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棉花品种早中熟组区域试验看育种进展?

2014-04-29 00:44张朝晖
棉花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品质区域试验棉花

张朝晖

摘要:通过对2004~2013年新疆棉花品种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基本情况、产量、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以新疆本地育种单位培育为主;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籽棉产量平均每年增加72 kg/hm2,皮棉产量平均每年增加36 kg/hm2;单铃重下降、衣分提高;纤维长度呈降低趋势、比强度呈提高趋势,但马克隆值没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棉花;新疆;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品质;变化

中图分类号:S562.0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4)05-0003-05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4.05.001

Seeing the Breeding Progress from Mid-Early Maturing Group of Regional Test of Xinjiang Cotton Variety

Zhang Chaohui

(Tarim River Seed Industry Ltd in Xinjiang,Alar 8433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asic conditions, yield, quality of the mid-early maturing cotton in regional test of Xinjiang from 2004 to 2013.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varieties in Xinjiang are mainly bred by the local breeding unit; the yield has greatly increased,the unginned cotton increased at the rate of 72 kg/hm2,ginned cotton at the rate of 36 kg/hm2,;the boll weight decreased while the lint increased,the length tended to reduce while the cotton fiber strength tended to raise,the mioronaire index had no obvious changes.

Keywords: Cotton;Xinjiang;Variety;Regional test;Yield;Quality;Change

0 引言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1]。随着科技的发展,棉花品种的培育者由过去的国有科研机构为主,转变为科研机构、院校、种子企业和个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对棉花品种更新换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3]。品种性状的遗传改良成效是对育种工作最直接的评价,是研究品种改良的首要任务[4]。国内已有学者[5-12]通过历史区域试验结果对中国棉花品种的表型性状改良情况进行了分析,但关于新疆棉区棉花品种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2004~2013年的新疆棉花品种早中熟组区域试验汇总结果,通过对近10年来参试品种的产量性状差异的分析,来了解10年间新疆早中熟棉育种进展情况,为棉花品种选育改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新疆棉花品种早中熟组区域试验总结报告,品种为不同年份参试品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基本情况

2004~2013年参试品种共207个(见表1)。利用对照的不同将参试品种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整理分析,2004~2006年为第一个阶段,对照品种为中棉所35;2007~2013年为第二个阶段,对照品种为中棉所49。

表1 2004~2013年早中熟棉参试品种基本情况表

年份 试验组数

(组) 参试品种数

(个) 品种增产情况 选育单位数

数量(个) 幅度(%) 本地 外地

2004 2 31 7 0.25~11.50 22 9

2005 2 23 4 2.84~8.86 17 6

2006 1 8 7 2.00~18.10 7 1

2007 1 13 7 1.65~9.78 11 2

2008 2 22 12 2.33~16.15 20 2

2009 1 14 10 1.63~8.45 11 3

2010 2 30 26 1.20~21.77 26 4

2011 2 31 20 0.33~10.18 30 1

2012 2 18 18 0.35~17.90 17 1

2013 2 17 13 0.94~12.48 16 1

从参试品种个数上来看(图1、表1),2004年、2010年、2011年参试品种相对较多,均在30个左右,2006年个数最少,为8个。参试品种选育单位以新疆本地单位为主,尤其在2009年新疆棉区限制转基因棉花品种参试之后,外地育种单位通过预试进入区试的品种比例较低,但总体参试品种的数量波动并不是很大。另外棉花区试实行滚动制,每年不断有参试品种被淘汰,也有新参试品种的加入,有利于育种家不断推出新品种(系),从而更有利于优良品种的市场化进程。

图1 2004~2013年参试品种数与皮棉产量增产品种数比较

从参试品种皮棉产量增产情况来看,除2004年、2005年增产品种较少之外,其他年份增产个数均在50%以上,尤其是2012年参试品种均增产,说明育种单位对参试品种产量的极大重视。参试品种中所有增产品种的增产幅度在0.25%与21.77%之间。

2.2 参试品种产量变化

2.2.1 籽棉产量 由表2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籽棉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度平均籽棉产量在4221 kg/hm2与5832 kg/hm2之间,增减产幅度在-3.7%与8.6%之间;2004年和2005年参试品种平均籽棉产量均低于对照,其他年份参试品种平均籽棉产量均高于对照。第二阶段(指2007~2013年7年平均,后同)参试品种平均籽棉产量较第一阶段(指2004~2006年3年平均,后同)增加产量505.2 kg/hm2,平均每年增产72 kg/hm2。说明近十年来产量育种得到了很大提高。

2.2.2 皮棉产量 参试品种平均皮棉产量呈增长趋势(见表2),参试品种平均皮棉产量在1792.5~2610 kg/hm2,增产幅度在-5.2%~13.7%之间,其中2012年增幅最大;第二阶段参试品种平均皮棉产量较第一阶段增产267 kg/hm2,平均每年增产37.5 kg/hm2;参试品种皮棉产量增幅较大。

表2 2004~2013年早中熟棉组产量性状表现平均值表

年份 籽棉产量(kg/hm2) 皮棉产量(kg/hm2) 单铃重(g) 衣分(%)

