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镇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区域竞争力评价理论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原则和主要内容两个方面,构建了乡镇经济基本竞争力的理论。最后,研究了乡镇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方法,同时构建了乡镇经济基本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乡镇经济 竞争力 评价理论 评价方法
乡是国家设立在农业区域的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一般有集镇。镇是国家设置在具有一定工商业基础、文化教育条件比较好、人口比较集中的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乡镇是我国基本的行政单元和经济单元,乡镇是个行政地域概念。乡镇在我国存在面广量大,是中国行政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经济代表中国广大的农村经济,代表中国行政区划经济板块的基本特征。对乡镇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区域竞争力评价理论
(一)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DM)的定义是,一国或一个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较其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模型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个方面,包括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其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关键是可持续性。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定义是,一国能获得经济(以人均GDP衡量)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波特在其《国家竞争力》一书提出了区域竞争力模型,波特认为国家经济竞争力是指该国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四大要素是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企业群体内竞争对手及该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1998年波特又进一步指出: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区域争力是指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竞争中,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相互配合而形成的能为区域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竞争优势(周群艳等,2008)。区域竞争力为经济区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其他同类区域)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市场,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芦岩等,2006)。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指某个特定区域在国内经济竞争中形成并表现出来和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是利益主体之间比较生产力的竞争,是该区域在国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的强弱程度。其主体和核心是产业竞争力。同时受辅助或潜在竞争力的影响,通过区域之间的竞争过程,最终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包含对核心竞争力、辅助(基础、潜在)竞争力、现实综合竞争力以及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徐承红,2007)。区域竞争力是指在系统分析区域现状的基础上,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在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通过比较所具有吸引、争夺、转化资源和控制、占领市场的能力,亦即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资源配置和市场导向功能的能力(高志刚,2006)。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区域竞争力是研究一个地区,主要是行政区域范围内,通过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相比较其他地区更有优势的经济实力。
(二)行政区域经济
1.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国外有一些学者也在关注中国的行政区经济,如澳大利亚学者奥德丽·唐尼索恩于1972年用“蜂窝状经济”概念分析中国经济的分割化趋势。美国学者托马斯·P·莱昂斯从体制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分割化,但他们没有提出关于中国行政区域经济的科学范畴和系统理论。在中国最早对行政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刘君德教授。刘君德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行政区经济(即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还有一些学者如鲁勇(2002)、朱舜(2003)、舒庆,周克渝(2003)等也提出了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由此可以把行政区域经济的概念简单概括为:受行政划分及政府经济行为的直接影响的特殊经济区域经济类型。对于行政区域经济理论的认识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拓展了区域经济理论研究领域。行政区域经济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类型,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提出的一个新范畴和新理论思维。在我国行政区域经济分为四个等级省域经济、市域经济、縣域经济、乡镇经济。
2.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许多学者对行政区域经济研究时,都对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进行描述,如刘君德(1996),朱舜(2002),鲁勇(2002),舒庆,周克渝(2003)等学者,他们对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由此对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第一是行政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行政区划板块的特征。行政区域经济是受行政区划刚性约束,具有明晰界面特征的区域经济。行政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行政区划体制的规定性。行政区划以政治因素为主,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所以一旦行政区划确定下来,行政区域经济的界面也就非常明显的确定下来。
第二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直接影响着行政区域经济的运行。行政区域经济是受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直接影响的区域经济。地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都会首先考虑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且这种政府行为也强烈地渗透到企业的竞争中,重复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竞争的一种表现,但政府的参与往往扰乱了市场信号,各地竞相追逐价高、利大、税收高的产业。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地的企业实施地方保护主义措施,这极大地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公平性,某种程度上维护了重复建设的原有格局,难以实现市场竞争下的规模经济。
第三是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高度一致性。各行政区域经济的中心大都与行政中心是一致的,行政中心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则是一国或某一区域的经济中心。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封闭的社会里,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中心往往是一个地区性的经济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即发生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内的偏离现象。商品经济越发达,两个中心的偏离程度也越大。这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而在中国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却表现为高度的重合性。
第四是行政区边界经济的衰竭性。我国的省会乡镇一般都相对处于行政区偏中心地位,非省会的大乡镇、特大乡镇也大多远离边界地区,按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和行政区经济运行下经济中心跨行政区作用的摩擦力原理,中心乡镇“经济能量”在辐射到边界地区时,已被大大削弱,边界地区往往成为区域经济的衰竭带;再加上边界地区地形复杂,交通闭塞,生产要素流通不畅,因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或者是与经济中心的差距很大。
(三)乡镇经济竞争力
