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浅
摘要:统观晚晴时期各门类小说,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几乎随处可见,即使是首揭“清官恶”的《老残游记》也只是将英雄从清官转移到老残身上。中西方小说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虽在表现手法上有一定相似性,但其产生原因却不尽相同,文本从表现、历史政治和国家传统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晚清小说;个人英雄主义;老残;赛金花
晚清是小说的繁荣时期,统观这些门类众多的小说,不难发现,其中一大部分带有明显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特别是晚清的公案小说。晚清公案小说有一特别现象,小说集中表现对清官的渴求以及清官无所不知无案不破的神一般的形象,即在小说中着力塑造一位中心英雄,这位英雄身上附加着作者及当时百姓对公平正义的美好愿望。即使像《老残游记》这种以揭清官刚愎自用之恶的作品,也只不过是在毁灭一个偶像的同时,又建立了另一个偶像——老残。老残独闯公堂,力释冤情,俨然成为了代替清官的新的英雄。刘鹗将公平正义的光环由清官身上转移到了老残这个江湖游医身上,不管谁的身上背负着这种光环,都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国人一直以来对“贤人”的渴求,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当时百姓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个人英雄主义根据字典的解释,当某一伟大的全民族事业以及为实现这一事业而积极克服当时发生的矛盾和障碍所必须的巨大努力而成为个别人的性格本质,他们在个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并且体现在个别人的行为中,而使行为具有伟大意义时就出现了英雄主义精神。以下本文将从表现、渊源和结论三方面进行论述。
文本虽然着重探究晚清小说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及原因,但是这种精神在西方也是历史悠久,特别是在美国。美国是一个极度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虽说中西方在对个人英雄主义进行表现时的手法有所相似,西方表现为超级英雄,中国喜欢用“清官”形象来传达这个思想,但是中西方的形成原因却有很大区别,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主要是以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为源头。苏格拉底认为,人类能够靠自己的理性了解事物的本质或者自然,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个人的理性能力,表现为个人英雄主义。美国的超级英雄情结和美国的文化根源——清教主义密不可分 ,清教徒受到宗教迫害之后移民新大陆,致力于建设一个重视精神自由的国家,正因为是移民国家,祖先披荆斩棘开辟土地建立国家,这种开拓精神与争取自由的渴望已经融入美国人的血液中,个人英雄主义是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即使放眼现在也不难发现美国“大片儿”中比比皆是的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虽然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造型和故事,但是其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单枪匹马拯救世界,且无所不能。在中国晚清时期的小说中,有关个人主义英雄的塑造比比皆是。在公案小说中,出现了冤假错案,必然会出现一位贤者如同包公再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还冤者一个公道,即使在颠覆性的公案小说《老残游记》中也是不遗余力地塑造了老残这样一位英雄,在文中老残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一个洞悉一切的先知。小说第二十回,许亮暗查吴二药水毒害贾家人命一案时 ,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可以出现意外,即使是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无法预测的蝴蝶效应,但是最后结案时,许亮说是全按老残安排好的才可破案。这未免有点不切实际了,老残又不是先知,他怎能连陶三能偶然听见许亮吴二悄悄谈论“千日醉”进而将二人扭送官府也算得出来?这件事情的完成需要四个巧合:一是身为都头的陶三正好和许亮、吴二在同一个赌局中结下联系,这是条件;二是陶三赢走了二人千两白银,拿走笔据,使吴二产生报仇心理,才有可能故技重施,这是前提;三是当晚陶三正好和此二人夜宿同一间窑子,这是地点;四是许亮吴二二人密谋给陶三下药的时候,陶三正好听到,这是关键。只有这四个巧合全都在恰巧的时间或机缘发生,老残的计谋才能生效,仅从此一例,便可窥见刘鹗的《老残游记》并非是毁灭了清官这个英雄,而是将这种英雄精神转移到老残身上。
《孽海花》是“通过一个妓女的发达史,批判晚清历史政治乱象,终使‘狎邪交易成为当代道德关系的一个象征”。 虽说《孽海花》中不乏狎邪成分,但是与描写风月场中名士和名妓感情轇輵的作品还是大有不同,《孽海花》更侧重于谴责和批判。赛金花虽是出身娼门的风情万种的“坏女人”,“但另一方面,她不也是一个在最后关头改变了国家命运的女英雄吗?” 当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践踏,挺身而出的不是血性男儿,而是一个青楼女子,这真可谓是“男性不可救药的性幻想”——将外交救国的幻想寄托在一个娼门女子的身上,希望在这个庞大帝国日落西山,外交疲软之时有一个女子运用在青楼习得的逢迎手段在异国上流社会如鱼得水“彩云兴高采烈,到处应酬:今日某公爵夫人的跳舞,明日某大臣姑娘的茶会,朝游缔尔园,夜登兰姒馆,东来西往,煞是风光。彩云容貌本好,又喜修饰,生性聪明,巧得人意,倒弄得艳名大噪起来。偌大一个柏林城,几乎没个不知道傅彩云是中国第一个美人”,赛金花同时也运用自己的社交魅力为中国的外交做出努力,在回国之后又利用与德军总司令瓦德西的私情,在闺房之中劝服瓦德西少扰百姓,曾朴也许未曾故意树立这样一位女“英雄”,但是在文中作者将赛金花这个娼门女子写成了一位游走于异国各种交际场合的外交官夫人,一位力劝联军在京抢劫暴行的救国英雄,这难道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另一种体现么?
