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理论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思考和借鉴

2014-04-29 20:11王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习数学

王燕

【摘要】 聚焦理论已经广泛应用到心理治疗的各个领域,各个流派,甚至教育、艺术、管理. 本文阐述聚焦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

【关键词】 聚焦理论;数学;学习

一、聚焦理论及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引发的思考

聚焦理论的创始人简德林攻读哲学博士时,发现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疗法的不少理念与自己研究的生命哲学有许多联接,于是冒充来访者到心理咨询中心找罗杰斯咨询,罗杰斯上当中招. 不过事情在两人彼此真诚下没多久就拆穿了. 简德林提出加入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疗法团体,罗杰斯欣然接受.

罗杰斯与简德林在合作中共同研究了上千咨询案例的录音. 发现案例中的心理咨询师们在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方面无可挑剔,他们的来访者有的很快好转,也有的很难好转. 经反复比较案例录音,发现那些能够在咨询中经常注意自己感受的来访者往往容易好转,而不太注意自己的感受而一味理性分析、或纠缠琐事、或沉溺情绪等的来访者是很难好转的. 在此,来访者能否关注自己的感受就是相当重要的治疗变量. 简德林省思,是否可以教学和引导那些本来难以好转的来访者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呢?简德林与同事在临床心理治疗中引导来访者能够学习关注他们自己的感受,使那些本来难以好转的来访者重新获得心理健康. 由此聚焦理论和技术得以产生并成为一门学派,越来越影响着各行各业.

聚焦理论和技术对改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用吗?联系之前一直在有意关注的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发现还是有些契合和可以借鉴的. 在本人所教的班级里总是有这样的学生,他们的数学越学越好. 从原来的中等水平开始渐入佳境,尤其是思维品质越來越优秀. 而有些同学,进入高年级之后,却是怎么教也教不会,总是在数学课堂上游离,一堂课虽然很乖,但是老师知道她或他的学习效果可能只有一成都不到.

同样的教师教,为什么有的学生思维容易兴奋,有的却总是很难点燃那把思维的火花?因此可做一个设想:就像心理治疗或者临床一样,是不是也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有效因子可以去调查一下呢?教师就像一个雷达在课堂上发射知识波,但是,学生接收的差异很明显. 那些接收容易和多的学生,在他们身上又怎样的学习有效因子在发挥作用呢?

二、联系教学实际阐述聚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借鉴

心理治疗聚焦大师简德林经过反复研究比较案例录音,发现那些能够在咨询中经常注意自己感受的来访者往往是容易好转的,而不太能够集中在自己感受而一味理性分析、或纠缠琐事、或沉溺情绪等的来访者是很难好转的. 因此,来访者能否关注自己的感受就是相当重要的治疗变量.

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发生了什么?那些更容易将自己的专注程度和思维状态、感受力集中在知识的学习上的学生,就容易学会学好. 而那些大脑状态总是处于游离状态,不能将自己的学习力集中起来的学生,似乎很难学好数学. 在此,学生能否关注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就是学习效果好坏的变量.

1. 从学生角度分析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原因

回顾十几年教学实践,自己似乎更多的是教书匠,再纵观我们的现在课堂教学,似乎更多的是研究教师的“教”,至于每名学生的“学”关注少,尤其是缺少关注对每名学生个体的“学”的了解和研究. 以往我们的教师总是会给后进生补课,通过讲题目,一遍又一遍,在反复机械的训练中让他掌握. 这样通过加时间、加讲解的做法事倍功半. 或许,我们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维方式、学习理念上的转变. 对此可以称之为:学生的学习革命. 或许更应该给这些后进学生进行类似于“聚焦”能力的训练. 而这样的扶困,才是更长远有效的,可以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和经验.

就如同简德林那样,是否可以引导那些本来难以好转的来访者开始关注自己的感受呢?作为数学教师可否引导和训练那些数学学习一直在低谷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式方法的改变和经验的获得呢?能否通过改变这些变量,来促进学习的提升?

作为教师或许需要转换一下视角,考虑学生的怎样学比教师的如何教更重要. 以往总觉得有效教学更多是教,而忽视了学. 有效教学其实应该是以教师的教为辅,以促进学生的学为本.

从学生角度,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原因:1. 学生的性格、学习动机和情感、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式、学生的思维品质因素. 2. 学生与师、生的关系互动. 学生能否与同学或教师思维交换,双向沟通,积极互动也很重要.

如教师能从以上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状态、方式、交流互动方面,提升自己的学习聚焦能力,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发生变化.

2. 从教师立场帮助学生进行聚焦,提升学习能力

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聚焦自身,数学不是靠教师教会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靠学生的主动思维获取的.

首先,数学教师要关爱学生,具有耐心和信心,不随便指责学生. 数学教师如能在课内外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就愿意接住教师抛出“绣球”,与教师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学生才能进一步聚焦学习,敢于探究.

其次,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思维情况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 每名学生家庭背景各自不同,教师要掌握其基本情况. “教师应当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想方设法地促进每一名学生学习的转化. 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之后,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训练,帮助学生寻找到学习入门的感觉,体会学习的乐趣,捕捉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改进他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不是越俎代庖.

总之,聚焦理论对教师关注学生自身的“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既然“聚焦理论”在临床,在各行各业的运用愈来愈见成效,想必也会给小学数学教师一个新的教育视野.

猜你喜欢
学习数学
我们爱数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分离的社工干预行动项目设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