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精神凝炼方法、路向、内涵及塑造路径研究

2014-04-29 00:44胡祥明
学会 2014年6期

[摘 要]本文以凝炼科协精神的方法论为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协精神辩证转换的逻辑过程,探明了科协精神的凝炼路向和价值旨归及结构,建构了科协精神的塑造路径,为探索科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要求和实践特色打开了启迪性、建设性思路。

[关键词]科协精神 方法论原则 凝炼路向 内涵路径

凝炼和塑造科协精神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精神的具体实践和行动,是科协人民团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对于“内聚力量、外树形象”具有重大理论文化价值。

一、凝炼塑造科协精神的方法论原则

(一)要厘清把握科协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价值“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1]。“‘观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2]。价值是客观的东西,价值观是主观的东西。如“科学”是价值但不是价值观,对科学的认识和看法才是价值观,崇尚、促进科学才称之谓科学价值观。价值是价值观的基础,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价值观。科协价值观是指维护成员在团体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和保证团体正常运转的一般价值理念和取向,它是凝炼科协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基础和基本前提。科协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科协性质、宗旨、使命的价值本质和引领发展方向核心要素的集合,是科协价值观的内核灵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二)要厘清把握科协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指导“地域”、“群体”或“团体”精神凝炼塑造的“最大公约数”[3],因此,科协精神的凝练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依据,这是科协精神塑造的“源”,科协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流”;科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转化、具体化、特色化,是科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载体、途径;是政治话语转换成科协话语和主导要求转换成主体需求的过程。

(三)要厘清把握科技界“四个”精神与科协精神的关系

学会是科学共同体的一部分,科协本质上是学会的联合体,因此带有科学共同体精神属性的共同点;同时学会、科协又是社会共同体的一部分,而科协又是政治共同体的一部分,有与科学共同体精神属性的差异点,因此科技界长期形成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与科协精神之间既有同质性,又有差异性。其同质性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旨归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的;其差异性是建构主体不同,“四个”精神的建构主体是科技工作者,科协精神的建构主体是科协机关及所属团体专兼职干部。一个是核心价值观在科技界的辩证转化和具体化,一个是在科协界的辩证转化和具体化,两者互相渗透,影响交叉,充实了科技界“四个”精神,“四个”精神又滋养反哺了科协精神。

(四)要厘清把握以科协精神与《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关系

文化本质是制度化的价值理念,科协《章程》是科协精神的制度化、定型化的体现。科协精神的精神因子,植根、隐含、寓于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之中,科协一切工作和行为规范和准则也集中反映在《章程》里,只不过我们缺乏“文化自觉”或“文化无意识”罢了,为此不能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从《章程》条文中挖掘隐含其中的核心要素。

(五)要厘清把握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内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缺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就必然缺乏内应、内化、内生的动力,因此塑造科协精神的过程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净化、提升的过程。

二、科协精神的凝炼路向

(一)以科协价值观为前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协精神的凝炼不是主观臆断杜撰的产物,而是长期植根于社团实践所积淀形成的,被科协成员认同和定型的价值理念,是凝炼科协精神的客观基础。科协价值观贯穿二个精神六个意识[5]。二个精神是:中国科协多年所倡导的“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以为会员服务为主旨”的人文精神;六个意识是:民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实效意识,但科协精神的核心因子还被隐含在这些一般的价值要素里,需要凝炼和凸显出来。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据

1.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应成为指导科协工作者的普遍价值理念,具有科协精神凝炼的价值指导性作用。

2.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谓共同理想,即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人民的唯一价值选择,应成为科协工作者团结、奋斗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对于科协精神凝炼应起到价值凝聚性作用。

3.价值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应成为科协工作者必备的精神风貌,对于科协精神的凝炼应起到价值动力性作用。

4.价值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应成为科协工作者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对于科协精神凝炼应起到价值规范性作用。

(三)以“四个”群体或党派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素的构成和内涵设置的比较分析为借鉴

从对比表中可看到“六个”价值要素: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价值功能、价值途径、价值追求、价值规范,这是架构一个组织或群体核心价值观最核心的必备要素,能为科协精神价值要素的构成和内涵设置及凝炼旨归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四)以挖掘、梳理科协《章程》中的精神因子为核心

《章程》规定了科协的宗旨、使命是为“团结和动员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创新国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其文化内涵体现了科协精神的价值理想是报效祖国;《章程》表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其文化内涵体现了科协精神的价值目标是服务社会;《章程》表述“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其文化内涵体现了科协精神的价值定位是促进科学;《章程》表述“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其文化内涵体现了科协精神的价值途径是“建家交友”;《章程》表述为“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其文化内涵体现了科协精神的价值追求是献身创新和价值规范及求实协作。

