异质性企业接受生产性补贴将加大对技术创性的投入力度。这也支持了假设2的提出。对在全样本条件下,异质性企业的税收负担没有显著受到生产性补贴的影响,匹配前处理组和控制组补贴产生的税收负担效应分别为0.016和0.016 6,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负相关,说明生产性补贴减轻了出口企业总体税收负担;但是,匹配后控制组的税收负担变为0.015 7,显著性水平大于10%,且变成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生产性补贴对异质性企业产生了正向的税收效应,即接受生产性补贴的同时还需要承担较多的税收负担。这支持了假设3的说法。

对不同控制权异质性企业实施生产性补贴产生的补贴效果分析,本文使用了最近邻和半径匹配的方法。其结果见表4。

全样本下,最近邻匹配的销售增长率ATT和研发密度ATT的处理效应分别为0.032和0.001,且都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而税收负担的ATT處理效应为0.000 3,符号为正但不显著。全样本下,半径匹配的销售增长率ATT和研发密度ATT的处理效应分别为0.029和0.001,也都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而税收负担的ATT处理效应为0.000 3,符号为正但不显著。经过进一步研究,本文分别使用最近邻匹配和半径匹配方法对享受补贴的国有出口企业和非国有出口企业,进行PSM模型回归分析发现:(1)最近邻匹配下,国有出口企业销售增长率的ATT处理效应为0.048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研发密度的ATT处理效应为0.001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和税收负担的ATT处理效应为0.004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非国有出口企业的销售增长率的ATT处理效应为0.026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显著、研发密度的ATT处理效应为0.001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显著和税收负担的ATT处理效应为0.000 2不显著;(2)半径匹配下,国有出口企业的销售增长率的ATT处理效应为0.061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研发密度的ATT处理效应为0.002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显著和税收负担的ATT处理效应为0.003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显著,而非国有企业的销售增长率的ATT处理效应为0.028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研发密度的ATT处理效应为0.001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和税收负担的ATT处理效应为0.000 2且不显著。因此,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最近邻匹配和半径匹配下,生产性补贴政策能够对出口企业的企业效率和研发密度起到很好的补贴效果,能够增强企业的销售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享受补贴的企业去承担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责任。同时,本文也发现补贴政策没能提高国有企业的研发密度,但能够使得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纳税责任;生产性补贴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研发密度能够产生显著性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没能促使非国有企业去做出更多的税收贡献。

五、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利用2004年~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并通过logit模型匹配分析和PSM模型的ATT处理效应对比分析发现:(1)生产性补贴政策显著地提高了国有和非国有出口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和研发密度,即提升了企业效率和企业创新能力;(2)生产性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出口企业的纳税效率产生了提高作用,但国有企业提高程度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即异质性企业接受生产性补贴将承担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责任。

同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1)政府补贴要有选择性。政府应该对出口创汇较多、生产规模较大、企业税收贡献较大和容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出口企业加大生产性补贴力度,以期提高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2)政府补贴要有甄别性。政府在对外贸出口企业实施生产性政府补贴,要防止企业采取不合法手段取得财政补贴、骗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3)政府补贴要有监督机制。外贸企业实施生产性补贴政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很多企业获得补贴收入后不能把资金运用到企业生产上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上,而是随意使用补贴收入甚至变相用作其他消费。因此,实施生产性补贴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便出口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提升出口竞争能力。

注释:

①运用logit模型作为分析PSM模型的辅助检验和PSM匹配分析。

②ATT,也称平均处理效应,由于考察PSM模型输出变量的T值检验。

参考文献:

1. 苏振东,洪玉娟,刘路遥.政府生产性补贴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基于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微观计量分析.管理世界,2012,(5):24-39.

2. 罗云辉.我国出口补贴转变为技改补贴的有效性分析.财经研究,2006,(1):36-43.

3. 王鳳翔,陈柳钦.地方政府为本地竞争性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的理性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6,(33):18-23.

4. 吴联生.国有股权、税收优惠与公司税负.经济研究,2009,(10):109-120.

5. 吴祖光,万迪昉.企业税收负担计量和影响因素研究评述.经济评论,2012,(6):149-156.

6. 洪银兴,曹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经济研究,1996,(5):22-28.

作者简介:薛伟,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3-12-20。

猜你喜欢
税收负担
税收政策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企业税收负担度量理论模型评述及创新探讨
“营改增”对财务公司的影响研究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讨
营改增对铁路企业的影响分析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营改增对行业税收负担的影响分析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影响分析
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广东省三次产业税收负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