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美学提出的挑战

2014-04-29 02:04张璠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

张璠

摘 要:“日常生活审美化”即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面对生活,将生活用艺术的特质和品性演绎、诠释。在美学史上,康德主张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而且是纯粹形式的,他认为一个事物被称为美的,并不在于该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它符合主体的某种形式,从而引起了主观上愉快的美感享受。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无功利;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2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欧美文化研究中的热点专题。简而言之,“日常生活审美化”即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面对生活,将生活用艺术的特质和品性演绎、诠释。对于这一课题我们更多的关注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给审美活动和美学思考到底带来什么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对曾经一度主宰美学理论的康德美学究竟又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

文化和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通常扮演着文化的探路者这一角色,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文化发展的趋向。“日常生活审美化”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表层的审美化,另一种为深度的审美化。

表层的审美化即对日常生活的感观层面进行美化,即从对人的着装进行修饰美化,到对建筑物进行设计、装潢,以及对物品的装饰及美化等,无论从身体、空间,抑或物体中都呈现出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象。日常生活中的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从人類自身来说,美发、美甲等美体手段,让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通过消费活动实现了对自身由内至外的审美改造。

深度的审美化即透过事物的表象,直达人的内心深处,文化的外在转变会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度的审美化则无可避免。深度的审美化对于不同的人群,会显现出不同的特质。对于精英这一类人来说,深度审美化可以视作为一些哲学家们对审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们认为“审美满足、自我丰富和自我创造,不仅可以通过生活中实际试验来追求,而且能通过采用‘新的道德原则反省语汇的更胆怯的选择来追求,以用一种更为新颖的感观和手段对我们的行为和形象进行重塑”。 从大众文化视角来看,深度的审美与拟像文化密不可分,拟像文化兴起的过程,同时也是大众对文化从认知、接受到被其改造的过程。日常生活深度审美化集中体现在拟像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碰撞、融合,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对人类进行着改造。这样,拟像与真实两者之间,在审美视阈下界限越发模糊,当地文化现实向超现实平缓过渡,不但真实变为超现实中的沧海一粟,想象与真实之间对立的关系也被化解。当拟像以其强大的渗透入融入到文化生产各个环节中时,生活中触手能及的真实点滴,都会冠以审美符号,由外及内的展现美的一面。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美学提出挑战

1、挑战一:“生活实用的审美化”VS“审美非功利性”

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里,在《判断力批判》中获得最终定性的“审美非功利性”观念,首当其冲受到了置疑。“审美非功利”是指主体淡薄功利,仅以审美的视角感知对象。其本质的核心在于主体对于功利的舍弃与淡薄,即对审美的对象显示出的品质和质量并未在意,而是将侧重点放在审美的形式。由于审美附加以非功利的特质,因此当美与艺术碰撞、结合时,艺术才能真正独立,与技术活动彻底分离。这一观念之所以能够产生,与当时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理念以及社会趣味密不可分。因此康德美学素来拒绝平庸,将高贵进行到底,其美学理念的以“文化分隔”与“趣味批判”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康德美学产生的时代对文化尤为推崇,已近上升到神圣的地位,因此,“非功利审美”体系的构建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法性。但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等级十分分明,高贵与庸俗具有明显的分界,艺术仅为少数高贵的人拥有、欣赏,平民等级的阶层甚至无法窥探到艺术的一角,其结果就是艺术与生活完全脱节。当前,随着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艺术形象借助先进的文化工业,以大众用品的形式展现在生活中。大众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的消费艺术,无论何种艺术形态,都能够经文化工业加工成为生活用品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大众审美观忽视或拒绝‘轻率(facile)介入及庸俗(vulgar)愉悦的排斥,这种排斥是偏爱形式经验的基础……大众审美判断源于这样一种‘审美观,它恰好是康德审美观的对立面”,大众审美观与康德美学形成了直接的对比关系。

