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官浩
思考:
一次品德教研活动上,有一位上课的老师没有让学生带课本,学生只是带着纸笔就上了这堂课,引发了其他老师的激烈争论:“上课到底要不要带课本?”
我认为课本是一定要带的。因为新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凝聚着众多课程专家及教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我们必须尊重教材。但教材不是法典,时代在发展,与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思想品德教材必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百密一疏,教材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们不能囿于教材,而应站在教材之上,把教材作为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融入自己的智慧,积极审视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所以引出思考:怎样发掘利用课堂内外的有效资源,提高教学实效呢?
实践:
一、立足课本资源
依据教材设定的主题内容,教学应该打破绝对尊重教材内容的规定性、统一化的格局,应该更体现对具体学生的适应性价值。教材的内容很多只起到理解话题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性地挖掘教材,有效地整合教材,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以完成教学任务。那么,确定、挖掘、利用教材的教学内容就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现行品德教学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深入分析,整合教学
品德课的教材是按照一定的知识结构编写的,形成系统体系。如三年级下册是按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这几个区域概念来安排内容的。在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这一单元中,又依次安排了“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来做个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和“了不起,家乡人”四课,用“热爱家乡”这一情感主线贯穿该单元。如按编者编排的顺序展开教学的话,那就是让学生在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学会做一个小导游;然后再去了解家乡的特产,最后上升到对家乡人的赞美,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其实可以以“我来做个小导游”这一课为中心,为引线,囊括其他几课的内容。做一个小导游,首先要清楚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环境等气候特点,而且每带“游客”到一处风景名胜游览参观时,也可以介绍该景区的风味小吃和历史传说。因而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教学顺序,抓住主线“小导游”,让学生根据做一个导游的需要去收集有关资料。通过“我来做个小导游”这一活动的展开,使学生自发去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文景观和家乡特产等。这样既糅合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在激发学生爱家乡的基础上再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其效果要比原先的设计思路更为有效。
(二)联系实际,变更教材
教材中也出现了一些“高要求”“重负担”的现象。比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我的家庭”中,就出现了较多学生难以掌握和操作的练习。如在第二课“我家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请采访家人,他们是如何辛勤劳动的,并试着根据一些线索,如老照片或奖状等写一篇作文。”我觉得这样的命题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有点难,所以我根据单元的主题,重新设计成为两个讨论的话题:1.大家一起来夸夸。(夸夸谁的工作最好)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职业对社会的作用,更让学生明白“工作不分高低,劳动不分贵贱”。2.你的爸爸(或媽妈、奶奶……)工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一话题的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每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敬业精神,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家人工作的辛苦,激发他们爱家人、爱家庭的情感。
(三)以图对话,深挖教材
品德教材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在使用以图为主的教材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在课中让学生干巴巴地表述图意,然后再说些无关痛痒的大道理,纯粹是进行看图说话。我认为,在使用以图为主的新教材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当成看图说话,我们需要“看图对话”。有专家指出:“只有在对话中的儿童才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教师只有让图中的事物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让图中的场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这样才能用活教材。