参试品种 对照 参试品种 对照 参试品种 对照 参试品种 对照

2004 4221.0 4383.0 1792.5 1858.5 5.81 5.69 42.46 42.40

2005 4822.5 5166.0 2050.5 2128.5 5.82 5.72 42.51 41.20

2006 5433.0 5067.0 2311.5 2137.5 5.96 5.69 42.55 42.20

2007 4873.5 4848.0 2050.5 2101.5 5.39 5.70 42.08 43.35

2008 5832.0 5722.5 2452.5 2452.5 5.65 5.90 42.07 42.87

2009 5544.0 5398.5 2392.5 2340.0 5.65 6.00 43.17 43.36

2010 4873.5 4557.0 2106.0 1948.5 5.56 5.71 43.22 42.77

2011 5223.0 5193.0 2334.0 2247.0 5.83 5.90 44.69 43.27

2012 5818.5 5358.0 2610.0 2406.0 5.61 5.55 44.87 44.90

2013 5148.0 5011.5 2274.0 2238.0 5.77 5.85 44.16 44.65

2.2.3 单铃重

参试品种平均单铃重呈降低趋势(见表2),第二阶段参试品种平均单铃重较第一阶段轻0.22 g;第一阶段参试品种平均单铃重5.86 g,较对照平均重0.16 g;第二阶段参试品种平均单铃重5.64 g,较对照平均轻0.16 g。

2.2.4 衣分 参试品种平均衣分呈增长趋势(见表2),所有参试品种和对照衣分年际间最大差异达到3.7个百分点;第一阶段参试品种平均衣分大于对照,第二阶段参试品种平均衣分小于对照。第二阶段参试品种平均衣分比第一阶段增加0.96个百分点。从对照平均衣分来看,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增加1.67个百分点,增幅较参试品种大。

2.3 参试品种品质性状变化

从表3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呈降低趋势,但参试品种总体纤维长度优于对照,第二阶段参试品种平均长度较第一阶段降低1.2 mm,而对照平均纤维长度降低了0.86 mm;平均纤维比强度呈升高的趋势,第二阶段参试品种较第一阶段参试品种提高了0.91,阶段内参试品种与对照比较,第一阶段参试品种较对照高1.65,第二阶段参试品种较对照高1.02,但变化不大。马克隆值不便于用数值的加权平均来说明优劣变化,但从近十年各参试品种检测的数据来看,除品种间和年度间有差异外,总体上没有多大变化。

表3 2004~2013年早中熟棉组品质性状表现平均值表

年份 上半部平均长度(mm) 比强度(cN/tex)

参试品种 对照 参试品种 对照

2004 30.69 30.00 27.58 26.22

2005 30.07 29.50 30.77 29.30

2006 31.85 30.45 30.21 28.09

2007 30.62 30.29 30.95 29.34

2008 31.32 31.04 31.51 30.78

2009 29.44 29.20 30.07 30.60

2010 29.16 27.98 31.60 28.54

2011 29.23 29.00 31.32 30.90

2012 28.66 27.75 28.03 27.65

2013 29.23 28.60 29.50 28.05

3 讨论

3.1 近十年来新疆早中熟棉产量性状育种进展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第二阶段参试品种与第一阶段参试品种比较,平均籽棉产量提高了505.2 kg/hm2,皮棉产量提高了267 kg/hm2,单铃重降低了0.22 g,衣分提高了1.67个百分点。分析得出,近十年来新疆棉区早中熟棉花品种育种改良过程中,单株结铃数得到了提高,衣分得到了增加,但单铃重有所降低。

在以后产量育种改良中,若保持现有的单株结铃性和衣分,挖掘提高单铃重以提高产量的方向,新品种产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3.2 近十年来新疆早中熟棉品质性状育种进展

结果表明,新疆早中熟棉新品种的产量得到大幅提高,但品质却有所下降。第二阶段参试品种平均纤维长度为29.67 mm,比第一阶段降低了1.2 mm;第二阶段参试品种平均纤维比强度30.43 cN/tex,比第一阶段提高了0.91 cN/tex;纤维比强度得到保持及提高。马克隆值保持了原来的水平。

通过不同年份参试品种平均值来看,2010~2013年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29 mm左右,比强度低于29 cN/tex,比2008年前低了很多,说明品质育种仍没有取得进展,有待进一步挖掘新疆棉区品质优势潜力。新疆现在大力推广植棉机械化采收,对品质的要求更高,因此在以后的育种中应继续加强品质育种,提高棉纤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余政军,唐海明,等.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J].湖南农业科学,2010,(3):4-7.

[2] 叶尧良.从棉花区试结果看品种变化趋势[J]. 江西棉花,2009,31(4):42-43.

[3] 杨付新,付小琼.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发展概况[J].棉花学报,2007,19(5):407-410.

[4] 杨伟华,熊宗伟,唐淑荣,等.从不同领域棉花品质差异谈实行区划种植的必要性[J] .山东农业科学,2002,(2):29 -31.

[5] 孔繁玲,姜保功,张群远,等.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产量及产量组分的改良[J].作物学报,2000,26(2):148-156.

[6] 冷苏凤,葛知男.江苏省棉花育种中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变化趋势初析[J].江苏农业科学,1992,4:18-19.

[7] 周关印.国家级棉花品种区试研究进展:问题与建议[J]. 中国种业,2000,(4):11-12.

[8] 张群远,孔繁玲,杨付新. 我国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精确度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 报,2001,6(1):43-50.

[9] 易先辉,蔡义东,李景龙.2005年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报[J].江西棉花,2007,29(1): 26-28.

[10] 郭瑞林,吕有军,刘亚飞,等.棉花品种区试的同异联系势分析原理与方法[J].棉花学报,2006,18(6):367-371.

[11] 张志刚,李景龙,等.棉花区试新品种综合评价的研究[J].种子,2004,23(12):77-79.

[12] 朱荷琴,宋晓轩,等.棉花区试品种抗病性鉴定与评价[J].中国棉花,1993,20(6):29-30.

猜你喜欢
品质区域试验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心中的“棉花糖”
第三讲 棉花肥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