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加工别让学生成为“半成品”

2014-04-29 06:59章正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半成品动画教学法

章正喜

摘要:半成品加工教学法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受到信息技术教师的普遍青睐,赢得赞誉一片,但是使用一些不成熟的半成品加工教学模式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基本上无人问津,笔者从浙江省的一道高考题并结合平时听课经历,对应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旨在让我们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更趋完善。

关键词:半成品加工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135-02

半成品加工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向学生提供一些待完善的作品,课堂的教学围绕作品的完善来展开的教学方法,由于其高度的知识指向性在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自山东青州一中的王爱胜老师提出半成品加工的概念以来,半成品加工教学法一呼百应,翻阅关于信息技术的优秀案例,大部分都有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的影子,查阅大量的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的论文,其观点都是一边倒。的确,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给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它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待完善的半成品作品的基础上,学生课堂训练有明确的针对性,操作简单,整个课堂具有系统性,因此能够高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受到信息技术教师的普遍青睐。但是我们在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的时候真的是尽善尽美了吗?

在一次县级学生Flash基本功比赛中,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四季变幻的主题完成一个Flash作品,参赛的学生都是各个学校基本功相对比较扎实的学生。结果很不理想,且不说高质量的作品基本没有,而且很多学生根本就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究其原因,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听课经历,笔者发现这很大程度上是不成熟地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惹的祸。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是建立在特定材料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学习难以跳出当前材料和问题的束缚,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把握也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完成了任务,甚至将任务的完成等同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过度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会让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受到约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旦要求他们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就不知所措。仔细分析,教师们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存在着以下的误区。

1骑牛觅牛,束缚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中的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但是半成品加工教学课堂中所使用的材料单一,学生难以跳出教师预设的框架而得到创造性的结果。

在一堂VB公开课中,一位教师使用了计算圆的面积作为半成品的教学方法,课前教师设计好了程序界面,要求设计程序,在第一个文本框输入圆的半径,单击按钮后在第二个文本框输出圆的面积。教学中教师详细地分析了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和程序代码,然后让学生完成半成品任务。结果当堂课“非常高效”,所有学生全部完成计算圆的面积的VB程序。

课后我产生了几个疑问:①输入圆的半径使用文本框控件,但是输出圆的面积不一定要用文本框,其实在现实中使用标签输出更普遍。②如果将该任务简单地变换一下,换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求面积,学生能够完成吗?③这个半成品的材料是否必要,离开了教师所给的半成品学生还能够全部完成这个简单的计算圆的面积程序吗?由于半成品材料的束缚,学生除了感性地体验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将学生的思维局限于圆的面积计算,细节方面局限于文本框和按钮的使用,而运算符、数据类型的转换等能够渗透的知识却没有得到落实,更談不上知识拓展和发散能力的培养了。

因此在教学中,是否使用半成品教学法也要“审时度势”,不能一概“拿来主义”,否则适得其反。

2削足适履,僵化学生的知识迁移

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常用软件繁多,而且软件的更新让人目不暇接。尽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安排了很多软件的学习,但是我们不可能教会学生使用每一个软件,即使一个软件,我们也不可能将它的每一个应用都讲解到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浙江省自2008年9月开始信息技术列入高考范围,每年考试结束,总有老师胆战心惊,他们总是发现某些知识点平时训练是没有落实到位,联想到平时的听课经历,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例如Excel图表这一内容,在高中阶段要求能够建立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三种类型的图表,很多老师上课都采用半成品加工的模式,给出Excel数据,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建立图表,完成半成品加工任务,某次高考出现了雷达图的建立,教师和学生一片惊呼“超纲”。2013年3月一道Excel上机题目中考查了将一部分区域的单元格格式设置为和某单元格相同的格式,其目的是考查格式刷的应用,由于平时半成品加工教学中没有涉及到,一些学生就不知所措。其实早在小学阶段,Word里面他们就学习过格式刷的应用,完全等同的使用,很多学生却没有能实现知识的迁移,不得不引人深思。

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由于教师设置的任务都是依照某课的教学目标而定。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都局限于完成当前学习任务,受任务的牵制,禁锢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学生难以完全掌握问题中包含的正确规律,无法用已具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越俎代庖,扼杀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

前不久的一次《Flash动画制作第一课时》公开课中,一位教师采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的过程让我触目惊心。教学中,教师给出了将篮球架的背景和篮球放在Flash库中的半成品,要求学生完成创建动画补间动画的任务,同时提供了一份操作指南,内容摘抄如下。

3.1在图层1的第一帧插入关键帧

3.2将库中篮球架的背景素材拖放在舞台上

3.3新建一个图层2

3.4在图层2的第一帧将篮球素材拖放在舞台的右上角

3.5在第24帧插入关键帧

3.6第24帧将篮球素材位置拖放到篮球框下方合适位置

3.7鼠标选中图层2,选择属性面板中的动画补间动画

本实例他预设的是实现学生能够掌握动画补间动画制作方法的目标,有了这样一份操作指南,学生完成任务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我甚感怀疑。这份操作指南如同一份说明书,将学生每一步该干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学生唯一掌握的就是怎样看说明书,完全不用思考,依照步骤就能完成任务。而对于本节课要掌握的什么是补间动画、如何创建补间动画的目标还相去甚远。教师错误地将半成品任务的完成等同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目标”,绞尽脑汁,越俎代庖,提供了一些不必要的“帮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虽然能够完成课堂中的半成品任务,但是缺乏思考辨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从操作中的完成过程中掌握到必要的知识技能。

总之,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而不能将教学目标绑架在教学方法上,虽然半成品加工教学方法是一种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模式,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思考辨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依靠半成品加工教学模式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学保持灵活性,合理采用教学方法,顺势利导,积水成渊。

(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浙江象山315731)

参考文献:

[1]崔海涛.初探“半成品加工”策略在高中动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1, (04).[2]张春宜.运用“半成品”与“零部件”策略构建室内设计教学支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3]杭晓峰.半成品加工让示范性教学重焕生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2).

猜你喜欢
半成品动画教学法
装饰石材半成品板补胶、定厚技术操作(二)
装饰石材半成品板补胶、定厚技术操作(一)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半成品饭菜成新宠
我的动画梦
我是动画迷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