例如,我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社区的公共设施”时,利用课文插图展示社区主要的公共设施,请同学们选择图中自己最熟悉的设施以及自己所知道的其他的社区公共设施进行介绍。但是,我发现学生对于其重要作用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却认识模糊,于是我问:“是啊,我们的社区有这么多的公共设施,听起来很乱,我们给他们分分类吧。”学生一听,纷纷讨论,有按他们的功能分类的,有按离自己家远近分类的,有按他们对人们生活影响分类的……正是老师的这么一问,自然地引导了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这些平日里熟视无睹的公共设施,通过分分类,思考他们的功能与用处,从而懂得要自觉维护社区的公共设施,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认识这些公共设施即可。
通过这种“看图对话”,教材的范例性得到充分体现,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如果说图画呈现的是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而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新教材的重要环节。
(四)融入生活,灵活运用
陶行知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把社会上、生活中的东西搬一些到学校里,好比搬一些树枝到鸟笼里,但鸟笼毕竟是鸟笼,绝不是鸟的世界。他还说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才能起到教育作用。品德教科书有限的容量决定了它只能呈现精选的、基础的、典型的信息,而生活本身是丰富的、无限的,这就需要老师贴近学生生活,灵活地使用教材。
又如上述讲到的我在执教“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时,出示正反两方面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讲述该如何维护社区公共设施。而此时就不单单是停留在对图中的人物的行为评价,而是继续引导孩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从小处来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的。再出示一些事例,让学生判断事例中的孩子的行为做得对与错,然后说说又该怎样维护这些公共设施。
这样,教师将教材引向生活,灵活地运用教材,学生知道了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维护社区公共设施。
二、开拓课外资源
(一)用生本资源建构“说理”教材
“就近的才是最有效的!”新课程下的品德学科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非常强调学生对“道德”的认同。从就近心理学的角度,势必要寻求与学生认知最近的生活内容以促使对道德现象的理解、对道德知识的认可,以形成相应的生活信念。所以首要获取的课程资源应该来自学生,来自學生的现实生活。
1.求取生活经历
必须承认“道德源于生活”,不会有任何脱离生活而凭空建构的道德内容,而现行的品德教材就是以尊重生活为主旨的,所以教材设置的品德概念和话题对学生而言都是似曾相识的,甚至还会有直接的经历。那么,从学生中直接求取生活经历就显得很有意义。
例如,在教学“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一课时,显然教材本身提供的任何范例对学生都没有直接的价值,几乎没有对应的可能。但是对学生现实有意义的就是他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的社区生活,让他们去回顾、去搜集曾经用以记录活动的一些照片、海报甚至那些见诸报端的新闻报道。即使是对那些囿于具体的生活区域而没能参与社区活动的学生,也可以依托他们的见闻和构想形成对社区生活的一种愿景。在形成这种直接经验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悟社区活动的快乐,感受融入社区、参与社区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社区主人翁的思想。因生活有感,因体验而悟,只有当亲身经历的道德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时,它的“寓理”价值才是不言而喻的。
2.依托活动体验
局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历,许多道德生活不尽有体验,或是没能获得生活的真谛。因此,需要从教材确立的道德观点出发,开展即时性的体验活动,以形成课堂有效的现实资源来开展教学。
比如,课堂中教育学生不怕失败和挫折时,虽然我们都需要承认学生是有失败经历的,但学生对为何失败,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等问题是缺乏真切的理解的。当教师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对话成功秘诀和失败原因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新背一首相对简单的古诗,而且要学生记录自己读的遍数。有近五成的学生在读到第七遍的时候已经背出来了,有近三成的学生在读到第八遍的时候也背出来了,然后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最后两成的学生有的用了九遍,有的用了十遍,最多的一位用了十一遍,最终都背出来了。在此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探究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经过对这一课堂即时资源的反复思辨和对话,学生感悟到,失败并不可怕,走向成功重在坚持,无非就是要再努力,再继续去重复,真正领悟了“坚持就是胜利”的真谛。
活动化的教学是目前课程一个重要的要求,只有当教师从品德教学的需要出发,立足让学生获得道德体验,获取课堂资源,那么活动就会富有积极的意义。而其间得到的感悟和发现就成为课堂最真实、最鲜活的教学资源,它的说服力和认同价值也是最高的。
(二)用信息渠道打开“身外”资源
学生的生活世界毕竟是有限的,他们能亲自触摸的社会领域也是狭隘的,怎样让过去的生活、身外的世界也成为他们可以获知的资源呢?在今天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很多,但借助信息渠道是最重要的途径。
