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特点研究

2014-04-29 03:34王美萱
北方音乐 2014年6期
关键词:声乐艺术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王美萱

[摘要]我国艺术歌曲呈多元化的格局发展。无论是运用泛调性、多调性、无调性或十二音序列技术,还是立足于功能体系、调式体系的传统技法,或是以调性与非调性相结合的原则从事创作,作曲家们锐意创新,大胆突破,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当代艺术歌曲的风采。

[关键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声乐艺术

一、艺术歌曲概论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古典传统抒情歌曲的通称。是世界声乐艺术的重要部分,百年来,艺术歌曲一直是声乐艺术中的经典题材,有无数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在传统创作的手法和风格上不断推陈出新,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和发展。

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艺术歌曲,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风格,表达着不同的民族情怀和地域风情。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腾飞的阶段,写作手法和曲式构造的运用都更加娴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涌现出了大量各类题材的艺术歌曲,往往是在一个阶段中,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艺术作品,最能反映历史真实性,在历史的矛盾中,给予艺术歌曲不同的创作灵感。

二、中国艺术歌曲的兴起

青主根据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创作的歌曲《大江东去》开辟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先河。青主根据原诗词结构,将歌曲分为两个部分。

谱例第1小节,作曲家通过左右手柱式和弦反行级进的非功能性和声配置,使得e小调的调性感觉很模糊,在第2小节短暂的稳定之后,第3小节通过等和弦转调向bB大调离调,然后又进入g调。这一系列的调性安排,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情绪的起伏动荡。最后,用沉稳、雄厚的声调,高唱一声“一樽还酹江月”结束整首歌。

整首作品,作者融入了西方的音乐作曲技法,使东西方音乐完美融合,同时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诗词的优美和底蕴,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化内涵修养是非常深厚的。

同一时期的还有音乐家赵元任,其作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多受德奥艺术歌曲的影响,注重钢琴伴奏的作用和地位,强调词与调的融合,旋律的优美特质,如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以优美隽永的音乐,使刘半农的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诗,更增添了光彩。

三、20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

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腾飞的阶段,写作手法和曲式构造的运用都更加娴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许多专业作曲家都广泛参与了艺术歌曲的创作,他们把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法注入了艺术歌曲创作之中,给艺术歌曲的创作带来了蓬勃生机,涌现出了大量各类题材的艺术歌曲。如黎英海的《枫桥夜泊》、罗忠榕的《涉江采芙蓉》、徐纪星的《志摩诗三首》、尚德义的《春风圆舞曲》等。这些歌曲无论是在歌词的诗化程度,还是在创作手法的大胆创新与探索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诗与乐的结合

艺术歌曲的词通常都是充满诗意,并且是像散文一般优美、温婉的,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其本身就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再加以作曲家的谱曲,呈现出的艺术歌曲更是具有生命力,艺术歌曲大师雨果·沃尔夫曾说过:“诗是音乐的源泉。”

具有代表性的黎英海,以古诗为中心的艺术歌曲作品也是脍炙人口,如《唐诗三首》,其中包括张继的《枫桥夜泊》、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歌曲《枫桥夜泊》中,开头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作曲家根据诗词的朗诵习惯与押韵特点,将“落”字与“天”字重点强调,使词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歌曲《春晓》在演唱前有八个小节的钢琴伴奏,把诗人描写春天的微妙细节用音符巧妙表达,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又透露着一丝伤感,扣人心弦,黎英海保持原诗的意境,利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与诗词结合,随后人声虚入,整首作品利用简洁的素材多次强调歌曲的中心思想,在歌曲结束是时,钢琴伴奏部分的节奏发生变化,较之前更加密集,声乐部分止于F,钢琴部分止于降B,与前一段恰好形成呼应。

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堪称五言绝句中的杰作,仅二十个字就描绘出了高山、黄河、大海的壮阔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歌曲《登鹳鹤楼》为降G宫系统,降D微调式,前奏简洁,仅4个小节,《登鹳雀楼》中利用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节奏的长短以及色彩的变换,把诗人登楼看到的景色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一曲曲充满诗意的艺术歌曲中,透露着的是黎英海把意境心绪、高潮表现得淋漓尽致,以音乐的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诗歌所表达的情绪,在音乐中融进了诗意,这也正是黎英海古艺术歌曲的成功所在。在诗与乐的结合这一重要歌曲形式中,黎英海的《唐诗三首》只是这一形式的一个缩影,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艺术歌曲也将会给世界音乐带来不一样的中国味道。

(二)民歌的华丽转身

民歌的产生与人类社会劳动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民歌是人民通过实践劳动创造的,民歌的作者就是人民群众,是抒发感情,表达意愿,表现生活而创作的。中华民族的一种语言和音乐风格,也可以展现中华儿女思想感情的声乐的演唱风格是多元化的。

在我国的云南有一首民歌,是中国旋律的代表,就是《小河淌水》,出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歌曲《小河淌水》,在谱写时运用了独特的写作手法,使用五连音、六连音、八连音来衬托潺潺的小河流水,保留了原民歌的音乐风格,保证民歌味道,使之完成为艺术歌曲的升华。它的歌词秀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寓情于景,质朴自然,借月光、流水和清风,表达出阿妹在有月夜的深山里,盼望阿哥前来相会的无限柔情。首先是全曲的引子“哎”,在一个宁静的夜景中,带着静谧而安详的情绪。声音要强调头声共鸣、运用口盖以上的高位置,用深而不厚重的气息托出辽远的声线,很自然地引出主题。

