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4-04-29 19:37林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素养音乐艺术

林华

【摘要】合唱作为音乐的一条重要分支,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如此,在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趣味、集体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适应学生,积极灵活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合唱教学中的缺点以及从发声、歌曲的选择等角度提出来改进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合唱教学人音版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227-01 声乐是一门集聚多种音色集体演唱的一种艺术形式。合唱作为音乐艺术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小学的素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合唱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形象的艺术感知赢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合唱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的带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而言,要学习好合唱不仅要有兴趣做动力,还要有坚持的毅力。而对于教师来说,就要及时的灵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学。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更好的进行合唱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现行合唱教学中的现状

1.学生意识淡薄

意识是一切事物进行有效运行的前提,没有意识就相当于失去了心脏。在小学的课程建设中,音乐并不是被看重的一门科目,因此合唱教学也得不到重视。在一些小学甚至会出现将学音乐的课让给其他文化课程,这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提高,制约着综合素质的提高。

2.对于合唱的错误认识

学生将生活中的群众性歌咏认为是合唱,而这种形式往往不具备艺术性和审美性,因此不能供人欣赏甚至进行表演,缺乏合唱中的艺术魅力。

3.艺术技巧和配合程度参差不齐

由于合唱中的人数较多,因此在同一音准和音调以及音域的划分上会有一些偏差,因此在正式的进行合唱时,常常会出现极个别的学生会不在同一的队伍中。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演唱方式和技巧不同,会使得上述问题显得更为严重,要如何进行整齐、完美的合唱,以下为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正确改进提出了意见。

二、关于合唱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1.对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选择

由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理解歌曲的含义以及对歌曲的音调进行把握时往往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进行歌曲的适当选择。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朗朗上口、轻松愉快的《劳动最光荣》《龙冬锵》等歌曲,使学生在进行歌曲演唱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快乐,通过对歌曲知识的扩充,还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演唱一些具有表现力的歌曲,例如《剪羊毛》《柳树姑娘》等,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添加一些表演,使整体看上去更具有表现力,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涵。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因此在音色、音调等基本因素方面也会具有很大的差异。将女生全部划分为高声部,将男生全部划分为低声部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声部的合理的划分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分。高亢嘹亮的声音是高音,而低沉厚实的声音则为低音区。

2.科学练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科学的发声练习是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基础。小学生由于语言系统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在对个别字词的发音时会有所偏差,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进行个别字词的发音练习,在掌握正确的发声之后教师可以将歌曲中的字词拖长音来带领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发音的过程,还能使学生进行更准确的模仿。例如在人音版小学教材第二册的《数鸭子》是以单个字进行发音演唱的,具有表现力和趣味性,不仅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节奏,在吐字归音上避免学生由于语速过快连接不上的失误,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矫正在歌唱中的发音缺点。在吐字归音的训练之中,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同学的自身情况来进行训练。在演唱中,统一的音准和节奏是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集体的训练。

3.对歌曲适当的处理

由于不同的歌曲表达的内容不同,因此在进行合唱以及表现时就要注意对歌曲思想感情的正确理解和歌曲类比的划分。教师要充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利用这些背景在课堂上设置有趣的引导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作品的感受。例如《彩桥架到台湾岛》这首歌曲,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这首歌的历史背景,将台湾岛的历史进行讲解,然后在启发之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歌曲中所要的表达的期盼大陆与台湾统一的强烈愿望。对歌曲感情的准确把握能够培养起学生敏锐的感情感知力,丰富滋润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与学生的体会相结合,对演唱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展示歌曲的美。

4.适当的进行试听练耳

通常来说,曲子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那些简单的曲子,练习三四遍便可以自己哼唱,在不断的学习和收获中学生变得越来越爱学习,而那些难度较大的曲子,练习五六遍也不见任何起色,学生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情绪的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简单的试唱练习,使学生初步的对歌曲有认识,然后再进行二声部的练习,以此类推,以达到扎实的合唱效果,由此可见难度适当的歌曲是一首歌是否能够顺利表演的关键。例如在学习《阳光下的孩子》时,教师可以先让一个人进行演唱,然后其他人跟着依次融入第一学生所创造的意境当中,使学生能够尽量的融入到这首歌的情感之中,体会对祖国下一代的期待和希冀。在试听过程中,教师要有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视觉和听觉的意识,教师可以弹一段音乐,让学生进行跟唱,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将歌曲的难度进行增加,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得到丰富。

合唱作为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歌唱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与集体的共同合唱中,会使学生发现自己在歌唱方面的不足。合唱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是音符和文字碰撞在一起产生的美妙火花,因此合唱能力的高低也代表着一个人文学水平和音乐水平的高低。教导学生在合唱中感受美、增加美的素养,感受集体的真实,使学生在与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充实自己。此外,合唱作为音乐艺术中的一门实践课,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于感情的感知更为敏感。

参考文献:

[1]沈燕.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与思考[D]. 西安音乐学院 2009

[2]杨嫏.论小学班级合唱训练与教学[D].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猜你喜欢
素养音乐艺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