乡镇竞争力是指一个乡镇在发展与壮大过程中具有的与其他乡镇相比更强的创造财富、提高人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单位,对其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的实况,把握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乡镇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作为乡镇竞争力研究的应用领域之一,也越来越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关注。它可以发现与乡镇竞争力关联性最强、贡献度最大的因素,从而为乡镇规划者和管理者提高乡镇经济竞争力提供定量的科学决策依据。
二、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构建
(一)构建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的原则
构建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时,尽可能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设计必须从乡镇经济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出发,科学而又系统地反映乡镇经济竞争能力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表明乡镇经济运行的特点和乡镇经济的运行规律,即指标能够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乡镇经济竞争力的内涵。而且同时,要指标概念准确、计算范围明确、计算方法科学、操作过程方便,既能系统科学地反映乡镇经济竞争力的全貌,又能在某一方面揭示对乡镇经济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即要求指标设置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尽量少而精。科学性和客观性相结合。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遵循乡镇经济发展规律,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乡镇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在设计乡镇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指标的客观性,要选取那些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且对乡镇经济发展研究具有实用价值的指标。指标既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之间相互重叠;又不能过少过简,使指标信息遗漏。同时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客观地反映待评价乡镇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潜力,以及演变趋势,揭示内在发展规律。
2.可操作性原则。各评价指标应信息集中数据容易获得,计算方法简明易懂。要求指标体系要以现实统计数据作为基础,要容易获取,易于分析计算。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同时尽可能选择可量化的指标,定性指标应尽量少用,对于在评价分析中确实有重要性的定性指标应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其赋值,保证其可信度,以减少主观臆断中的误差。
3.可比性原则。指标能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乡镇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价。可比性和适用性相结合评价,指标要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就没有适用性。如果指标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可比性,就无法对乡镇经济进行比较。可比性要求有三个涵义,一是在不同乡镇空间范围上具有可比性,如以货币为单位的指标(GDP、人均收入等)必须扣除价格因素;二是在不同乡镇之间进行比较时,除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外,一般用相对数、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进行比较;三是在进行具体评价时,为了防止大数“吞噬”小数的现象发生,有时必须进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归一化和极大化或极小化等方面的处理,使数据在无量纲的条件下可比。可比性要求评价结果在时间上能保持现状与过去的可比性,通过纵向比较反映各乡镇经济发展的演进轨迹;可比性还要求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能保持不同乡镇之间可比性,通过比较反映各乡镇之间的优势与缺陷,因地制宜提出对策措施。
4.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在指标体系内部各个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罗列。因此,对乡镇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握乡镇经济竞争力系统的整体特征和性能,以期对乡镇经济竞争力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评价。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构建乡镇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指标体系应能反映乡镇经济竞争力的各个方面,不应有任何游离于系统之外的孤立指标,必须全面真实反映各乡镇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各个侧面的基本特征。同时,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实施。设置具体指标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各个系统、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独立,以形成一个有机的乡镇经济竞争力体系。
5.目的性原则。指标必须与建立乡镇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目的相一致。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目的设置的指标体系是不同的。研究乡镇经济竞争力目的在于了解乡镇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以及影响乡镇经济发展的各要素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研究,衡量乡镇经济竞争力的状况,找出乡镇经济竞争力弱的原因所在,指出改善乡镇经济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增强乡镇经济的竞争实力。
(二)主要内容
乡镇经济属于应用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学的分支,是和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概念。乡镇竞争力主要包括乡村经济实力和乡镇社会环境。乡镇经济应既包括乡镇中的主要经济支柱——乡镇企业,也包括乡镇中的农业及服务业。乡村经济实力主要包括人口、居民收入、乡镇可持续发展、财政收入等内容。乡镇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乡镇的教育、治安和生活等方面。
三、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一)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
目前,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每种评价方法各具特点。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如主观权数法、特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一类是客观赋权,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聚类分析法等。
(二)乡镇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单位,对其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的实况,把握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系统性和目的性5项原则,参照“十二五”规划要求,选取一系列相应的指标,构建了乡镇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6个一级子系统、21个二级子系统、40个评价主指标构成,具体见表1。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指标数据的获得以及处理数据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比較能够体现乡镇竞争力的指标是GDP;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各项储蓄存款余额;出口产品交货额;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支出;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
参考文献
[1]杨道建等.我国乡镇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镇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2]朱舜.行政区域经济:特征、种类与演化[J].经济学动态,2004(5).
[3]叶琪.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4]韩申山.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综述[J].新西部,2012(35-36) .
[5]胡春森.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10(41).
作者简介:孙雨(1982-),女,江苏徐州人,汉族,硕士,江苏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