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媛
摘 要: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反思、改革与重建课堂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常用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研究、改变和重整教学。而在对教学过程进行改变时,需要教师对常规教学工作中的教学细节进行反思。
关键词:初中数学;规范要求;师生和谐;人文精神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能够对课堂的细节充分把握,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很有帮助。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关注的细节以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一、关注板书、例题演示——学生数学规范要求的样板
解题规范就是指在解答初中数学题时,要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做到表达清楚、层次分明、结论明确、论证充分。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解题过程不仅要求做到目的明确,同时还要说服有力、论证规范。
1.加强板书引导
教师的板书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示范指导,不仅向学生展示出教学的精华,也给学生提供了严谨书写的格式和方法。因此,教师板书要做到完整与严密;字迹要工整,绘图要正确、美观,尽量不要徒手作图,如:对论证的一般三角形,不能画成等边、等腰或直角的特殊三角形;推导演算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便于观察和记忆。
2.做好例题示范
例题教学不仅能有效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承载解题思路和书写格式。让学生能用严格的格式、准确的数学语言写出解答过程。在这个过程教师可抽检学生,反馈书写步骤,师生共同订正,逐步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同时要做好检查归纳,检查解题知识点及书写要点,归纳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引申变题,拓展多种解法。
例如,在用树状图求某一事件概率的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学生往往只画树状图而不书写这样一句分析的语言:由树状图可知共有x种等可能的结果,符合要求的结果有x种。但这种不规范的书写在中考中是要扣分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时做好例题示范,规范解题格式。在比如,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有些学生往往就写这样一句话:经检验符合题意,事实上应这样书写: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对于上述这些简单事实,如果我们平时不引起重视,不及时纠正学生答题中的这些不规范的现象,那么,在中考时就可能丢掉一些不该丢失的分数,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遗憾。因此,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我们应该对学生提出严格的格式化要求,时时要求他们严格地按照教材上所规定的格式答题,做到正确运算,规范答题,而教师就应该处处关注板书、例题演示作好示范作用。
二、關注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眼神等行为——师生和谐的纽带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教学八年级“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上,师生有这样一个互动过程:教师讲完新课后叫学生做练习(要求两位学生上台板演):
练习: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M,N,P分别是AD,BC,BD的中点。
求证:∠PNM=∠PMN。
板演的两位学生中,学生甲的结论基本正确,但证明的方法很复杂,与老师的预设不一致,学生乙的证明方法更为复杂,由于时间关系只完成了一半。老师在对学生甲作了一定的评价和讲解后,便将其成果擦去,写上了自己的预设结论,而对学生乙的成果只说了“乙同学的证明思路过于繁琐,我们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则不给予点评了”而一句带过,未加其他评价。
本例中,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态度亲和,、方式民主、课堂氛围比较融洽。然而,因为需要板书美观,随手擦去学生甲的成果就显得对学生甲缺少一种细节上的尊重和宽容,也让不少学生感到茫然。而对学生乙的劳动不加评价则很容易挫伤学生乙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也容易打击学生乙参与教学互动的热情。切莫以为这样的教学细节“无伤大雅”,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是靠这些教学细节“衔接”而成。
三、关注学生数学阅读——学生人文精神养成的载体
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阅读目录
解读教材编排顺序,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思考编者的编排意图。
2.阅读概念、定理、公式
正确理解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
3.阅读例题
分析解题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与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学会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的解题过程的表达;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如:数学材料“勾股定理”的教学是我先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进行阅读。从公元前2世纪已有记载勾股定理的著作《周髀算经》到这一充满美感的数学定理的实际意义,为探索定理有许多学者孜孜以求,如今已有四百多种证明方法,让学生明白这种严谨的数学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综上所述,数学阅读的特点不仅是视觉的参与,更是眼、脑、心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的一种科学的阅读行为,也就是说数学阅读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经历了思考、判断、分析、类比、推理、理解、吸纳、转化、应用等思维活动。同时也是借助阅读材料理解数学、创造数学、生成数学思想的过程,是养成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
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学功底的一种展现。在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小小细节,假如我们没有善于捕捉细节的一双慧眼,那么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说的“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上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主体”。在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环境下,就让我们紧紧抓住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个“细节”,通过努力使它们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共享资源,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注教学细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才能更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王洪燕.关于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细节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12):259-260.
(作者单位 无锡市羊尖中学)
?誗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