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才的协同培养

2014-04-29 00:44李中赋李辉
学会 2014年6期
关键词:协同培养人才

李中赋 李辉

[摘 要]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受教育者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表现在学校,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缺乏协同性造成的。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必须加强人才培养的协同性,实施协同培养。协同培养的基本路径包括教与学、文与理、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协同。推进协同培养需要树立大教育观,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关键词]人才 培养 协同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性命题。寻求这一命题的答案,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分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探寻协同培养的基本路径,针对人才培养缺乏协同性的突出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功能

人才培养是指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和能力素质,能够从事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有参与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社会系统。在这个复杂而开放的社会系统中,有个人的主观努力,又有客观因素的协同促进;有不同组织的参与,又有不同学科专业的协作。就一般意义而言,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受教育者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四大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因角色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受教育者的天赋和个人努力是人才培养的内因,是主观能动性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才培养的成效,归根到底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因素得到有效激发,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人才培养才有了“内因”依据。古往今来,一些知名人士虽然教育程度不是很高,但受到某种激励和启发,能够把个人的天赋和潜能发挥到极致,实现了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如乔布斯、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却取得事业的辉煌,莫言没有读大学却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等等。这些典型事例说明,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客观因素,其共同的作用在于营造良好的环境,形成适度的张力和动力,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张扬,天赋和潜能得到激发。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和主阵地,有专门的教师队伍、教学设备和教育手段,具有专门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组织的严密性等特点。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等,培养健全的人格,训练科学的思维,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大量的人才都是经过学校的正规教育培养出来的,由此形成了学校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地位。

家庭是培养人才的起点。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启蒙作用,通过发现孩子的天赋、兴趣以及成长中的问题,适度加以引导,施行个性化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尤其在智力发展最迅速的幼儿时期,家长施以恰当的教育,可以显著地促进孩子的早期智力发育。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道德品行、思维方式等起到深刻的示范引导作用。历史上产生的若干“文化世家”、“艺术世家”,可以说都是良好的家风、学风世代传承的结果。

社会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为生动鲜活、丰富多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能的提升以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在家庭里,也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社会实践中。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可以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思想品德得以升华,在实践中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搭建起终身学习的平台,满足不同人群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的需要。优秀人才无不是在社会实践中大浪淘沙,实现人格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人才培养体系诸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促进、不可替代,任何一个要素的弱化或缺失,都会削弱人才培养的协同性,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效。“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表现在学校,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缺乏协同性造成的。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必须加强人才培养的协同性,实施协同培养。

二、协同培养的基本路径

探寻协同培养的路径,可以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协同培养的基本路径包括教与学、文与理、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协同等。

(一)教与学的协同

教与学的协同表现为受教育者与各种教育要素的良性互动,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的协调统一,而自主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兴趣和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实现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个体的天赋和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育的客观要求,是促使个体天赋、潜能得到有效激发的活化剂。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外向,有的人擅长思考,有的人擅长运动,这些天赋特质与生俱来、因人而异且是不可再造的。因材施教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天赋特质,创造适宜的成才环境,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培养,既不失时机,也不拔苗助长。教与学的协同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文与理的协同

李政道先生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个统一体。由此引申到人才培养,文理协同恰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缺少任何一面都将失去其效能和价值。人文求善,帮助人们完善人格,引领人生正确的方向。科学求真,帮助人们提高科学素质和实践本领。人们常常看到一些著名科学家具有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一些人文学者妙笔生花作科普,传播着科学的精神和思想。许多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往往文理贯通,多才多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多彩的人生中闪现着真、善、美的光辉。在现行教学体系中,要高度重视文与理的协同,理工科应加强文史哲基础素养,文科应加强数理化基础教育。

(三)家庭与学校的协同

家庭和学校各有优势,又各有短板。家庭的优势在于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容易发现子女的兴趣和爱好,不足之处是缺乏专业教育知识。学校的优势则是具备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但往往对学生的兴趣特长了解不够。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协同,实现优势互补,为培养人才确定方向和着力点。美籍华裔林书豪成为NBA赛场新星,许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能看到家庭与学校协同的缩影。在协同过程中,家长应主动与学校沟通,及时提供学校不易掌握的学生个性信息。学校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求得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相向而行,从而形成培养人才的协同效应。

(四)学校与社会的协同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学校教育打基础,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实践长才干,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诸如科技馆、博物馆等科学文化场所,可以寓教于乐,陶冶情操,丰富学习内容,调动和激发学习兴趣。学校结合社会需求确定教学计划,整合社会教学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等,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一个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也随时需要回到学校“充电”和更新知识。只有学校与社会的协同,才能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卓越的优秀人才。

三、推进协同培养的主要对策

协同培养涉及到社会的多个领域、多个层面,需要多措并举,整体推进。重点是树立大教育观,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一)树立大教育观

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人格、发展能力。在一切教育活动中,“教”是手段,“育”是目的。人才品格和素质的育成,有些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是在社会实践里;有些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砺中,有些是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里。所以,培养优秀人才单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从大教育的视角出发,注重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传授,更要重视培育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勤奋的态度、健康的体魄、坚韧的意志。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大教育观引领教育教学实践,打破应试教育的羁绊,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力求“教”出能力,“育”出素质,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深入研究人才成长规律

优秀人才的成长经历千差万别,事业巅峰期有早有晚。一般来说,人才成长大致经历萌发期、增长期、创造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在萌发期,婴幼儿需要良好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凸显出重要地位;在增长期,青少年大量地接受知识,能力迅速增长,学校发挥着教育主阵地作用,家庭与社会参与其中,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创造期,人才在学习提高的同时,走上社会开展创造性活动,逐步达到人生事业的巅峰。研究表明,各类人才在创造期都会出现一个创造峰值,最佳创造年龄集中在中青年阶段,如科技人才的最佳创造年龄段是25~45岁,峰值年龄为37岁。一些杰出人才表现出明显的师承效应,即“名师出高徒”的现象;一些“偏才”和“怪才”打破常规、脱颖而出的现象等,都蕴含着协同培养的客观规律,需要开展深入地研究。

(三)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着眼于构建国家大教育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建立学校联系家长制度,搭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完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加强教学课程改革,促进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的融合,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基础保障。倡导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跨校培养和联合培养,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加强学术生态建设,打破办学行政化倾向,推动教学评估常态化、科学化,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

(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季羡林先生说,“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来的”。环境因素对于人才成长具有潜移默化,有时是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家庭环境而言,家长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进取精神。同时,应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展适度的挫折教育,给孩子提供参与劳动、感悟生活的机会,做到宽严相济、循循善诱,既不溺爱娇宠,也不放任自流。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使师生能够坐得住、静得下,修身立德,上下求索。社会环境方面重在提高公众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培育社会理性,克服浮躁情绪,引导公众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形成协同培养人才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叶忠海.新编人才学通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2]郑其绪.微观人才学概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3]王通讯.人才学新论[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协同培养人才
人才云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