后经改编成为艺术歌曲的民歌,在演唱特点上保留原有民歌曲风,在原生态基础上具有更加完美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审美,同时也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民族习俗的中国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三)电影中的艺术歌曲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中国电影事业得到发展,促使其中电影音乐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电影音乐无论在中国音乐史还是中国电影史上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起到巨大的作用,为后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印证着最初的稚嫩,曾经的摸索和如今的成熟。

如电影《海外赤子》其中广为流传的插曲《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叶佩英演唱,一经推出就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直到今天也是经久不衰,是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这首歌曲为F大调、4/4拍,以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而成,歌曲的第一段开始“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是一个节奏自由、气息宽广、声音高亢激越的引子,犹如百灵鸟的歌声一样跨越高山,越过海洋,响彻祖国大地。表达了身居海外的游子常常在梦中梦见这些场景,思念自己的祖国。

第二段歌曲以大段的抒情从各个角度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这一段要求演唱者演唱时分出层次,控制声音的强弱,同时注意吐字的真切、深情,一字一音清晰有力。

最后一段是歌曲的高潮部分,用“啊”的旋律饱含着对祖国说不尽的爱,最后一句“我的母亲”要唱得庄重,音量放开,声音强收,能够充分地体现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身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对祖国无限炽热的感情。

《海外赤子》这部影片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但《我爱你,中国》这首插曲一直让人百听不厌,因为这首歌曲是用真情实感,和对祖国朴实的爱谱写而成的,在歌曲中我能体会到身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所以,好作品是不会被时代忘记的。

电影音乐,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和艺术形式,成为音乐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即使是电影的配角,但以其特有的魅力无可争议地成为艺术歌曲的精品。

四、艺术歌曲创作

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不仅是作词和作曲的配合,同时也要考虑到乐器的伴奏,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钢琴伴奏可以塑造音乐形象,帮助演唱者进入音乐情绪和意境,通过钢琴伴奏表现作品主题内涵。间奏使音乐作品层次分明清晰,内容过渡自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演唱者的休息、呼气,情绪再积蓄提供时间。哪怕仅有一架钢琴,也同样可以发挥出钢琴这件乐器之王的强有力的气势。例如:《我住长江头》中,利用分解和弦伴奏描绘出滚滚长江水的奔流,突出长江的恢弘气势,同时也体现人物绵绵不绝思乡之情,构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紧拉慢唱之效果。

通过熟练地伴奏帮助演唱者融入音乐,表达情感,由此可见,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与一般的钢琴伴奏不同,钢琴伴奏和歌唱者双方密切沟通,同呼吸、同表达,互相支持联系才能演绎出高质量的艺术歌曲。

新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举凡在这一时期的中国乐坛上活跃过的形形色色的艺术观念和作曲技法,都在艺术歌曲创作中留下了它们的足迹,从而初步形成了多元化观念、多样化风格、多样化语言和技法并存互补的格局。

这一时期,艺术歌曲可分为三大类:

先锋型,这是以罗忠为代表的一些作曲家,进行大胆实践的结果。作曲家在论及自己的《涉江采芙蓉》时说:“这是按十二音的一些规则写的,不是硬套。这里面还杂有兴德米特的东西,兴德米特写旋律有他的一套理论,特别是“二部写作法”里有许多关于旋律处理的精辟见解和有效方法。我在设计“序列”的时候,好些是根据兴德米特的理论来处理其中的一些音程,所以听起来很顺。另外一点比较好的就是注意了(音乐)和语言的关系。再就是不轻易出现五声音阶中没有的音程,所以听起来就很像中国的东西(转李诗原1995:455)。他的这种技法,在艺术歌曲创作上有突破性的意义。

现代型,王西麟为代表的一些作曲家,王安国曾在《王西麟、马建平交响作品音乐会》一文中对王西麟作过如下评价:“这实际是一部声乐协奏曲,凄楚、悲凉、哀怨、激愤的情绪十分鲜明。从音乐风格和写作技巧来说,综合了调性音乐和非调性音乐的技法,泛调性的音乐语言与十二音材料自然揉和……意念的表达和结构的逻辑是创作的基准,强烈的音响和炽烈的情感鲜明的显现出王西麟的创作个性。”说明我国音乐家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大胆创新,在探索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音乐语言、体裁风格上,都独具一格追求音乐的美。

雅俗共赏型,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不但受到专家们的肯定,也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从而在当代艺术歌曲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类型。这一时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主要作品有:《周总理,你在哪里》(施光南),《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施万春),《科学的春天来到了》、《祖国永在我心中》(尚德义)等。

我国艺术歌曲呈多元化的格局发展。无论是运用泛调性、多调性、无调性或十二音序列技术,还是立足于功能体系、调式体系的传统技法,或是以调性与非调性相结合的原则从事创作,作曲家们锐意创新,大胆突破,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当代艺术歌曲的风采。

综上所述,我国艺术歌曲创作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实践之路,在不同时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歌曲也随之得到空前的繁荣,这是一代代音乐人不懈努力的结果,追求创新和突破的过程,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尤其是对艺术歌曲的创作研究、演唱教学研究等在数量上是可观的,在对艺术歌曲作品及作曲家的研究做出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方面,已经到达了较高的水平和深度;也出现了一些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尝试。但是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改革、革新,从而进一步拓展、深化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

猜你喜欢
声乐艺术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审美定位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唱法与教法·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