1.细化调查访问,求取多维资源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事实上许多学科对这一能力的训练是缺少场基的。而对品德学科而言,调查搜集的工作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实战内容,应该成为他们获取课堂学习资源的重要途径。而实地调查访问最需要我们做的,就是给予学生最有效的问题引导,同时在对访问调查的目的期待中除了要获取信息资源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取情感资源和价值观的新认识。
例如,在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时,安排落实“珍惜美好学习生活”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引导学生去调查爷爷奶奶辈的学习生活,因此教师建立了具体的调查细目(见下表):
■
借助于具体细致的调查题目,学生在具体的访问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爷爷奶奶小时候(过去人们)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触摸了爷爷奶奶从小珍藏的一些学习器具;另一方面感触了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和对新一代孩子努力学习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情感对课堂而言就成为一种最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对话是有情感介入的、有道德升华的。
所以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教师细化问题、有效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扎实布置的基础上才能使访问过程成为一次接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取知识、情感等多维信息资源的有力过程。
2.善用主题搜索,荟萃要点信息
现代传媒的发展,使人们日益感触到“天涯若比邻”及“世界一般小”的感觉。对学生生活经历空白的知识,对学生需要探究的许多综合领域的知识信息获取,传媒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传媒的使用已经不再是难题,所以如果品德课堂能充分指导学生依据一个具体的主题善取传媒资源,那么他将积极地帮助课堂搜集到大量课程信息,实现教学的实效。
例如,在实施“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一教学任务时,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借助于电视、网络以及相关书籍的内容,让学生寻找台湾、香港、澳门人民与大陆同胞在着装打扮、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渊源,以探究他们与我们同宗同祖的充分理由。这个主题任务的落实由于支点的新颖和事实的未果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他们纷纷依托电视、书本尤其是网络,搜集了这些方面的图片、视频和文字。当这些搜集到的主题内容集中到一起之后,台湾的风土人情、传统习惯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不断呈现在师生的面前。很自然地通过与大陆人民生活的对比,让学生感触到港澳台以及大陆地区同样的生活方式、同样的传统习惯、同样的历史文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家同宗同祖,都是龙的传人。主题资源合理到位,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
从教学的定位和设计出发,给学生一个主题化搜索的任务,那么学生搜索行为既明确了方向,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在搜索过程中发挥创造性,在搜索中融入自我的情感和创意,在搜索中接受教育。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以及接受到的教育将随同他们搜索到的信息一起成为课堂更充实的教学资源,课堂真正成为思想交互、情感交流、知识融会的一个平台。
(三)以教师智慧发掘“隐性”资源
所谓“隐性”资源是指透过表面发掘深有蕴意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部分课程资源就是隐性资源,具体包括:学生资源(学生所了解的信息、学生的特长、学生的个性等可以成为教师利用的资源)、教师自身资源(教师所擅长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创造力等)以及隐藏在物化资源背后的隐性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最具有挖掘潜力也最容易达到教育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用有形的资源,认为只有别人看得见的资源才是资源,所以导致教师经常费时费力地制作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资源,而恰恰忽视了那些在身边的、平常的资源,使得课堂上出现“人为资源而存在,而不是资源为人服务”的现象。这样做不仅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得教师只管课堂上的“装潢”,而不管课堂实效。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在自我吸取着经验、搜集着信息,对于品德课程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只是它是隐性的,学生不说,便不会体现;教师不挖掘,便会埋没,白白浪费。因此,巧用隐性资源,对于提高品德课程的有效性极为重要。显然,这种资源的发掘对课堂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言喻的,但发掘的过程显然是艰难而需要创意思维的。所以就需要教师积极留意生活,积极发现富有道德蕴意的现实内容,给学生提供具有探究价值的学习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完成。
1.捕捉发掘现实中的“隐性”资源
