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框架理论的中外报道比较研究

2014-04-29 06:46张国文
学理论·上 2014年2期
关键词:框架理论议程设置意识形态

张国文

摘 要:运用框架理论和文本分析法,选取中国新华通讯社和西方三大通讯社(本文指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的英文报道来做对比分析,通过研究中西方媒体所塑造的不同报道框架,找出中西方媒体所建构的不同“中国镜像”,进而挖掘出其背后的不同意识形态及其舆论导向。

关键词:框架理论;香格里拉对话;意识形态;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81-02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东移和军事力量的转移,亚洲已然成为全球热点地区之一。特别是2013年,钓鱼岛争端和南海冲突不断升级,朝鲜半岛南北紧张对峙,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面临着新的考验和冲击。在亚太新形势下召开的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因此成为中西方媒体发声、试探并进行角逐的重要平台。所谓“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在国际话语权争夺中,谁拥有话语权,占领舆论制高点,“谁就有可能赢得国际社会和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把握先机和主动”[1]。在西方国家主宰的、“专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国际会议上,中西方媒体通过报道框架的塑造分别建构了什么样的“中国镜像”?中西方媒体如何通过报道折射出其背后的不同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这些都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

一、理论阐释

一般认为,框架理论源自人类学家贝特森(Bateson)。1974年,高夫曼(Goffman)将其引入到文化社会学。此后“框架理论”被逐渐引进到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中。“恩特曼(Entman)提出框架的四种功能,即界定问题、确认问题成因、定出一种道德判断、给予解决方案和改善方法。”[2]“甘耐姆(Ghanem)将媒体的框架分为四个维度,即新闻涉及的话题的取舍;新闻外在表现;新闻认知上的属性;以及新闻中的感情属性。”[3]“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框架也同样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包括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两个方面;二是新闻材料的建构,主要指报道对象的圈定、报道内容的表现以及报道数量、版面位置和主题基调等。”[4]本文将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报道的标题、主题和结构等方面来做新华社和西方三大通讯社英文报道的对比分析,通过研究中西方媒体所塑造的不同报道框架,找出中西方媒体所建构的不同“中国镜像”,进而挖掘出其背后的不同意识形态及其舆论导向。

二、研究概况

(一)标题分析

梵·迪克在其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中表示,“标题是消息文本的纲要性概述”[5]38,“标题和导语一起概括了新闻文本的内容,表达了它的语义宏观结构”[5]54。因此,从新闻标题中,不仅能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够对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出一个定性的判断。

西方三大通讯社的新闻标题有着强烈的情感色彩,鲜明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如西方三大通讯社在报道中国网络威胁问题时使用的“cyber-threats”、“cyber-

spying”等贬义词,塑造了一个通过网络间谍活动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中国镜像;在报道南海问题时,西方三大通讯社通过标题暗示中国是破坏区域稳定的始作俑者,让受众初见新闻标题就容易形成对中国的负面印象。而新华社报道的新闻标题则多为事实性标题,主要概况了报道的主要事件,让人一目了然,少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出现,看起来客观公正。仅仅从标题来分析,可以看出西方三大通讯社和新华社对于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的报道的侧重点截然不同,前者报道了一个负面形象的中国,且用词情感色彩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而后者则报道了一个积极正面的中国,且用词中庸平淡,看不出来明显的情感倾向。

(二)主题分析

梵·迪克在其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中表示,“主题是话语的纲要、主旨、要点或最重要的信息”[5]33。“学者加姆森(Gamson)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中指出,新闻框架应当包含‘界限(boundary)和‘架构(frame of building)两个层面。”[5]“新闻选题是媒体对报道对象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往往决定着媒体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6]因此,框架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新闻业务中,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选取部分新闻素材和突出部分新闻素材的过程,而新闻报道的主题就是新闻工作者凸显的那部分新闻素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西方三大通讯社和新华社共同关注了中国网络威胁问题和南海问题,不同的是,西方三大通讯社主要塑造了一个充满威胁的“中国镜像”,其报道南海局势紧张和亚洲区域安全动荡,也是为了美国重返亚太造势,香格里拉对话是西方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关于亚洲问题的国际会议,高度评价香会在亚洲局势的重要作用,也是为了要中国参与到西方国家的游戏中来,而这个游戏已经被西方国家早早制定好了规则;而新华社则主要针对西方三大通讯社的发问做出解释,塑造了一个同样受害并且想要和平崛起的“中国镜像”,从这点上看,西方三大通讯社和新华社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中国镜像”,究其背后,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在主导。

