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14-04-29 00:44:03扁俊张涛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20期
关键词:调查思考农村

扁俊 张涛

[摘 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当今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农村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效能低,这都给中国农村养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养老方式的分析,对中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障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 C9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49-02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关于老龄化的界定,国际上的学者有诸多的说法,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如果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5%以上,则为超级老龄化国家。根据近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社会保障中心教授杨燕绥发布的一份《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2013》顯示,中国在2010年已提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可能提前20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而在此之前的传统统计口径是,中国2000年之前进入老龄社会,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老龄化正在奔跑前行,甚至有专家表示,中国或将成为世界上“变老”速度最快的国家。以全球为参照,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6亿,其中中国占近30%;2010年发展中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平均比重是5%,中国高出该数值的3.87个百分点;法国老年人口比例从7%翻倍到14%经历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而中国将仅需27年。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关系我国和谐社会能否建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80%,老年人口集中于农村。在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农村面临着“靠谁养老”的尴尬境地。中国农村养老走社会化之路是中国农村养老的必然趋势,家庭支持力呈弱化趋势,但是家庭养老在居住方式、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家庭养老仍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让农民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障,不仅是现实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现状的需要,更是发展农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需要。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要走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一、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

现代社会,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许多新的养老方式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认真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的养老方式,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情况的养老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1.家庭养老。即指由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养老方式。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口的全部经济来源构成中,来自子女供给部分城市占16.8%,镇占21% ,县(农村地区)占38.1%。这说明,子女供养在城镇老年人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农村中则占有重要地位。另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6月,农村97.6%的老人仍然为家庭所供养。目前,农村老人中只有2.4%的“五保”老人才能获得集体养老。

2.土地养老。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是农民养老的一个重要保障。土地分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配,对土地的使用和收益是父母的专有权利。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子女要想获得土地使用权,必须以赡养父母为前提。千百年来,这种让渡与受让的实践,要求年轻一代必须负责家庭养老。这不但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近乎于因等价交换而产生的强制性义务。直至今日,土地任然在维系农村养老关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拥有土地的农民还可以依靠土地的产生作物或有偿让渡给他人使用获得收益来维持生活。

3.集体养老。就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主要包括五保供养,即在吃、穿、住、衣、葬等方面给与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优抚对象中部分老人的优待抚恤、农民退休养老和养老院制度。

4.养老保险。面对农村老年人口数目的迅速增长和家庭养老的弱化,农村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民政部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2000多个县(市、区)的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据人社部统计,至2011年末,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达到3.3亿人。应该说,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以上数字对于8亿农民来说,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还是离他们较远。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异较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

5.储蓄养老。就是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平时积蓄维持生活的养老类型。这在农村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人年轻时有所为,年老时也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同时没有什么负担,生活上可能比子女要好些,因此他们没有向子女提出赡养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农民因为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了信心,认为只有钱财才是可靠的,因而在年轻时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

二、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1.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缺欠。现在农村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一方面,“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在农村依然盛行。绝大多数家庭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没有为自己将来养老做打算的意识。到了老年,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很多人丧失继续操持农活的能力,加上自身积蓄不多,从而不得不依靠子女来维持生活。然而,农村经济来源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使得单一家庭养老矛盾突出,引发不少家庭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只能在一部分的县(市)开展试点,绝大部分农村尚未推广。一直以来,村委会只是负责大方面的政策指导,对于妥善安置老人的工作没有经验,对自身要扮演的角色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并且村委会单方面不具有收留、照顾孤寡老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2.病有所医很难实现。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地区很不完善,使得那些劳动能力下降、收入水平普遍很低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往往只能由家庭承担。个别患有重病的老人只能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儿女们的经济收入量力而行,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小病拖、大病扛”,有病不去看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老人家挺有能力支付医药费用,往往也会因为农村医药资源短缺导致的就医费用相对昂贵,而有时的他们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而陷入疾病和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虽然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现在参加人数已达8.15亿人,基本实现了对农业人口的全覆盖,但补贴水平尚低,农村医疗资源薄弱状况的改变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3.农村出现大量“空巢”老人家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生活和经济收入的差距,促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打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面的世界使中青年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时间越来越长。大量的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且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在加大,这是造成农村空巢老人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

4.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单调。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匮乏,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多数只能通过聊天、看电视等方式打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即使有一些活动也是更多的针对年轻人开展的,老人没有办法接受更不能参与其中,而其中一些空巢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现象更为严重。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子女外出期间,40.7%的空巢留守老人表示经常会有孤独感,而非空巢留守老人的这一比例为32%。

