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做法与成效

2014-04-29 18:52陈兴惠徐其军张小青储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海安县绿色食品小麦

陈兴惠 徐其军 张小青 储亮

摘要 以海安县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例,研究了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普及、项目推动、农企合作形成的“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经营模式。该基地的创建,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品牌农业发展,增强了当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健全各项制度、促进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绿色食品;水稻;小麦;标准化;基地;海安县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0-06832-03

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全县辖10个区(镇),193个行政村,总人口93.8万人,其中農业人口约60万人,属农业大县,现有耕地5.38万hm2,以水稻、小麦生产为主。

2011年5月,海安县积极申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下简称“基地”),同年11月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创建基地。基地以区(镇)为基地单元进行创建,共10个基地单元,涉及全县193个行政村,20.3万户农户,对接龙头企业25个,基地面积3.38万hm2,占全县稻麦生产面积的90%以上。2011年,基地小麦平均产量达到6 889.5 kg/hm2,按市场价2元/kg计算,收益13 779元/hm2。稻平均产量9 682.5 kg/hm2,按市场价2.8元/kg计算,收益27 111元/hm2,稻麦两熟合计收益40 890元/hm2。比2010年小麦增产169.5 kg/hm2,水稻增产190.5 kg/hm2,共增收871.5元/hm2,户均增收146元。2012年在江淮地区赤霉病暴发的环境下,小麦单产仍与2011年持平,比全市平均高984 kg/hm2。基地创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 基地建设主要做法

1.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主任和县农委主任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和各基地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创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基地建设的领导工作。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县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安排3名同志负责基地创建日常工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海安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由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到各镇基地单元,将绿色原料基地创建有效地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现代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基地建设目标列入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县、 镇、村层层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逐级明确了责任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做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

1.2 综合治理,优化基地生态环境

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基地环境保护区管理办法,由县政府办发文。禁止在稻麦生产基地及其附近建设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禁止排放、倾倒有毒有害物质,严禁在基地和农田灌溉水附近堆放固体废弃物,禁止基地方圆5 km和上风向20 km范围内新建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基地。加强基地内肥料使用情况调查,提出了基地主要农作物的最佳施肥建议[1]。全县从2008年始,建立了农村公路管护、河道保洁、生活集中处置、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村民素质教育“五位一体” 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水清、地绿、村洁目标。通过整合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基地的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储藏、运输、供电、通讯、林网等基础设施全面建设。

1.3 强化管理,规范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合理规划,规模种植的原则,绘制了全县基地分布图,并对基地田块进行统一编号。健全了县、镇、村、户生产管理体系,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三级技术管理薄册齐全,农户生产管理档案规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了《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并发放给各基地单元、村组、科技示范户,基地办和各专业站还印发了各类技术资料30万份,指导基地农户按照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编制了《农产品生产记录》,发放到基地每家每户,要求基地农户及时、如实记录,并经常组织人员抽查。

基地在建立“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基础上,结合全县农村劳动力老化的实际,积极采取新举措,探索统一服务功能。一是鼓励企业、种植大户流转土地,从事有机绿色稻米种植,全县现五企业(大户)投资设施稻米种植213.3 hm2,全采取防虫网全程覆盖和稻鸭共作方法生产。二是成立专业化组织开展承包服务。成立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49个,发展各类服务人员10 300人,购置植保机械4 224台,全年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4.35万hm2,全承包服务面积有0.62万hm2。培育了267名育秧专业户,供秧农户15 386个,面积0.33万hm2。三是实行订单种植。南通季米业有限公司从2010年始,开展优质稻米订单种植200 hm2,产品全程质量控制通过麦咨达认证,产品进入超市,可通过网上查询,实施质量可追溯控制,该企业是麦德隆超市零投诉供应商,获得表彰。

1.4 狠抓监管,确保稻麦生产安全

县基地办制定了基地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了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定期公布基地允许使用、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实行了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基地建有农资配供点355个,良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由县农技服务集团统一供应,严禁在基地销售绿色食品生产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从源头上保证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县农委定期组织农业综合执法大检查,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镇、村也都成立了监管队伍,随时抽查《农产品生产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县农委农业执法部门会同县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开展基地农资市场联合执法行动3次/年以上,严肃查处证照不全或违规经营国家禁限用农资的违法行为。

1.5 多措并举,推广标准生产技术

县、镇、村三级分别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伍。县领导小组聘请南农大、扬大农学院、省农科院等有关方面的专家成立了技术攻关指导小组,加强新技术的引进、研究、攻关和推广。制定了技术培训计划和制度,系统地培训基地生产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产业化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基地农户。

1.5.1 建立农业科技指导员制度。做好科技入户工作,破解农业技术推广最后1公里瓶颈,在全县落实科技指导员50名,村级科技示范户1 000名,科技指导员进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抓点示范,定期培训科技示范户,通过邻里效应,示范效应,引领效应,推动基地绿色食品原料生产良性发展。

