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波
一、案例
在一次县级评优课中,我听了《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男孩的爱心,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让我们一起来重复一下小男孩不停捡鱼扔鱼的动作好吗?(生全体起立做“捡鱼、扔鱼”的动作)
(做了七八个动作后)师:做完这些动作后,你们累吗?
(师先后找了三名学生,均回答“不累”)
师(焦急状,又找一生):你说说,真的不累吗?
生(会意地):累。
师(面露微笑):你们做了这么一会儿就觉得很累,那小男孩不停地捡、扔成百上千条小鱼,难道他不累吗?
生:(齐答)累。
师:那他为什么还要捡呢?
……
二、分析
听完这节课后,我曾问那三名学生:“你们为什么不觉得累呢?生1说:“因为我做的是好事、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累。”生2说:“捡鱼、扔鱼的动作挺有趣的,我根本没想累不累的事。”生3说:“我当时根本就没觉得累。”多么富有个性而又真实的回答!而教师却忽视了学生这种与众不同声音。教师本意是好的:让学生去体验、感悟捡鱼、扔鱼之后的累,这正体现语文课标的精神。但由于做捡鱼、扔鱼的动作时间较短(20秒左右)、次数较少,学生没有体验到累的感觉,所以也就说不出教师预设中的理想答案。
三、反思
从上面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体会小男孩的做法,这都值得提倡,但从整个环节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体验和感受。”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异,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不同,思维和认知水平千差万别,因而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新课标强调:“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②体验要注重实效,不要为“体验”而“体验”。当学生的“体验”不到位时,或体验有“偏差”时,教师要进行有效引导,不要为了形式而走过场。③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去体验。如:三年上册《掌声》一课,教师让学生模仿小女孩英子(英子有小儿麻痹症)走路的姿势,从而体验英子内心的痛苦。让健全孩子模仿拐子走路,他们即使做了动作,也不能完全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只能引来学生的嘻笑。不如让他们深入地钻研文本,联系实际谈谈残疾人行动、生活等的不便才能对英子的忧郁、自卑有更深的体会。
2.要关注生成
成功的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在对话中,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文本进行碰撞,迸发出来的火花不可能是同一色彩,必然是五彩缤纷的,对于生成的异样火花,教师要予以关注。①允许并鼓励生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这个主人是能动的,不可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计按部就班地进行。必然会出现一些想不到的偶发事件。教师要有心理准备,出现生成是必然的,允许并鼓励学生的生成。②积极解决生成。面对学生的生成不要一带而过或置之不理,要予以关注和解决。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東丰县二龙中心小学)
?誗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