品德课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生活性,生活的浩瀚无边也就孕育出许多的品德素材,那么结合品德教学的主题,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捕捉其中的“隐性”资源。
举例来说,在教学“集体处处有规则”一课时,有一教师就敏锐地捕捉到学校的一个可用资源:学校有1300名学生,而学校却只拥有一个环圈150米的操场,但是大课间的时候,千名学生在这狭小的地方拥挤地活动,却人人都能尽兴,从未发生矛盾和事故。依托这个信息的提供,教师同时展示了大课间操场鸟瞰图以及一组学生活动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能保证这样的秩序井然。
“小操场,大队伍”这一事实材料对探求规则的作用可谓价值不菲,它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规则存在的价值,也可以感触遵守規则的重要和意义;另一方面,因为学生每天都在这个小操场参与大课间活动,每天都在规则的引导下亲身经历着守规的意义,加上老师展示的图片,他们一一回顾各自遵守的规则,这会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得到洞悉,在情感端点上颤出星火。
2.整合重组构建新的“隐性”资源
对积极有效的品德教学来说,对教师更高的要求还在于整合重组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形成对课堂具有更大现实意义的资源。
比如教学“日新月异的交通”时,为让学生感悟现代交通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教师立意从对比中促发感受,所以寻找了古人进京赶考的故事来展现,引导学生计算,从杭州出发到北京近2000里,一书生日行(步行40里,马车50里,骑马60里),得提前多少天动身才能赶在考试之前到达北京。在此一问之后,引导假想:这么长时间漂流在路上,可能会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交流与小结之后展现古代文人慨叹赶考之路艰辛的诗句,在齐读中让学生提升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力地整合了一些历史和数学的知识,开展了讲述、假设、悟读等等的活动,把这些相关联的信息融合成为一个教学点,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在交通落后的古代,人们的出行是多么的困难,由此形成一种充满人文感性的领悟,为感受现代交通便利设下一个有力的伏笔。
品德课不仅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更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对从事品德教学的教师而言,关注生活重于关注课堂,只有时时以道德的眼光关注生活的人才能发现更多有利于课堂的“隐性”资源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果。
(四)以教学线索导出“备份”资源
品德学科要实现生活化教学,其资源构成应该有一个源源不断的库存。就课堂准备的资源而言,应当与学校、家庭、社区等进行的常态活动相结合以构成品德教学的库存资源。那么这个库存资料怎么积累呢?这就需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将一些容易被忽视,或丢失的日常生活资料,有意识地进行储存、备份,并利用电脑、文件夹进行分类。如六一儿童节活动的照片,环境日学生上街宣传的录像,秋游活动的照片、作文,家长会中家长谈的体会等等,我都在电脑中进行了复制、储存,日积月累,教师的备份资料将会成为“仓库”,要利用时就可以选择性地提取。
1.提取校园集体活动资源
品德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那么它也就有必要与学校各项德育活动相结合,在实施相关主题的教学活动中套取相应的活动内容,建构课堂教学的资源。
例如,在实施“尊敬老人”的教学中,教师提取了学校大队部慰问敬老院的相关资料。教师把在敬老院活动的照片以及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老人们的特点。借助这些资源,学生发现,当同学们为他们打扫和清理房间时,他们总是跟随在身边;当他们和同学们一起合影时,他们是那么的认真;当同学们有空时,他们是那么的喜欢与同学们说话……在此之后,请学生探讨老人如此行为表现的原因。借助于老师对背景材料的介绍,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理解了老人认真的原因,感受到了老人的孤独以及对亲情的渴望,使学生理解了老人的真正需要,无论对敬老院的老人,还是家里的老人,学生懂得了接受他们的爱,懂得了该给老人更多交流和陪伴的时间。
体验是一个层次,但能在体验的基础上获得发现和感悟那又是一个更高的层次。品德教学不缺乏道理的传递,但尚有缺乏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发现。
2.套取家庭生活现实资源
家庭同样反映学生生活的一个侧面,在品德课程体系中,家庭生活的关注也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部分。而随着家校合作纽带的更多建立,家庭生活的资源信息在许多学校都得到了备份,尤其是对学生家庭生活情况的档案袋记录更成为品德课程可以利用的有力资源。
例如,在教学“家人陪伴我成长”一课时,教师有意识地从学生家庭生活情况的记录中找到家长对子女的一些道白,找到家长关于培育儿女长大的有关叙事。在日常家长与子女的交流中常常很少有一些赋予情感的告白,而在家庭生活档案袋中,这种价值资源却非常丰富。即使有时不够鲜活,也完全可以与家长形成联系,以完成真实而真情的倾诉。通过在课堂上拜读家长的道白,在课堂中解析日常的家庭生活,挖掘亲情的良苦,许多学生黯然泪下,他们获得的是对亲情的发现和理解,同时激发的是对家人更多的感激和珍爱。
除了学校、家庭相关的日常备份资料外,社区的以及社会上的一些日常信息也可以加以备份,成为品德教学需要的资源。无论是提取备份的资源,还是运用校园、家庭、社区即时的资源都对品德教学有积极意义,它们无可争议的是品德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立足于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教师只有致力于课内外有效资源的不断发掘和利用,才能不断提高捕捉教材的能力,才能不断优化实际教学的过程,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第四小学)
?誗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