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
【摘 要】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活动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这两个方面。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種重要手段,而教学目的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因此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评价方式、内容、标准、作用
一、教学评价的作用
教学评价无论对学校、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学评价,学校可得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数据,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自身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常的、不间断的科学评价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获得提高。对于学生来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通过测试性和非测试性评价,发现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进步与不足,肯定其成绩,指出其缺陷,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为他们下阶段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监控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常见的教师评价主体形式有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社会评价以及教师自我评价。
1、学生评价
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在我国以前主要是通过学校管理者、教研员等听课来实现,而今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由于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他们了解教师的一言一行,领会教师的一颦一笑,所以对教师的感受是最直接、最真切的。在运用评价结果时,学校方面应重在改进学校管理策略,从而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应重在对照、完善、提高,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分析评价效能时,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怀着感激的心态辩证地去看待学生的评价。
2、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主要是指学生的家长以及社会其他人士、团体对教师的评价。它常常表现为一种社会对教师行为规范的要求和总体性的看法。在这些不同人的看法中,教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尤其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有着指导性的意义。据我自身的成长经历,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工作,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很虚心地接受了一些批评,经过认真的自我反思及时调整了教育方法,让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得到了完善,也帮助我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3、教师的自我评价
教师应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培训。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要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教学观念、行为、设计观念进行深刻的审视。要通过学生眼睛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要通过约请同事观察研究教学来反思,要通过问请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要通过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开展自我评价将有利于教师形成积极的自主发展意识,有利于教师不断反思和创新,更行自身观念,促进专业自主发展。
三、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是英语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因为教学的目的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上。《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性,多样性与可选择性,让评价体现人文性。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教育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师改进教学的反馈方式。
(一)形成性评价
英语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兴趣的保持,知识的灵活使用,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与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二)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 反映教学效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的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学期课程终结性评价既可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演讲、小论文、表演、演示等形式。比如我校外教对学生的口语测试,以及我校的选修课结业测试。通过不同的形式,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试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对于考试的分数以及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教师应认真对待,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纠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希望下次考试能更上一层楼。同时,对于试卷上的分数应客观对待,分数的背后值得我们更深层次的反思,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考试的结果都应认真分析,考试就是要告知我们问题的所在,以便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沈龙明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使用课堂教学艺术》 2009
【2】耿杏芬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2009
【3】Henry F. Silver, Richard W. Strong, Matthew J. Perini著
【4】《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 张玲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