三、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形成的原因

1.“百善孝為先”的道德观念的缺失及保障不力

目前,我国90%的养老还为家庭养老。传统的家庭养老是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行为,虽然法律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老人生活质量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养人的自身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在农村家庭养老的模式中,有的老人能生活幸福,安度晚年;有的老人只能维持温饱;有的老人却受到虐待。这就反映了农村家庭养老形式还不能为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完全的保障。对一些家庭养老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农村基层组织除了调解外,很少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即使依法判决了,又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律意识差,法律文书的执行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老人的生活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

2.流动家庭大量增加

流动家庭的大量增加是导致空巢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为了能更好的生活,大部分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把孤寡老人独自留在家中,忙碌的生活,使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父母。

3.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很多地区都不是很完善,大部分医药费用还是需要老人或者子女自身支付,出现了“小病拖、大病扛”的普遍现状。就目前来说,农村的医疗保障形式包括合作医疗、公费医疗、商业医疗三种形式,覆盖面分别为8.9%、1.8%、0%。由此可见,农村总体医疗保障还是很薄弱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负担了老年人的医药费。而最新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以来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4.公共娱乐设施少

近年来,提昌健身运动,在许多大城市或者经济发展较好县城都已经逐步完善公共娱乐设施,政府提供资金安装体育健康设备、建设公园等等,但是在农村可供群众娱乐的公共设施少之又少,体育健身设备、老年活动室、电影院更无处可寻,加上农村老人那一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自身知识储备有限,许多如读书、看报、写字等娱乐活动并不适合他们,据我了解,农村老人一般在忙完农活之后,主要以打纸牌、聚集在一起聊天、收看电视剧或者广播等来打发时间,这也是造成他们晚年生活单调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1.重视道德教育,继续倡导家庭养老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孝”文化在我国仍然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依然是大多数农民的首要养老模式。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冲击着传统的尊老、养老观念,青年人孝敬、赡养老人的观念不断淡化,甚至遗弃、虐待老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政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树立青少年尊老、敬老、爱老的观念。积极展开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并对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行为以法律手段做出严惩。

2.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重要的配套制度,就是强有力的大病医疗保障。虽然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艰巨的挑战,但是当前中国农民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养老保险,而是医疗保险。农民老了最怕的就是得病,因为大部分农民的贫困,不是养老金不足,而是根本没有、或者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险,这是当前农民养老最担心的问题,因此,如果要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就必须真正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加大大病统筹的比例,提高专门针对大病的统筹补贴等方法,逐步降低重大疾病的起报点,加大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让老年农民能看得起病,真正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

3.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根据分析,老人的大致需求分为以下几种:健康需求、依存需求、和睦需求、工作需求、求偶需求等,由此可以看出老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已经没有太多的要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尤其得到儿女们的体贴和关怀。社区和村(居)委会应针对老年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并可以尝试性办老年大学、老年建设和文化设施、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活动场所,引

4.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很多老人却无法同作为法定抚养义务的子女生活在一起从而独居生活。他们因有直系亲属,不属于“五保户”。解决这类老人的生活问题,就必然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创办适合农村乡情新型的敬老院、老年公寓或养老医院,通过政府及社区的力量,对部分有供养资金来源的老人实行社会化服务。老人在不能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情况下,可以到敬老院安度晚年,敬老院可以收取适当的费用。对于那些不愿进敬老院或老年公寓养老而住在家中的老人,可以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有组织地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社区服务,为家庭养老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5.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政府要努力营造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大力开展老年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到无论有无条件都有责任和义务赡养老人。另一方面,老年人自身也要增强法律意识,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使那些因子女不孝不赡养老人的受到法律的严惩。通过法律途径争取被赡养的权利。

总之,让农民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障,不仅是现实的农村经济和社会现状的需要,更是发展农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我认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养老制度的健全和人们思想的转变。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农村实际出发,改变农村养老政策,建立适应农村实际的养老保障制度,统一、协调、完善农村養老保障体系,未来养老方式的发展趋势应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互助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域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雪彬,李丽.从三维视角看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J]贵州社会科学,2007,(2):62-65

[2]朱悦诚.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探索研究,东北师范大学[D],2009(10)

[3]钟仁耀,查建华.上海社会保障和谐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调查思考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小额贷款公司的简易尽职调查方案研究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5:59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12:23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赞农村“五老”
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10: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