(三)结构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美联社和新华社的两篇特稿虽然报道同一件事情,但是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报道倾向和意识形态。从标题开始,美联社的标题是《中国期盼同美国就网络威胁问题进行谈话》,而新华社的标题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国愿就网络安全问题同美国开展对话》,美联社的稿件用词looking for wardto,而新华社则用的是willing,从细微的用词就可以看出双方的态度和立场,美联社塑造的是一个低姿态的、盼望同美国进行谈话的中国形象,新华社塑造的是一个高姿态的、愿意同美国进行对话的中国形象。导语部分,美联社的表述是中国迫于压力期盼同美国国防部长就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磋商,而新华社则援引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洪磊的话,表明中国愿就网络安全问题同美国开展建设性的讨论,导语部分的报道倾向和标题表达的倾向保持一致。报道的主体部分,美联社的报道接着说明网络安全议题不仅是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会议的重要议题,也将是习奥会面的重要议题,不仅为香会设置了议程,同时也为习奥会面设置了议程,在表述中国的网络黑客行为给美国造成的损失方面,美联社先是引用了美国军方出台的报告,来增加消息的可信度,接着引用军方报告中具体的数据来描述美国遭受的巨大损失,然后引用美国官员的话指出中国利用黑客行为窃取美国军方机密的行为由来已久,在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中国国防部的一份宣稱中国没有借助外力自助研发防御武器的报告,在新闻报道中,“为建立新闻事实之间的联系,把以前发生的事件作为原因或条件而提起,描述已发生的后果或者预测可能产生的影响。”[5]87虽未直接点出是中国“窃取”了美国的帮助,却能让读者不免联想到前文的各种铺垫,潜意识里将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加和中国利用网络“窃取”美国军事机密联系起来,不得不说,这种报道手法极为隐秘也非常有效;新华社的报道先描述了事件的背景,即哈格尔在香会上发表的针对中国网络窃密的讲话,接着转述哈格尔的话表明中美需要在网络安全领域开展对话并进行合作,随后转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的话表明中国同样是网络黑客行为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在文章的结尾直接引用洪磊的话表明中国政府对于网络黑客行为的重视。由报道的主题部分可以看出,美联社塑造的是一个“窃密”的、“危险”的并且“给美国带来巨大损失”的中国形象,而新华社塑造的则是一个“受害”的、“愿意合作和对话”的中国形象。同时在报道手法上面,美联社的篇幅要多于新华社,美联社的报道手法丰富而又隐秘,能够让受众更好地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报道的内容,而新华社的报道则平铺直叙,以陈述事实为主,看不出明显的报道倾向和报道意图。

三、结论

“新闻是社会产物,而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处于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新闻媒体和该传播体系中的新闻工作者,都会受到传统、历史、文化及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等因素的制约,其新闻价值取向必然存在着差异。”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媒体性质的不同,对于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会议的报道也呈现出不同的报道框架,塑造了不同的中国镜像。西方三大通讯社会议开幕前三天就开始对第十二届香格里拉对话的报道,比新华社早了两天,总发稿量比新华社多出10篇,从报道初期就设置了此次香会报道的三大议题,即“南海问题”、“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中国网络威胁问题”,并通过默契合作和团体作战,持续炒热舆论不断造势,通过密集的稿件和隐秘的报道手法塑造了一个“窃密的”、“危险的”中国形象。反观新华社,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时效优势,其报道滞后于西方三大通讯社,只是针对西方三大通讯社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没能设置出自己的议程,传达出独立的报道观点,处于被动地位,总发稿量少,报道手法有限,亦步亦趋的解释没能够成功地塑造“和平”“安全”的中国形象。“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在当下,舆论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国媒体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启正.努力建设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J].外交学院学报,2004(1).

[2]胡幼伟.争议性外交议题之新闻文本框架分析——以“凯德磊隐匿访台”事件为例[Z].中华传播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

[3]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3.

[4]潘晓凌,乔同舟.新闻材料的选择与建构:连战“和平之旅”两岸媒体报道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55.

[5]樊·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张开,李峥巍.由西方三大通讯社的亚洲新闻选题引发的思考[J].现代传播,2011(10):183.

猜你喜欢
框架理论议程设置意识形态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从“赵薇事件”再议传播学经典理论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论奇观电影中的期待快感
如何讲好南海人文故事
基于框架理论的隐喻翻译
浅析框架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困境与创新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