这种大众审美观的实用性取向,更显现在艺术在生活中的融入。虽然艺术为审美提供了可以发展的土壤,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马期洛需要理论无处不在,在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之后,需求就会上升到审美的层面上来,审美与伦理学的附属关系日渐脱离,代之以更加生活化、大众化的审美趋向。美藏匿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审美的泛化力量可见一斑。但如此一来,审美的独立性便与大众文化的实用性便成为矛盾的存在,审美最终不能脱离生活单独存在,其他独立性在大众文化中被弱化直至消解。“生活实用的审美化”与“审美非功利”理念之间的博弈,前者具有明显的优势。

2、挑战二:“有目的的无目的性”VS“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赋予审美判断的“第三契机”便是:“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只要这形式并不凭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上被感知的”。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正是康德对审美判断的另一重要规定,这个规定在“日常生活审美化”那里亦遭到了质疑。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审美判断摒弃了实用性中的利害关系,主体的要求在此并无体现;与此同时,审美判断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其目的性也不明确,并不具备客观目的的表象。而鉴赏判断若要转化为审美判断要基于主观才能实现,这一主观属于人的意念层面,显然不可能是抽象的概念,目的概念更是无从谈起。审美判断之于主体来说,是其与表象之前联系的纽带,我们从中无法窥探对象的本质,只能从审美的角度了解到与表象有关的合目的的形式的对象。但事实上,美的活动并不能成为踢开理性的纯感性物,而是一种深埋于理性之下的感性结构。就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众希望审美的各种形象都具备一定的功能,即使是符号所拥有的功能也可以,且这种判断通常在舆论和道德的规范之内。肯定抑或否定,大众审美都要以道德的力量作基础。然而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审美非功利性”在表象上与道德舆论没有交集,但就其本质来说,仍以伦理道德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作为基础建构的。“无目的性”似乎与生活中的实用性没有关系,但“无目的性”并非绝对,其仅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成立,而大众广为推崇的“自在美学”具有“合目的性”的本质,且功利性较强。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当代文化中孕育的,其发展需要以大众文化为依托,在大众文化的促进下才得以快速发展,此外,“文化工业”再生产也是在生活中制造美的必要构件。文化工业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具有与生俱来的对立性,形成“市场所宣告的有目的的无目的性”。最后,在大众消遣和娱乐的目标驱使下,“无目的性”则不攻自破了。在对艺术作品追求效益的过程中,文化商品便具备了经济属性,内部以经济性被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在商业化的氛围之下,文化工业有着一定的商业目的,文化的使用价值代之以商品的交換价值,“无目的性”便不复存在。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文化产品的产出以商业效益为目的,符合工业生产的具体流程。然而,这种目的性又是带着消遣娱乐的面具出现的,因此看似具有某种无目的性,而实际上“文化工业”仍依据商业效益原则行事,文化已同市场经济发生了有机联系而成为一体。

如此看来,“文化工业”就将——文化的无目的性与市场的目的性——两种原本相反的形式合二为一。一方面文化工业是以纯然消遣形式出现的个体接受,另一方面却又是以实用消费形式出现的市场经营,二者在“文化工业”那里得到了有机结合。在这种大众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审美化当中,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结合,文化工业还有文化产业都在其中生产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大众文化被纳入‘文化工业模式之后,大众文化就加速并加剧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趋势……这种趋势就总体而言,主要就是大众审美文化的泛化……从而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现实生活”在这种经济动力的要素的注入后,大众对自身与周遭生活越来越趋于美化的装扮。于是,文化工业就利用其“有目的的无目的性”驱逐了康德美学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就是当代文化对传统美学提出的第二个挑战。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文化的新生理念,其核心和本质完全有悖于康德的传统美学理论,是对传统美学的一项巨大挑战,“后康德美学”继续深入研究、积极备战。但从目前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主流仅处于憧憬阶段,在这种新的文化景观和历史背景下,传统的美学理论是需要重新思索其价值和意义的,当下艺术的发展,也必然受到这种社会文化趋势和美学理论的变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悦笛著《艺术终结之后》

[2]张志伟主编 《西方哲学史》

[3]邓晓芒译 《判断力批判》

[4]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实用主义美学》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
从阶级伦理到日常生活伦理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日常生活的文学诠释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对当代中国社会日常消费生活批判性思考
浅析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