说到中国人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不得不提到一类人——侠士,侠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帮助被欺侮者的人,当普通百姓受到不公平待遇,受到贼匪侵害,多半会希望有一位武功盖世的大侠从天而降,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这些情节充斥在各种武侠小说中,即使是每年寒暑假霸占荧屏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也是在不厌倦的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号——英雄能够解除一切困境。为什么个人英雄主义能在中国源远流长?
古代中国可以说是一个“人治”社会,而非“法制”社会,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百姓总是热切的渴望包公再世而不是依靠律例和严格的执法程序来洗脱冤情,中国之所以存在“人治”的习惯,我理解为以下几个原因。
从历史和政治来看,政治和历史文化两者往往相互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因素催生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而政治文化中的有利于统治者的因素又为其所吸纳,促使政治吐故纳新,自我完善。殷周时期,当时先祖崇拜的神权思想是其统治的思想基础。武王伐纣,商汤灭亡后,君权神授的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周顺应地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至此,人治思想播下了种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封建制向郡县制的大转型时期,而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也转型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并起、逐鹿天下,“君臣无常位,社稷无常奉”。思想文化方面百家争鸣,以孔丘、孟轲、荀况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产生、发展,其主张人治,强调君主和官吏以个人能力、威信进行统治,将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寄托于少数统治者身上。在《礼记?中庸》中有如下的表达,“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再以荀况的“有治人,无治法”论断为例,在“人治”与“法治”的争论中,他认为关键是“人”而不是“法”,原因在于法是人所制订的,即所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即使有了“良法”,也得靠“君子”来掌握和贯彻,因此他强调说:“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这时人治思想已经抽枝发芽,蓄势待发,只待时机成熟。秦汉时期,始皇横扫六合,南平百越,北击匈奴,郡县制的转型完成,一改前朝分封制的弊端,国家权力以惊人的速度系于皇帝一人,但是以法家为治国思想又使其迅速夭折。汉高祖芒砀山醉斩白蛇,楚河汉界,大汉帝国破土而出。在继承郡县制的权力集中的同时,以黄老之学与民休息,休养生息。经历文景之治后,结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的儒学渐渐成为主流,董仲舒适时地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所接受,至此,儒家思想终于成为了正统思想,而后又不断扩充、吸收其他成分,并取得了对中国长达两千年主流思想的控制权,而人治传统也由此奠基。
从整个国家来看,中国是传统农业支持的政治构架,在县级以下的行政单位中,士绅和地主成为了农业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其组织规范的依据是“人”而不是“法”。作为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中国无法也不可能推行法制,因为中国是大陆文明,土地的广袤使得要想封建势力强大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就此来看专制是在所难免且必须的。又因为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上交通的不便利,使得远离皇城的地方官员所受到的监督也并非十分完善,一个秉公为民的清官的支柱大多源自个人的心理操守,外力监督的不完善使得一部分官员有了贪污枉法的机会,而对于渴求公平的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一个断案如神的清官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再来看看中国官员的选举制度,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信息,科举是古代中国文人想要踏上仕途的必经之路,而由于考试内容的限制,科举出身的官员虽然满腹经纶,文化才能卓越,但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他们治理国家的实践能力却并不出色,官员通常都会聘请师爷或者组建幕府以辅佐自己治理地方,而一部分师爷、幕僚为了个人的利益而遮蔽真相,产生冤案,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百姓对廉洁清官的呼唤。再从小说的作者来看,他们中的大多社会地位较低,并没有真实的官场体验,对官员的描写带有淳朴的民间想象,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英雄时,附加了自己美好的期望,这也是广大百姓对政治的期望,更能引起共鸣。晚清的小说创作已经带有商业性质,对事实的夸大更能激起读者的愤慨之情,此时出现一位刚正不阿的英雄,让读者获得了大快人心淋漓畅快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加销量也是作者树立英雄的作用之一。最后,事物发生转变主要有内力和外力两方面,外力通过内力起作用,然而中国人更重视外在力量对自己的改变,希望有外力来改变自己改变现状而不是通过个人内在的努力,因此也不难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
从古至今众多的作品塑造了无数英雄形象,他们带着作者及当时百姓对政治和对生活美好的期望,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个人英雄主义,一方面它作为人们对公平正义的美好想象,以激励在黑暗中的人们不放弃奋斗的努力,另一方面个人英雄主义也反映了法制不完善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凭借一两个英雄是无法力扶大厦于倾倒,他们的努力也只能化为一首悲壮的挽歌,一声惋惜的哀叹。
【参考文献】
[1] 严行.清教徒运动及其影响[M/OL].2014-4-11
[2] 刘鹗.老残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 曾仆.孽海花[M].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
[4]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