三、科协精神的内涵、结构、契合、认同

(一)科协精神的内涵

1.价值理想:报效祖国。从“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立国”,从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立国,反映了科协工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境遇下“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不同内涵和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决定性阶段里,其报效祖国的内涵就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科协工作者的崇高理想和核心使命,是一切工作行为的终极关怀,是科协通过崇尚科学实现“报效祖国”的价值理想,是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特有方式。

2.价值目标:服务社会。即“四服务”[9]: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这是从不同的“四个”视角对科协价值目标提出的根本要求。“三服务一加强”是中国科协“七大”以后确立的工作定位,它体现了科协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层面和为人服务层面的内容,但缺少为政治服务的层面,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完整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其中“围绕中心”,指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那么“服务大局”是指为扩大、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而服务的政治职能和行为。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是由科协人民团体的政治属性、政治职能所决定的,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团体的本质要求。很显然这些工作的内涵是科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不能涵盖的。我们认为在原来“三服务”之前加上“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一条,就最终形成了“四服务”的完整价值目标。“四服务”可概括为“服务社会”,其中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则是“四服务”的主体,即科协通过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热情和活力,最终转化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服务的目标。

3.价值功能:促进科学。即“四促进”:“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四促进”是科协组织区别于其他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价值功能,也是科协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整体可概括为“促进科学”。其中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是“四促进”的主体,即科协通过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实现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4.价值途径:建家交友。即“建科技工作者之家,交科技工作者之友”,不断地增强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地提高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科技工作者的知心人、贴心人。通过“建家交友”的价值途径,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科技和普及科技的创新、创造活力,从而转化成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服务的价值目标,最终实现科协“报效祖国”的价值理想。

5.价值追求:献身创新。献身于科技事业、献身于科技群团事业、献身于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事业,是广大科协专兼职干部不懈的价值追求。具体可凝炼出五个精神因子:一是“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以为会员服务为主旨”,时刻为科技工作者着想的服务精神;二是甘当配角、甘当无名英雄和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三是积极主动、独立负责、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四是不怕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五是平等协商、热情待人、反映会员的诉求和需求,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民主精神[10]。这些精神是长期以来科协专兼职工作者积淀的可贵品质,也是凝聚支撑一代代科协人为之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渊源。

6.价值规范:求实协作。具体可凝炼出四个精神因子:不惟上不惟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是精神;不图虚名、不尚空谈、埋头苦干、自强不息的求实精神;不搞浮华浮夸、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求真精神;不搞形式主义、讲究实效的求效精神。大协作包括科协工作者之间的协作,也包括科协大团体之间的协作和科协与社会各界的大联合、大协作,“搭建平台、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合作双赢的发展。坚持大联合、大协作,不仅是科协的工作方式,也体现了科协干部兼容并蓄和凝智聚力的崇高境界。

(二)科协精神的结构与契合

“24字”科协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关系是倡导“献身创新”的价值追求,恪守“求实协作”的价值规范,通过“建家交友”的价值途径,实现“促进科学”创新发展的价值定位和“服务社会”的价值目标,最终实现“报效祖国”的价值理想。在科协精神体系中,“报效祖国”和“服务社会”是贯穿整个科协精神的主题,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契合;“促进科学”是贯穿整个科协精神的主线,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相契合,因为“马克思主义包含自然科学[11]”;“求实协作”是贯穿整个科协精神的基础,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契合;“献身创新”是科协精神的精髓,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契合。

党的十八大用“24字”的简洁语言凝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国家价值目标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价值取向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价值准则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对我们凝炼科协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启迪作用。我们可以把科协精神分为二个层面结构:即团体层面倡导“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促进科学、建家交友”“16字”的团体精神;个人层面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8字”工作人员精神,体现了团体精神追求与个体精神追求的高度统一。

(三)科协精神的认同

课题组设计了《科协系统中青年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认行状况调查问卷》,用8个选项测评科协工作者对“24字”科协精神的认同程度。科协系统干部选择前5项价值要素的排列顺序是:服务社会(93%)、求实协作(92%)、报效祖国(90%)、促进科学(90%)、献身创新(71%);后3项价值要素的排列顺序是:民主兼容(66%)、包容尚德(62%)、建家交友(49%)[4],大多数与课题组所凝炼的“24字”科协精神所包涵的价值要素相吻合,只是排列顺序略有差异,说明“24字”的科协精神整体上得到了科协系统广大工作人员的价值认同。

四、科协精神的塑造和建构路径

(一)激发干部的文化创造力,发挥科协精神建构的主体作用

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即人创造了文化精神,同时文化精神又发挥了教育人、引导人、规范人、提升人的作用[12]。具体路径:一是包容。“科协在完成整体使命的过程中应该容纳那些与组织使命无利害冲突的个人人生价值的追求,并能够给予一定的实现空间。在鼓励个人人生价值实现时把组织使命容纳于其中,使其成为人生价值实现的一部分[13]”。二是契合。每一位科协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渊源于个人诉求需求的最大满足,它是保持个人持续行为的内在动力。“只有当科协组织所追寻的目标、完成的使命与科协工作者所共同持有的、发自内心的意愿相契合,它才能成为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愿望,并由此产生对科协工作者长久的激励,真正把组织使命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13]”。三是引导。当个人与组织使命追求产生悖论时,要发挥科协精神的引导力、规范力作用,通过组织制度规范、引导个人行为,使每一位科协工作者的人生追求逐渐与科协组织的核心追求相融合。四是激励。激发每位科协工作者的正能量,为实现科协组织使命目标而奋斗。“组织搭台、干部唱戏”,让每位科协工作者施展才华,使潜能发挥到极致。

