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深度解读

2014-04-29 16:21陆军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解读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陆军

摘 要:為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回归语言教学的本质,笔者从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着手,通过对比新旧教学方法和内容,认为教师应充分地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竭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以更好地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内容;方法;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5-0093-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2.023

1 . 语言课程中的内容与方法涵义概述

关于语言的课堂教学方面,笔者将其划分为“内容”与“方法”进行研究。所谓的“内容”指的是语言教学的内容与学习的内容;而对于学习的内容又可细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主要指的是希望可以供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其二主要指的是“载体内容”。就“方法”而言,广义地说,可以较为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某人与某人在教室之中做了些什么事”。教学方法对于顺利完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语言学习与所学习内容、学习的技巧息息相关,学习的方法和内容都可以有效促进语言的学习。同时,也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课程观点认为,整体语言学习经历也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内容与方法对于语言学习都是相当重要的。

2 . 新旧语言学习内容与方法对比

在语言学习过程之中存在着诸多的关键问题,例如:要求学生做什么?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是什么?教学采用什么样的内容?内容的性质是什么?此外,关于语言学习中的虚构事件、事实以及注释是来自哪里?是来自教师与学生,还是来自任务本身?总体而言,这些问题研究的是什么,其对于特定任务学习是不是有用的方法呢?以下笔者就此问题结合实例展开探究。

例一:“听后复述”型练习

“听后复述”型练习是大多语言教学流程的一个部分,此项练习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熟悉语言的声音,并让学生开始说外语。通常,这也会形成一种内化语言的方式。以牛津版英语教材7A Unit 7 Reading为例,执教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任务。

T: Listen to the dialogue. Repeat each sentence after the tape.

Shop assistant: Can I help you?

Man: Yes, Id like two pounds of apples please.

Shop assistant: Certainly, sir.

Man: How much are these apples?

Shop assistant: Five Yuan a kilo.

Man: Thats too expensive. Two pounds of apples.

Shop: Here you are. Anything else?

Man: Yes, please. Can I have a pound of bananas?

Shop assistant: Of course. There is a discount on these ones, Anything else?

Man: No, thanks. How much is that?

Shop assistant: Thats one pound fifty, please.

Man: Here you are.

Shop assistant: Thanks. Goodbye.

Man: Bye!

分析:

(1)学生被要求做什么?

在这个例子中,老师要求学生们重复其听到的语句。学生所产生的语言完全由任务提供,学生完全不需要使用任何“新”语言。只要开始做任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大多是预先设定的。因此,任务基本是被动的,教师通过管理录音机来监控学生的产出,学生被动学习,他们通过重复录音的内容来响应。从学生的思维层面来看,这个任务仅仅是针对某些事情短期记忆的“低水平操作”,几乎就是重复话语。

(2)用什么内容?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行教材中学生们在用完全虚构的内容。他们不需要与文本所含信息进行互动,而是仅仅与其形式和短语进行互动。然后,一个人在一家店的语境仅是购物功能短语学习内容的“载体”。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们所用的内容来自任务本身。他们自身并不被要求来促进任何事。

例二:“结合知识”型练习

“结合知识”型练习是指要求学生借鉴已学知识,并应用到新事物的练习。以剑桥少儿英语教材第三级(上)为例,以下为课文的练习题及答案。

题目:Where does the weather come from?

①Why do we have rain? Why are there winds? Tell the class what you think.

②Work in a group of four. Two of you choose text A and two of you choose text B. Put the pieces of information in the correct places. Then, in your language, tell the other pair what your text says.

答题线索:The ground becomes warm. →The water becomes vapour. → The air rises. → The warm cloud becomes water again. → It rains!

分析:

(1)要求学生做什么?

例二对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首先,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风和雨如何发生的知识,并利用其他学科中涉及的知识而展开讨论,因此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观点进行交流。然后,将学生分配到各小组,每小组有两位成员,在学生已具备的天气知识及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完成图表。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图表内容进行表达,进而向小组内的另一位成员讲解。此举可达到三种不同知识的融合,即主题的知识(天气发生的过程)、英语知识以及学生自己语言的知识。此任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练使用语言。

(2)用什么内容?

此任务中的内容是真实的、跨学科的,其利用的是学校课程其他学科所涉及的主题。虽然任务中对初始问题进行了设定,但是答案的细节要由学生本身完成。学生通过运用大脑中的已有知识,进入学习的下一个环节,达到了解图表,使用语言进行互动的学习效果。

对比总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两个例子。可以说,两个例子的任务都有自身的特点,适合不同学习阶段以及不同的教学目标。例一是听后复述练习,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是被置于一个“响应”的位置,虽然他们可以简单地复述对话,但任务的内容没有任何创造性可言。例二展示的则是一种不同的画面。在例二的任务中学生们的角色更积极,而且学生与任务之间是交互式的。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达到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

3 . 结论

本文对新旧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对比无论是在语言教学还是学习方面都能够起到良好的现实指导作用,而且在理论研究层面上可以对英语语言教学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能够对英语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拨乱反正,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与学习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不仅要突出学生语言学习的主体地位,还要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知识认知程度,在充分利用好语言教学的前提下,达到让学生在特定环境、特定方式下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目的。

通过对英语语言课堂教学中合理设置问题,且对问题进行展开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对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进而实现了开放式与交互式的任务得以完成,让学生在使用英语语言方面更加具有了主动性。

在未来的英语语言教学及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充分地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竭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而对于学生而言则应具备创新思维,达到语言活学活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程晓堂、鲁子问、钟淑梅.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 .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 0 0 7 ( 6 ) .

鲁子问. 任务型英语教学简述[ J ] . 学科教育,2 0 0 2 ( 6 ) .

康建荣. 浅谈英语语言实践与方法[ J ] . 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9 9 2 ( 2 ) .

王和峰.“英语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的教学方式简析[ J ] . 教学与管理,2 0 0 8 ( 1 5 ) .

杨静. 交际法课程大纲中的语言内容选择与学生口语能力的研究[ D ] . 西华大学,2 0 1 0 .

周菲.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牛津英語》教学中的应用[ D ] . 上海师范大学,2 0 0 6 .

猜你喜欢
解读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