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29 09:14钱薇
大观 2014年5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现状

钱薇

摘要:大学生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但目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却并不理想。本文基于上述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多元化和开放式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之一,围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全面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觉悟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发展和大学生的全面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社会教育弱化阻碍了高校的思政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多元化和各种现代化通讯设备和技术的运用,良莠不齐的信息像冲击波一样不断地刺激着人的大脑,这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非常容易导致是非不分,思想观念混乱,从而加大了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思政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与实际需要相背离。目前思政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政治化色彩过于浓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者的内在需要,特别是对新时期出现在大学生中的新问题关注、引导不够,使受教者感觉思政教育就是假大空,并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三)实践性教学开展得不够。高校扩招太快学生人数过多,导致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没有很好地匹配,由于理论教学内容复杂多样,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有效资源;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导致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在应用中体现出对方的优势。

(四)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相脱离。尚有很大一部分思政课老师和从事思政教育的辅导员,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满堂灌”、“ 一言堂”,过于追求死记硬背,缺乏师生互动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而且评价内容、评价结构和评价主体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意识淡薄。虽然党中央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非常重视并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但由于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利益,导致思政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二)从事思政教育的难度加大了。一是当前的大学生既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生离死别,又没体会过饥寒交迫的困苦生活,所以对书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不能感同身受,对其英雄事迹难以理解甚至不屑。二是互联网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如互联网导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偏离主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冲浪和网络游戏;互联网上信息泛滥,黑客知识的传播和黄色垃圾的泛滥等都会弱化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三)思政教育的目的有失偏颇。当前思政教育的政治色彩太浓,过多地侧重了政治目的而忽视了受教个体的实际需要。

(四)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严重不足,而且形式单一,效果欠佳。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性教学都是在课堂内进行的,千篇一律,缺少特色;有些高校开展实践性教学仅采取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而且形式单一,学生不愿认真参与,往往敷衍了事,导致实践性教学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五)从事思政教育教师的素质良莠不齐。目前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授业者”居多,“传道者”很少,而且很大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师的职业道德已大不如前,有些教师甚至主次颠倒,已将教学工作降为第二职业,就更别说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了。

(六)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够完善。由于很大一部分教师的素质问题和思想观念落后、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教学设备欠缺等原因,导致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公开课、示范课的层次,缺乏常规性、持久性,总体收效甚微。在评价方式方面,存在评价内容不全面,考核结构不合理和评价方式不科学等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努力开拓思政工作新局面,将大学生思政教育测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修订后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高校应对照指标体系加强建设,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学习研究测评体系,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并对照测评体系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不让文件变成一纸空文。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导向、凝聚、控制、激励、辐射等功能都有很强的思政教育内涵。学校师生员工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影响和激励,并通过选择和自我教育的过程,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也是思政教育本身的目标和要达到的教育效果。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生班(团)干部的作用。高校应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学院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辅导员应经常深入学生内部,了解每位同学的家庭状况,掌握一手资料,把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任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为人师表,要利用课堂之便,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和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班(团)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是学院和辅导员了解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纽带和桥梁,学校每学期都要对班(团)干部进行培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传经验、教方法,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

(四)团委要服务青年学生,巩固并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一是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应始终把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学院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组织参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三是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政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四是要认真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除了鼓励教师从事思政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提高从事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外,还要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学院要大力开展师德建设宣传教育工作,按照高校内涵建设要求,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教育,按照高校教育的职业性、人民性、社会性特征,倡导青年教师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发展先进文化、钻研业务、拼搏奉献、忠于职守,形成热爱高校教育的师德师风。

(六)与时俱进,加强互联网思政教育。一要建立高素质的互联网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要建设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变被动为主动,吸其优势为我所用,革新教育手法,创新思政教育工作。二要科学选择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内容。要结合大学生个体特点,综合现代管理学、传播学、信息科学、思政理论,以互联网为纽带来实施的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三要把握互联网思政教育的特点。在互联网环境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可以随时产生直接和便捷的交流,所以互联网思政教育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专题和专区,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问题进行具体解答和引导。

(七)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一要坚持实践性。只有突出了实践性,才能真正的将实践引入到思政教育中来。二要坚持系统性。要求课程立足于高校思政理论基础的整体结构,制定一套系统的覆盖整个理论基础的教学体系。三要坚持主动性。要求实践教学的设计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四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实践渠道。五要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学校要与社会单位签订协议,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社会保障。六要大力开展假期活动和社会调研。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假期来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又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空间。

(八)创新思政教育的工作观念、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一是在内容和结构上,可以把理论知识、平时思想道德素质、作业、考勤等列入成绩之中,而且平时的表现要占到相当的比例。目的就是为了督促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从而全方位地锻炼自己。二是在评价方式上,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而且要丰富参与评价的主体,力争改变思政课教师说了算的现状。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公平,而且便于对学生作一个尽可能客观全面的评价。

综上所述,虽然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把教师和大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表现得还不太适应,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探索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有效途径来切实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困难和实际需求,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奕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特点、规律与发展趋势[J].学理论,2012(17)

[2]黄蓉生,白显良.关于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2)

[3]王海建.3G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思政教育研究,2011(04)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高校现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