1.5.2 开展稻麦高产攻关活动。结合实施部省稻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工作,通过建立專业化服务组织,加快稻麦高产技术普及[2],扎实推进稻麦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了基地稻麦综合生产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6月,由省级检查测产验收组,到曲塘镇进行小麦产量现场实产验收。平均产量9 127.5 kg/hm2,最高田块达9 324.0 kg/hm2,全省第一。2011年10月,省农委专家组对基地水稻高产增效创建进行了实产验收,现场抽测了南莫镇3个“百亩方”,平均产量11 263.5 kg/hm2,最高达11 449.5 kg/hm2,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茅。

1.5.3 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标准。根据全县生产实际,制定了《绿色食品小麦、水稻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农技集团运作,在技术推广指导上和农用物资配供服务上作努力,全力实施标准入户工程,初步实现了按标生产。为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县基地办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对基地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全过程质量督查,委托扬州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基地土壤、水样进行检测,确保稻麦生产全过程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1.5.4 加强技术标准指导和培训。县、镇技术指导小组明确分工,逐村举办技术培训班;县农委充分利用送科技下乡、广播、会议、电视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和生产技术,向基地农户发放技术资料和《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指导示范户和群众生产,确保每户至少有一名基本掌握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的明白人。县基地办制定了培训计划和农民培训制度,2011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13场次,培训84 530人次;职业农民培训15期,培训1 611人,技能鉴定合格300人;农民创业培训2期,321人参加培训。其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产业化经营单位参培人员 3 000人次以上,培训记录齐全。

1.6 培育龙头,提升稻麦产业化经营水平

县政府制定了奖励办法,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农委实行科室与龙头企业挂钩对接,开展各项服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政府推动和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积极推行“基地+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县共有稻米、面粉加工对接企业25家。

龙头企业主动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全程质量控制,从品种布局、技术推广应用、农业投入品控制,到合同签订、产品收购等方面由企业和农业部门商定,进一步完善了“基地+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按照生产基地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加工规范化、产品流通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化、生产经营专业化“六化”要求,建立3.39万hm2绿色食品原料稻麦生产基地。

基地创建以来,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订单生产面积3.39万hm2,按照高于市场价格,优质优价原则收购基地产品,增加了农民收入。

2 基地建设的成效

2.1 基地建设健全了各项制度

按照海安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集中连片地安排基地建设;建立了“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县、镇、村三级分别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伍,聘请南农大、扬大农学院、省农科院等省市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建立了镇、村、户标准化生产体系,制定了基地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实行了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制定了基地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确保基地内无污染源;通过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基地建设培育了优质品牌

为提高农业品牌知名效应,鼓励龙头企业进行“三品”认证和申报省市名牌农产品,推动全县农业“三品”生产发展[3-4]。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70万hm2,其中稻麦基地3.20万hm2,认证绿色食品原料稻麦生产基地0.89万hm2,有机水稻生产基地43.33 hm2,实施有机标准种植基地213.33 hm2。认证无公害大米、小麦粉16个,认证绿色食品大米、面粉、挂面11个,有机大米2个。稻米、面粉获江苏名牌产品3个,南通市名牌产品2个。

2.3 基地建设促进了产业化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先后获国家级2家,省级6家,市级27家,其中基地对接企业2家,县级39家,其中基地对接企业6家。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基地+公司+农户”生产模式,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基地的带动作用。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需要,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带动提高产品质量。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

2.4 基地建设实现了农民增收

海安县通过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了农民规范化生产水平,实现了基地农户稳定增收。2011年全县小麦产量比全省平均高2 040 kg/hm2,水稻产量比全省平均高1 470 kg/hm2,比全省增益8 190元/hm2,总增产1.19亿kg,产生总效益2.8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了主导产品县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 准化生产和市场化发展。基地的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有利于形成群体规模,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3 讨论与结论

海安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立,对当地食品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建设一年多来,为企业和市场提供了优质的稻麦原料,同时,通过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培训,促进了当地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绿色食品和食品安全意识开始深入人心,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使当地群众认识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农产品质量以及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形成一个由政府推动,以农技人员、基地农户为主体,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崇尚绿色食品生产的良好氛围[5]。

基地的创建虽取得显著的成效,但结合当地实际和基地建设的长效管理,今后仍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户分散种植,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种植。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普及绿色食品知识,提高生产者绿色稻麦种植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提升绿色基地生产组织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基地+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企业的龙头带动,推进订单种植,实行市场化运作,运用经济杠杆,提高基地农户从事绿色种植的积极性。二是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监测水平不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的配置[6],成立机构,增强人员,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的监管。积极开展县级农产品产地环境例行检测,开展风险预警,确保基地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 吉训凤,陈斌,丁华萍,等.海安县2011年肥料使用情况调查[J].上海农业科技,2012(3):108,162.

[2] 林昌明,陈厚存,李世峰,等.超级稻武粳24塑盘旱育摆栽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95-96.

[3]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等.我国无公害农业生产发展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321-322,324.

[4] 郭建華,何甜甜,郭亮.对江苏省南通市“三品”发展的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2):25-26.

[5] 任强,王钰,王汉珍.宁夏西吉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实践与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108-109.

[6] 郭建华,杨美玲.加强建设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J].江苏农村经济,2011(5):48-49.

猜你喜欢
海安县绿色食品小麦
猴兵守山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综合活动:等等,绣球花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海安县人民医院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