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爱情问题的症候式解读

2014-04-29 00:44王靖才
大观 2014年6期
关键词:孙少安阿尔都塞平凡的世界

王靖才

摘要:本文根据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方法来解读《平凡的世界》,找出了小说有关爱情方面的矛盾、沉默处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空白、沉默的原因。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症候式阅读

《平凡的世界》是陕北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爱情问题是这部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遥在书中也毫不吝惜地对爱情大将赞美,他说说:“没有爱情,人的生活就不堪设想。爱情啊,它使荒芜变为繁荣,平庸变为伟大,使死去的复活,活着的闪闪发光。”,但在阅读《平凡的世界》有关爱情的部分时,我们却能发现小说的一些矛盾、反常的地方。

因为文本有这些症候,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理念来解读这部小说。阿尔都塞认为阅读不仅要看文本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读出它沉默的部分,也就是不仅要找出文本表面文字展现出来的思想,也要找到从文本背后潜在的思想。从文字表面看,这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思想的小说,路遥自己在谈到创作这部小说的经过时也说:“我决定用现实主义手法结构这部规模庞大的作品”,我们可以从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孙少安身上看出这种现实主义精神。

从小说中可以知道,孙少安是孙玉厚的长子,从小和润叶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玩,润叶从小对他就好,比如给他吃从家里偷出来的玉米面膜。后来润叶去了城里当了老师,少安回了村里做了农民,润叶还是会在回村时常常和少安拉家常,他们之间是有感情的,但当润叶不顾少女的羞涩,给了少安一封表白信,少安的反应是先“幸福地哭起来”,“有股暖流在胸膛汹涌澎湃”,但是这种情绪过后“立刻回到自己所处的实际生活中来”,得出了“这是不可能的”。他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农民,不能和公家人生活,再想到家庭,门户不当”,最后找了一个不要彩礼的农村姑娘——贺秀莲。综观孙少安对润叶的态度,我们可以知道孙少安是一个坚定的现实主义者。

虽然小说中讲述的少安的故事可以代表作者宣称的现实主义手法,但小说在讲述另一位主人公却体现了与现实主义不同的叙述方式,这位主人公便是他的弟弟孙少平。与孙少安心安理得的生活在双水村不同,孙少平从读第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让他感觉到“在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读了大量的书。通过阅读,他自信地跟同学讨论问题,并且“竭力想挣脱和超越他出身的(农民)阶层”。从爱情方面少平选择的恋爱对象是田晓霞,这是一个和他的身份完全不同的女孩,她漂亮、有思想、有文化、热情大方,而且还是地委书记的女儿,他们于学校的一次文艺演出时相识,通过彼此的爱好——读书,慢慢熟悉起来,他和她自信地讨论各种问题。高中毕业后,不甘心一辈子在农村劳动的他,决定去外面闯闯,最开始他去了省城黄原城打工,虽然打工这并不是一个有保障的工作,条件也很艰苦,但他仍不想放弃他的精神追求。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田晓霞,在这位“个码高了不少,衣着合身的风衣”一副大学生派头的晓霞面前,他没有因为自己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而自惭形秽,反倒觉得自己这身衣服和她见面很“合适”,在晓霞问他是不是因为他们身份的不同毕业之后就不跟她联系时,少平的想法是:他在灵魂深处并没有看轻自己,虽然不跟她联系的确是因为他们的处境差异很大,但他认为他所走的道路并不比上大学低贱。这次见面之后,他们之间通过借书经常见面,日久生情,终于在古塔山上和当时已经是省报记者的田晓霞谈起了恋爱,他没有因为彼此间的差距而自卑,而是为“揽工汉和地位书记的女儿在谈恋爱”自豪。虽然他有时候也想着“他们如此悬殊的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但“他想自己绝不能像哥哥那样,为了逃避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就匆忙给自己找个农村姑娘”。他有自己的生活理想,并且认为对待理想“应该像宗教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和热情”。

从孙少平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与孙少安完全不同的形象。他不甘心一辈子终老乡村,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尽管外面的世界并不那么美好,他还是坚定的认定自己所要走的路。在对待爱情上,他不同于哥哥,他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尽管在世俗的眼光看来他们之间完全没有结合的可能性。因此从孙少平这个主人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小说的另一个思想结构——理想主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找出这部小说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结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这正是这部小说的冲突性结构,也正是这种冲突性结构让小说有了我们前面所说的症候。晓霞和少平的爱情虽看似美好,但他们相差巨大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在现实中无法结合,因此他们的爱情是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晓霞的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理想主义的,因为只有晓霞的死才能让这样理想的爱情印象得以长存。

从阿尔都塞的文艺思想我们知道,每个作者的思想都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中形成的,同样路遥也不例外,他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文本中这两种矛盾的思想正是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形成的,同样我们根据阿氏的文艺思想可以知道,文艺并不等同于意识形态,这也就是所谓的文本可以表现出“意识形态和叙述意指之间的差距”,正是意识形态和叙述意指之间的这种关系让文本含有沉默、空白和矛盾,也就是说正是这一关系造成了文本的这些症候。具体到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属于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和叙述意指的理想主义之间的差距使文本产生了这些症候,那么这两种思想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1.作家个人原因是形成文本现实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路遥深受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传统文化里的婚姻观,它的基本要求是“门当户对”,孙少安就是这样想的。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贫穷的生活经历也让生活在路遥那一时代的人不得不做一个现实主义者,在连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满足不了的情况下,精神生活纯粹是一种奢求。另外城乡的巨大差异也让作为农村人的路遥不得不做一个现实主义者,尽管当时的社会处于转型期间,但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对立结构并没有的到有效的调整,户籍等制度因素也让村里人很难在城里立足。

2.地域和时代因素是造成文本理想主义最主要的原因。

路遥生活的地方有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这块圣地让生活在期间的人不免有几分革命理想主义情怀,发生在这一时代的“文革”十年更是把理想主义推向高潮,作为年轻人的路遥也曾狂热的参加了这场理想主义的“革命”,并担任了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意气风发的路遥自然有着像当时广大热血青年一样理想情怀。

另外在那个旧的体制还没消除,新的体制还没形成的时代,师生的内心比较自由,每个人都在憧憬着自己认为美好社会的未来,学生对政治的热情非常高,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政治讨论会让他们参加政治讨论,他们踊跃的谈论这自己想像中的中国社会,年轻的学生都无一不带理想主义色彩,作为1973年入学的大学生,路遥也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

综上所述,正是这些传统与现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让文本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想: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它们之间不断交锋的痕迹正是文本的症候,我们指出了形成这两种不同思想的各自原因,也就具体回答了症候形成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3]路遥.平凡的世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孙少安阿尔都塞平凡的世界
平凡不凡
“走出阿尔都塞”还是“回到阿尔都塞”:学术史效应和思想史研究的辩证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孙少安的承袭与超越
《平凡的世界》与崇高美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之魅力评析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
阿尔都塞的镜中自舞
——重读阿尔都塞的《论青年马克思》