(二)开展文化建家活动,形成科协精神建构的有效载体

文化建家活动是科协精神建构的有效载体。基层组织的专兼职科协工作者能够直面接触科技工作者,可以更客观地感受到科协精神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感召力、凝聚力,更直观地感受到科协精神对于激励科协干部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的重大价值和实践意义。他们是科协精神最直接的塑造者、培育者,通过文化建家活动,从文化特色上丰富和完善了科协精神,从“接地气”实践层面与顶层设计层面的结合上,进一步建构科协精神,从而形成科协精神建构的有效载体。

(三)推进科协“三型”机关建设、机关“创先争优”建设、机关党的建设,形成科协精神建构的长效机制

科协精神渗透并融入日常科协机关党的建设和“三型”机关建设、“创先争优”建设的行为之中。科协机关“三个”建设的目标与科协要追求、践行的“24字”的崇高精神内涵和组织目标使命相协同;科协精神的建构与科协机关党组织与广大党员以“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及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相契合;与党建的崇高使命“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相衔接。科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转化,用科协精神去教育、引导、规范、提升科协广大干部,可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科协党组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科协党的建设与科协精神建构的双赢和融合,使科协精神建构成为“三个”建设的有效载体,“三个”作用成为科协精神建构的长效机制。

(四)发挥科协系统先进模范的示范效应,推动科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科协系统模范人物诠释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科协精神的活载体、活标识、活偶像,是科协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个性化,是科协精神的塑造者、践行者、传承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建构科协精神的典型示范效应。“弘扬这些主旋律,传播这些正能量”,对于推动科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利用科协主流媒体的多重宣传功能,推动科协精神的发扬和光大

科协主流媒体是承载和传播科协精神的有效载体,具有弘扬科协精神的特殊功能。因此应将融入科协精神的会歌、会训与会徽一起变成科协的文化名片和精神标识,置放、悬挂在科协各种活动场所里,使科协精神变成科协系统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变成指导广大科协工作人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座右铭,逐渐认知、认同、认行科协精神,并不断地滋养、丰富、传承科协精神。

(六)挖掘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这是塑造建构科协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

科协精神内涵的精神因子及精神渊源,植根凝结在科协各届委员会和在近现代科技社团中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民主办会作风、团体治理理念、道德风范等文化传统里积淀着老一辈科学家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国科技社团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科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标识。他们是科技界长期形成的“四个”精神在科协精神的生动体现和高度融合,是塑造建构科协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基因。科协精神塑造就是要把这些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内化为成员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固化为理论制度。

(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14],丰富和滋养科协精神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和内化的科协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需要在履职发挥作用的实践中培育塑造。科协在企业科技工作者中开展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是将个人理想寓于共同的理想之中,将理想寓于贡献之中的创举。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中开展的科学道德与优良学风的宣讲活动,一些德艺双馨的科学家的现身说法和宣讲,对年轻科技工作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协精神的实践活动,外溢了科协精神的影响力,内涵了科技界的“四个”精神,是对科协精神的滋养。

(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科协核心价值观的测评体系,推动科协精神塑造培育绩效科学化、制度化、定量化

构建像提高公民科学素质CSL一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公民政治素质”CSL指标测评体系,测量个体和团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程度,把意识形态转化为百分比数字标识出来,使虚的、看不见的东西转换成实的、可测量的指标,以此来提升科协精神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定量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屏南.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关于当前各地地域精神塑造和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N].光明日报,2013-11-12.

[4]胡祥明.科协中青年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状况问卷调研报告[Z].黑龙江省科技信息中心,2012-07-09.

[5]闫永华,胡祥明.科协文化建设研究[Z].中国科协资助课题,2012.

[6]许耀元.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N].光明日报,2012-01-16.

[7]http://www.baidu.com/s

[8]吕忠梅,朱书刚. 强学而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9]胡祥明.略论科协政治属性、政治职能、政治文化[J].学会,2012(11):35-41.

[10]胡祥明.科协精神文明建设若干规律探讨[M].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89.

[11]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Z].科学技术团体史料,1940.

[12]程萍.五位一体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科普与创新关系[J].科普研究,2013(5):5-6.

[13]杨铭铎.省科协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问题对策研讨会上发言[Z].黑龙江科协工作,2013(3):5-15.

[14]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